第三卷防雷技术规范(单选、多选、判断)

B、当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自然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 C、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 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应取等于或大于 12.5 kA。

D、当 Yyn0型或 Dyn11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应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

62、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采取相应的防止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下列符合规定的有: ( ) A、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B、从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和 PE线相连;另一端应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

C、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 5 kV。

D、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 2.5 kV,标称放电电流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63、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下列符合规定的

有: ( )

A、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B、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 .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7 mm。 C、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热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4 mm,铜板的

厚度不应小于 5 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7 mm。 D、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

64、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 0.3 m至 1.8 m之间装设断接卡。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

B、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 0.6 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C、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 D、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65、在高土壤电阻率的场地,降低防直击雷冲击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 )

A、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 B、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62

C、换土。 D、采用降阻剂。

66、接闪杆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时,其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

A、杆长 1 m以下时,圆钢不应小于 12 mm,钢管不应小于为20mm。 B、杆长 1~2 m时,圆钢不应小于16 mm;钢管不应小于25 mm。 C、独立烟囱顶上的杆,圆钢不应小于20 mm;钢管不应小于 35 mm。 D、独立烟囱顶上的杆,圆钢不应小于20 mm;钢管不应小于 40 mm。

67、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 )性

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N>0.05次/a B、N>0.25次/a

C、0.01次/a≤N≤0.05次/a D、0.05次/a≤N≤0.25次/a 68、用滚球法确定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 ) 数据。

A、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B、防雷装置的高度

C、被保护物的高度 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69、埋设人工接地在土壤中的深度不小于0.5m。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A、湿度 B、温度 C、防腐蚀 D、增加接触 70、下面对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叙述正确的有:( )

A、可持续加于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B、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不致引起电涌保护器传输特性减低的最大

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C、可持续加于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的最小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D、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会引起电涌保护器传输特性减低的最大方

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71、防跨步电压应符合哪些规定: ( )

A、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 B、引下线 3 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30 kΩm。或敷设5 cm厚沥青层或 15 cm厚砾石层。

C、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D、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 3 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72、防接触电压应符合哪些规定: ( )

A、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 B、引下线 3 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30 kΩm,或敷设5 cm厚沥青层或 15 c厚砾石层。

C、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 2 .7 m以下的导体用耐 1 .2/50μs冲击电压 100 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 3 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D、不能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63

73、在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架空接闪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 )。 A、电话线 B、广播线 C、电视接收天线 D、低压架空线 74、防雷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 、 、 和 。 ( )

A、施工技术标准 B、专业检测设备 C、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D、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E、综合施工质量水平判断评定考核制度 75、可采取下列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

A、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或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B、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C、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D、采用多根导体外引

76、引下线上应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

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 。( ) A、直埋于土壤中的铠装电缆 B、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 C、直埋于土壤中的电线 D、光纤

77、下面关于引下线和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500mm B、地面至20 m处的垂直导体,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1000mm C、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500mm D、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1000mm E、从20m处起往上的垂直导体,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1000mm 78、等电位连接可采取下列哪些连接方法。( )

A、焊接 B、捆绑 C、螺栓 D、绑扎 E、螺钉 7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频率小于300kHz的模拟线路,可采用星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络。 B、工作频率为兆赫(MHz)级的数字线路,应采用网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络。 C、工作频率小于300kHz的数字线路,可采用星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络。 D、工作频率为兆赫(MHz)级的模拟线路,应采用网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络。 E、工作频率为兆赫(MHz)级的数字线路,应采用星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络。 80、当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同属一个电缆管理系统和同一路由时,下面关于其布线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缆布线系统的全部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

B、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从分线箱起的20m内应采取隔离措施。

C、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多层走线槽盒。 D、强、弱电线路宜分层布设。

E、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可保持两线

64

缆之间有大于30mm的间距,或在槽盒中加金属板隔开。

81、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的第一级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关系无法满足哪些条件时,应在靠近被保护设备的分配电盘或设备前端安装第二级SPD?( ) A、第一级SPD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低于设备的耐过电压额定值时; B、第一级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 C、在建筑物内部不存在雷击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干扰时。 D、第一级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时; E、在建筑物内部不存在内部干扰源产生的电磁场干扰时。 三、判断

1、内部防雷装置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 2、引下线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

3、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一定要有实物界面,例如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讲的建筑物内系统是指建筑物内的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 ) 5、雷电流是指流经雷击点的电流。( )

6、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当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变为低阻抗。( )

7、天面各接闪器间应相互连接。 ( )

8、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装设等电位连接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8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 ( )

9、建筑物外部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对于建筑物内部靠近外墙的竖直金属管道并不要求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 ) 10、屋面的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防雷装置相连。( )

11 所有的天面金属构件和金属屋面只要电气连通,均可做为接闪装置。( ) 12、在沿海地区,敷设于混凝土中的镀锌钢不宜延伸进入土壤中。( ) 13、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天线杆顶上的接闪器可利用于保护建筑物。( ) 14、接地体宜远离由于烧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 15、第三类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

GB50057-2010规范的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引下线之间的间距不得大于18m。( )

16、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欧。( )

17、明敷的专用引下线应分段固定,并应以最短路径敷设到接地体,敷设应平正顺直、无急

弯。( )

18、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型接地体。( ) 19 、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在无电涌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连续变

小。( )

6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