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5)

1. 南社 2.一捧雪 3.冯惟敏 4.《阅微草堂笔记》 5.《宝剑记》 二、简答题(1*15)

1.简评“发乎情,止乎礼义” 三、论述题(2*30,3选2)

1. 分析自汉至唐文人拟乐府诗的发展。

2. 由唐入宋,小说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现当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根据人物写作品名称(10*1)

1.蒋少祖 2.程仁 3.赵惠明 4.祁天佑 5.汪中 6.何彬 7.小腿疼 8.狗儿爷 9.王利发 10.丙崽 二、根据作品写作家名称(10*1)

1.《苍老的浮云》 2.《我的帝王生涯》 3.《抉择》 4.《花边文学》 5.《终身大事》 6.《故乡面和花朵》 7.《马凡陀山歌》 8.丽人行 9.《总值积期化石》 10.《赤都心史》 三、名词解释(4*5)

1.街头剧 2.商籁体 3.《亮出你的舌苔或空荡荡》 4.样板戏 四、论述题(3*20,现代文学做123;当代文学做456) 1.论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表现。

2.论述赵树理4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内在矛盾。 3.谈谈你对短篇小说体裁、中篇小说体裁和长篇小说体裁在20世纪前半期分别呈现周期性兴盛及其原因的看法。 4.比较新文学运动中“自叙小说”(即“身边小说”)同90年代的“个人化”小说。 5.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70年代人”(90年代作者)文学写作的看法。 6.结合诗歌创作实际,论述90年代的新诗在哪些方面出现了值得重视的显著变化。 缺综合试题

2002年人大考研真题

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名词解释(5*6)

1.《洛阳珈蓝记》 2.大历十才子 3.花间词人 4.诚斋体 5.临川四梦 二、简答题(3*10)

1.《左传》是如何描写战争的? 2.简述骈体文的文体特征。

3.唐传奇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创作特点? 三、论述题(2*20)

1.通过具体作品论述建安文人的创作特征以及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2.金圣叹点评《水浒》,称赞它“胜似史记”(《读第五才子书法》),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方面简述你对“胜似史记”的理解。 现当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填空(10*1)

1.文学研究会于()年在北京成立。

2.《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杂志。 3.《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4.《画梦录》的作者是()。

5.《冲出云围的月亮》的作者是()。

6.《蚀》三部曲是矛盾创作于()年的作品。 7.齐天佑是老舍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8.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年。

9.《诗八首》的作者是()。

10.丁西林早期独幕剧的代表作是()。 二、名词解释(4*5)

1.爱美剧 2.《新青年》 3.“九十年代诗歌” 4.《青春之歌》 三、简答题(4*5)

1.简述京派小说的审美倾向。 2.简述冯至的《十四行诗》 3.简述语丝体。

4.简述丁玲的《在医院中》。

四、论述题(2*25,现代文学回答1,3;当代文学回答2,4)

1.重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文学史意义。 2.论述50至70年代文学的总体环境。 3.论述矛盾《子夜》的成就。 4.论述《白鹿原》得失。 西方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名词解释(5*4)

1.《白轮船》 2.托尔斯泰主义 3.“陌生化效果” 4.新小说 5.湖畔派诗人 二、简答题(4*10)

1.见习希腊神话中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

2.如何理解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中“百年”与“孤独”两方面的意义。 3.简述泰纳对“文学发展的三要素”之论说。 4.简述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理论与创作。 三、论述题(2*20,任选二题)

1.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例,说明希腊悲剧的艺术魅力。 2.举例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说明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3.以高乃依的《熙德》为例,说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成就和古典主义原则的局限性。 综合试题

古代文学部分

1.简述东汉张衡的文学成就(15分) 2.简述关汉卿的戏剧创作(15分)

3.方回《瀛奎律髓》称陈子昂为“唐诗之祖”,为什么(20分)

考试内容大改

2003年人大考研真题

综合考试:(不知道怎么考的?)

文艺学基础:(完整版,50分) 一、名词解释:(4*5)

1.文学风格 2.形象思维 3.题材与素材 4.创作手法 二、判断(2*5,先判断对错,再简述理由。)

凡是能引起共鸣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2.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三、论述(1*20):

举例说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 古汉语部分(完整版,50分): 一、给下列句中带下划线的词注音:(1*5)

1.星隧木名 2.施及庄公 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4.先生恶能使梁助之焉 5.吾与点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带下划线的词:(1*15)

1.八月剥枣 2.不介马而驰之 3.宣子骤谏 4.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5.将之薛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已

7.九月叔苴[jū] 8.强自取柱 9.之二虫又何知 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1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12.既有所取者 13.管夷吾举于士 14.未知母之存否 15.是罔民也 三、给下文标点解释,并回答问题: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知伯高而来者勿拜也

1.断句,加标点(10分) 2.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3.“夫旧音扶皇如字谓丈夫即伯高”是什么意思?(5分) 作品分析:(完整版,50分)

一、分析朱熹《观书有感》的意蕴(25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分析下面一段孔子与其弟子讲话的意义(25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为什么孔子认为此时可以和子夏谈论《诗》了呢?(《论语 八佾》) 外国文学(50分) 一、简答题(2*10)

1.简评庞德诗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2.简析麦克白的性格变化

二、论述题(1*30,任选一题)

1.论述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的戏剧冲突。 2.论述《局外人》的审美意义。 3.论述福楼拜与作者中心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50分) 一、名词解释(5*6)

1.诸子散文 2.汉乐府 3.建安风骨 4.古文运动 5.婉约派 二、简答题(2*10)

1.简述唐传奇的代表作家作品。 2.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 三、论述题(1*25)

论述《长生殿》与《桃花扇》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艺术特点。 文学评论写作(50分)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1.全面评述或评论某个方面均可;2.题目自拟;3.不少于1000字;4.符合文体规范。) 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50分)

一、名词解释(10*5)

1.《谏逐客书》 2.永明体 3.盛唐边塞诗 4.《西昆酬唱集》 5.吴江派 6.纳兰性德 7.《文赋》 8.“滋味” 9.《岁寒堂诗话》 10.“兴趣” 二、简答题(4*10)

1.简述阮籍《咏怀诗》的主要内容。 2.简述唐代古文运动兴起运动的原因。 3.如何评价《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4.什么叫“风骨”?

三、论述题(2*30,三选二)

1.结合《古诗十九首》的有关内容试论其艺术成就。 2.前人称周邦彦的词创作为“集大成”,试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说明。 3.试将《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作一比较。 现当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50分) 一、填空题(20*1)

1.“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提出者()。 2.诗歌《小河》的作者()。

3.孙舞阳是矛盾早期小说()的主人公。 4.戴望舒诗作发表最多的文学杂志是()。 5.老李是老舍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 6.沈从文最有名的散文集是(),他从40年代开始出版的长篇小说是()。 7.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年的创作。

8.50至70年代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是()和()。 9.长篇小说《故乡面和花朵》的作者是()。 10.电影《武训传》的编剧是()。 11.《马桥词典》的作者是()。 12.《三家巷》的作者是()。 13.《坚硬的稀粥》的作者是()。 14.《晚霞消失的时候》的作者是()。 15.话剧《绝对信号》的作者是()。 16.长篇小说《长恨歌》的作者是()。 17.话剧《关汉卿》的作者是()。 18.《洼地上的“战役”》的作者是()。 二、名词解释(5*6)

1.的文学 2.左翼文学 3.四十年人文学 4.秧歌剧 5.王小波 三、简答题

1.浩然(15分) 2.文艺的共时性研究

四、论述题(3*25,现代文学做1,2,3;当代文学做2,3,4)

1.论述穆旦的意义。

2.论述易卜生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3.1985年有学者以“三人谈”提出“文学的民族意识”。近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评论界又展开了“文学的民族精神”问题的讨论,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4.什么是文化批评?如何对待文化批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西方文学单科:(完整版,150分)

外国文学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4*5)

1.《尼伯龙根之歌》 2.《大师和玛格丽特》 3.流浪汉小说 4.象征主义 二、简答题(2*15)

1.简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鲍西亚。

2.以华兹华斯的一首诗说明他的名言——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论述题(1*30,任选一题) 1.论述鲁滨逊形象的启蒙意义。

2.评述萨特的境遇剧《死无葬身之地》。 3.评论里尔克的诗《豹》。 西方文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4*5)

1.“感伤癖”与“哀怜癖” 2.对照原则 3.前柏拉图美学 4.悲剧人物的片面正义 二、简答题(3*10)

1.简评:人对美只应游戏,而且只应对美游戏。??唯有当他是充分意义的人时,他才能游戏:唯有当游戏时,他才是充分意义的人。

2.简析“模仿”概念的演变。

3.比较柏拉图的“理念”与亚里士多德的“普遍性”。 三、论述题(1*20)

论述《判断力批判》中“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之间的联系及其要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