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者服务发展现状

震救灾热线”,接受全国救灾志愿者的报名及提供咨询;实施“地震灾区心理干预志愿服务促进计划”,在四川当地培训了数千名心理援助志愿者;并在灾区长期驻扎进行调研,组织编写“志愿服务行动规范”,以期为各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参考。

5、基金会

基金会的志愿服务主要体现在一些志愿者相关的项目上,如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新公民之友志愿服务支持计划”,是由南都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联合发起主办,由新公民学校发展中心承办,主要是以新公民之友网站作为主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和支持志愿者及社会机构更好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

在抗震救灾中,各基金会及公益组织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组织的工作人员前往灾区抗震救灾,其中,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友成志愿者”表现较为突出,在地震之前,友成就已经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着手研发了志愿者大规模组织动员体系“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在地震中得到了试点实行,在绵竹等地建立“友成志愿者驿站”,一方面继续为“绵竹市社会资源协调平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在灾后重建社区综合治理方面进行示范性实践。

6、草根组织

草根组织在公益的多个领域表现踊跃,尤其是教育、环保、文化建设和社区服务,总的来说,呈现出自发性、小群体的特点,但是因为关注的层面丰富多样、关注的问题细致深入,能成为上述组织提供有益的补充,如“多背一公斤”、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自然之友、心连心手拉手国际志愿者服务队等等。在救灾服务中,大多以机构原有的资源为基础,提供与机构理念相一致的服务。其服务的专业性、公民意识、发展理念,以及需求导向、参与式工作方式使他们具有鲜明的特征。

7、国际机构

国际机构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多个领域开展志愿者工作,集中在扶贫开发、艾滋病、医疗、环保等领域,如MSF(无国界医生)、世界宣明会、香港乐施会、AA(国际行动援助)、心连心国际组织、DORS(四川农村发展组织)、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等,这些国际组织在中国表现出管理规范、专业性强等特点。

8、企业的志愿服务

企业的志愿者服务多为公司组织,在日常中,多表现为和一些NGO机构合作,以履行企业责任的目的进行,如许多世界五百强公司与国际青年成就协会合作,提供其专业人员进入高校用一手的经验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准备,激励并帮助青少年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而汶川地震中,许多企业除捐资、捐物外,纷纷组织员工志愿者参与救灾及灾后重建,如中国人保集团分批选派员工志愿者赶赴灾区,除了员工志愿者外,他们还接收了许多个体志愿者,开展了多类型的志愿服务;万科集团灾后成立了员工志愿服务队,鼓励员工带薪参加志愿服务,普通员工每年2周,中高级管理人员每年1个月以上,驻扎在汉旺镇的万科志愿者团队总结各方经验自己编写了《志愿者指南》,希望为志愿服务提供实务层面的工作方法。

9、志愿者群落

志愿者群落是由志愿者自发组织,没有注册也没有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人员不太稳定,但却具有高度灵活性和行动力的志愿组织,在汶川地震中,这类志愿者群落尤为突出,许多个体志愿者通过IM即时消息、电话等工具迅速集结投身到灾区一线。现场救援、运输搬运、物资发放、帐篷搭建、灾民安置、心理干预、信息收集……他们中既有专业人士,更有普通

民众。如聚爱义工、滴水公益、助心小组、爱心通道、“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等,其组织行为多为自发性。

(二)重要组织的管理模式的个案研究 1、中国红十字总会-红十字会志愿者

组织领导

由教育、卫生、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统筹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其办事机构设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部,依托同级红十字会,各省、市、县等成立相应级别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红十字会、4个计划单列市和118个设区市红十字会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这些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志愿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实施规范管理,为志愿者提供服务等。

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

在志愿者的管理方方面,遵循《中国民政部及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对志愿者进行招募、登记注册、培训、维护和管理等,

登记:凡参与由团体单位组织或参加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个人申请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需要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表》,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经县级及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批准后,配发红十字志愿者证、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此外,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红十字志愿者,应主动到所在地红十字会进行申请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志愿者的统计工作,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负责。

培训与激励

红十字志愿者培训分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骨干培训。基础培训教材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编写,专业培训教材大纲和骨干培训教材大纲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业务部门负责编写。省级红十字会要根据总会专业培训教材大纲和骨干培训教材大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写培训教材。骨干培训和专业培训由同级红十字会负责组织实施。基础培训由志愿服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按照《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表彰奖励办法》,在各省表彰的基础上,每5年组织一次对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县级及以上红十字会可根据实际,对其工作范围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志愿者服务平台和志愿者服务队伍

红十字总会依靠志愿者服务平台来具体开展志愿者工作,各级红十字博爱新村、博爱卫生院(站)、博爱小学、博爱书库、社区(村、镇)红十字服务站,博爱超市、冠名红十字会的医疗机构、献血屋、志愿捐献遗体纪念地等是志愿服务的平台。具体的志愿者开展主要依托志愿者服务队伍,按照红十字总会的宗旨,倡导提倡按照业务工作领域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重点要放在应急救援、卫生关怀、人道救助、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红十字精神传播、筹资劝募、海外服务等十个方面组建志愿服务队;同时鼓励按照社会工作领域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在学校、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工作领域积极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

2、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 组织领导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是经过中国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国家民政部直属主管的全国性专业社会团体,是中国唯一代表从事社会工作的单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权威组织,所属的志愿者工作委员负责全国社区志愿者的注册、规划、实施、指导和检查工作,而区(县)级(含)以上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志愿者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者协会,各社区居民委员负责社区志愿者分会或社区志愿者服务之家,并安排专人负责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

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

中国社区志愿者面向社区公开招募,申请人向社区志愿者注册机构提出注册申请,填写全国统一格式的注册登记表,组织审核合格者,即由社区志愿者注册机构颁发中国社区志愿者证,中国社区志愿者证是注册社区志愿者的身份证明,全国通用,用于记录注册社区志愿者基本信息、奖励情况以及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和质量,证书上标明该志愿者全国统一使用的注册证号。

中国社区志愿者采取年度注册的管理办法,中国社区志愿者证在进行年度注册后方为有效。注册社区志愿者的奖励信息经授权后由注册机构负责填写。

培训与激励

社区志愿者组织负责其注册社区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社区志愿者组织在每年年末,组织对注册社区志愿者的年度评定工作,根据社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服务质量,采取星级评定激励机制,并授予社区志愿者星级证书,评定工作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授权相应的民政部门和社区志愿者组织负责,并规定四星级(含)以上社区志愿者可参加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每年一度的“中国社区志愿者之星”的评选,五星级社区志愿者可参加民政部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每五年一度的“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的评选。

而经注册社区志愿者经年度审核评定,当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不满15小时的,或者有其他不符合注册社区志愿者要求的,年度评定为不合格者,取消其下一年度注册的资格,收回其中国社区志愿者证,并记入档案。一次年度评定为不合格者,可向注册机构重新提出注册申请,经审定合格后可再次取得注册社区志愿者资格。连续三次年度评定为不合格者,注册机构不再受理其申请要求。

3、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者 组织领导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起和推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浪潮,并指导下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其来组织各界青年从事和开展社会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现有团体会员36个,个人会员402个。团体会员中,全国性专业、行业团体会员3个,即全国铁道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民航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技分会。地方性团体会员33个,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直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并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建立起全国、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地区延伸到社区、农村,建立镇(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社区(农村)青年志愿服务站,在基层构建由服务站、服务基地、服务队组成的组织网络。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全国注册志愿者工作的规划、直辖市、指导和检查,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各级团委相关部门负责当地志愿者的注册管理工作。

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

县级或县级以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为志愿者注册机构,负责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备的县级以下基层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可经所在县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授权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申请人向相应的机构申请入会,注册成功后即获得全国统一使用的注册号及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证在全国通用,用于记录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和所获的志愿服务荣誉。

注册号在志愿服务证和胸章上标明并记录在志愿者本人的注册档案中。注册号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统一确定编制规则。

培训与激励

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负责注册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具体工作原则上由志愿者组织负责,尚未建立志愿者组织的,由团组织负责。

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依据已认定的志愿服务时间的长短,分别授予注册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服务奖奖章,评定工作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权相应的级别的团委、志愿者协会负责,并在每年国际志愿者日(12月5日)前后举行奖章授予仪式。

以上三个组织所承载的是中国志愿者类型的主体,分别是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和中国青年志愿者,经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三个组织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1、依靠行政力量的推动

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中国青年志愿协会均为带有官方色彩的社会组织,中国红十字总会由教育、卫生、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志愿者的全盘工作,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则是直属与民政部的全国社会团体,其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依托的是全国民政系统,中国青年志愿者则更不用说,全国各级团委及相应的协会

直接发起并组织志愿者活动,这种状况的好处在志愿活动可以在一定时候,如大的政府活动,得到政府和有关机构的支持,并且易于组织和管理,不足之处在于缺乏长期稳定的社会支持,只有在特殊志愿活动和服务对象经过报刊宣传引起社会关注之后,才得到临时性赞助和支持。这样,志愿活动职能依靠阶段性支持而推进,很难持续、规范、有效而快速地发展。

2、全国性的网络

正是基于第一个特点——三类志愿者的组织依靠行政力量的推动,全国行政网络的搭建自然带来了志愿者组织全国的网络化,中国红十字总会各省、市、县等成立相应级别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则由区(县)级(含)以上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志愿者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者协会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建立起全国、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地区延伸到社区、农村,建立镇(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社区(农村)青年志愿服务站,并在基层构建由服务站、服务基地、服务队组成的组织网络。这样全国性的网络建设,能够深入到最基层开展活动,并有利于组织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同时由于各层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带来管理上的不规范,进而影响组织长远的发展。

3、志愿者活动和政府政策动向密切相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