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大全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情境的评估,情绪的产生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2.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组织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3.情绪产生的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经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在此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

4、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1.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2.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备情绪转移的能力; 4.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敏锐觉察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45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人格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征。 2.稳定性:跨时间的持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人格的结构

(1)气质与性格

(2)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同时型和既时型) (3)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气质类型

a.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不易疲劳,但易于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张飞)

b.多血质:活泼型。反映迅速、活泼好动,待人热情亲切,但粗心浮躁、粗枝大叶、容易分散注意力。

c.粘液质:安静型。情绪稳定、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也不外露;反应性低;话少;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

d.抑郁质:抑郁性。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敏感;情绪体验深刻稳定,不外露;行动缓慢,不活泼;学习和工作易感疲劳。工作中常表现出多虑、不果断;生活中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6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自我: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

超我:人格结构中最高部分,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0-18月 通过口腔活动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门期:18个月-3岁 由排泄而得到感官满足 3、性器期:3-5岁 通过性器官满足原始欲望

4、潜伏期:5-12岁 儿童兴趣转向周围事物和智力活动

5、生殖期:12-成年 生理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主要的满足来自于两性关系的建立

47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0-1.5岁 2.儿童早期,自主感对羞涩感 1.5-3岁 3.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 3-6,7岁

4.学龄期,勤奋感对自卑感 6,7-12岁(小学阶段) 5.青年期,自主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岁(中学阶段) 6.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 18-25岁 7.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 25-50岁 8.成年晚期,走我整合感对绝望感 50-死亡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两层含义:① 无心理疾病;② 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抑郁症

2、恐惧症(情景治疗和认知疗法)

3、焦虑症(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 4、强迫症(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5、网络成瘾

(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

4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