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有了明显的积极变化。2005年仅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就将超过3000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受惠之实、满意程度之高,是多年来少有的。 同时,2005年,全国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28个省份已免征农业税,其余3个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中央财政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达到664亿元,比2002年增长271%;基本实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改革预期目标,8亿农民得到了实惠。(摘自:人民网2005年12月20日)
根据资料,运用消费理论分析政府的支农措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2.二00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个人所得税法,在两处进行了修改。其中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个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税。”同时,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的附注作相应修改。这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现行的八百元,正式提高至一千六百元。 个税改革对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减税与增加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样吗?
第二单元 产品市场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单项选择
1.d; 2.d; 3.d; 4.c; 5.a; 6.b; 7.d; 8.d; 9.b; 10.d; 11.c; 12.a; 13.d; 14.c; 15.b; 16.d; 17.b; 18.c; 19.c; 20.d; 21.d; 22.d; 23.b; 24.d; 25.d; 26.b; 27.b; 28.d; 29.b; 30.b; 31.b; 32.b; 33.b; 34.a; 35.d; 36.d; 37.b; 38.d; 39.a; 40.c. 二、多项选择
1.bd; 2.cd; 3.abc; 4.acd; 5.ac; 6.abc; 7.bcd; 8.ad; 9.acd; 10.ac; 11.bcd; 12.abc; 13.bcd; 14.abc;
15.ab; 16.bcd; 17.ab; 18.abcd; 19.ad; 20.cd。 三、名词解释
1.在产品市场上,均衡收入是指与总意愿支出相等时的产出。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等于消费加投资;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等于消费加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
2.在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如果用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的形式为:C=C0+cY。其中C0为自发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且C0>0,0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如果用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C表示消费的变动量,△Y表示收入的变动量,则MPC=△C/△Y。 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如果用APC表示平均消费倾向,则APC=C/Y。
5.边际储蓄倾向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用MPS表示。 6.平均储蓄倾向指储蓄在收入中的比重,用APS表示,APS=S/Y。 7.边际税收倾向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量。
8.投资乘数每增加一单位自发投资支出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用KI表示。在两
1部门经济中,KI?1?;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税收是收入的函数,kI?1?c1?ct(其c中c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边际税收倾向)。显然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税收倾向成反比。
9.政府支出乘数指每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支出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用KG表示。
1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税收为自发变量与收入无关,则KG?1?;若税收为收入的c函数,则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