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复习笔记

“竖三民”的创办发行,深刻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6、《大江报》——文学社机关报。1911年1月3日创刊,其前身是《大江白话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詹大悲主持的《大江报》有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宫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 7、大江报案:《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力的革命报纸,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1911年7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5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辞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鄂督瑞徵极为震怒,8月1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 8、“大江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1)清末著名报案,发生在武汉。 两篇文章引暴湖广总督。 2)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湖广总督瑞徵震怒,逐将主编詹大悲等人逮捕,查封《大江报》馆。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 3)《大江报》事件发生后,一时舆论哗然,纷纷指责湖广总督摧残言论的暴行,汉口各革命团体和报界公会集会抗议,许多新军士兵来到报馆表示声援,当局慑于民愤,对詹等人只好判了18个月徒刑。

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 9、《大陆》——革命派在上海出版的第一个报刊,1902年创办,创办人戢(ji2)元成。该刊以质论为主,涉及方面广,版面多变,出版3年。

10、革命派为了宣传革命创办的有影响的白话报纸《中国白话报》《杭州白话报》《安徽俗话报》。 11、《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7日,章士钊等创办。此报继承了《苏报》宣传革命的办报方针,被称为“《苏报》第二”。但因内部矛盾,1903年12月1日自动停刊。 12、《警钟日报》前身为1903年12月15日“对俄**会”创办的《俄事警文》日报,蔡元培主编,为拒俄运动作宣传工作。1904年2月26日,改为《警钟日报》,以抵制外侮恢复国权为宣传宗旨。1905年3月25日被强行封禁。 13、《中国白话报》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创刊,林白水主编。初为半月刊,后为旬刊,用白话进行革命宣传。该刊特点是注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民众宣传政治、报道时事。1904年10月8日停刊。 14、《杭州白话报》1901年创刊,创办人项藻馨,初为旬刊后为日报1903年开始倾向革命。1910年停刊,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白话报刊。 15、《安徽俗话报》1904年在芜湖创刊,陈独秀主编,办报的目的是使用俗话来警醒安徽人,中国人。1905年停刊。 四、新式官报的出版与新闻出版法规的制版 1、《大清印刷物专律》——清廷制订的第一部有关印刷出版物的专门法律。1906年7月颁布。主要规定:特设“印刷注册总局”专责管理出版品的注册登记,凡印刷出版物都必须有印刷人和印刷所所在地;固定讪谤条款,凡印刷出版物令人阅之有怨恨或侮慢,或加暴行于皇室或皇族政府者,或煽动愚民违背章典、国制者,即为讪谤,须判以10年以下监禁或5000元以下的罚款。《大清印刷物专律》是针对一般出版物的。为加强对日益增多的革命报纸的控制,清政府又补充制订了《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则》。 2、《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颁布;《报馆暂行条规则》,1907年颁布。两规则主要规定为:新开报馆必须经过巡警所同意;严禁报刊登载诋毁宫廷、妄议朝政、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涉及内政外交秘密的文字。 3、《大清报律》——是清廷参照日本报纸法拟具的正式报律,1908年3月14日颁布。主要规定: 1)采取保证金制度,规定创办报纸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2)实施事前检查制度,规定报纸应于发行前一日晚12时以前送审;月报、旬报、周报在发行前一日上午12时以前送审;3)不得登载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公安、败坏风俗之语,违者处20日以上两年以下监禁,附加20-200元罚金,永远禁止发行。其情节严重者,仍照刑律治罪。其特点是:1)资本主义形式,封建主义内容;2)无法取信于民,缺乏执法体制上的保证;3)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4、《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颁发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它第一次在法律性文件中明确做出赋予国民以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规定,具有资产阶级法制的色彩。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

一、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1、资产阶级各派的办报思想

1)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主流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就趋于成熟。 2)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3)严复的办报主张与梁启超基本相同,认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但强调“尤以通外情为急”。 4)谭嗣同办报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工具,二是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他的办报主张更为激进。

2、简答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 第一时期为戊戌变法时期。集中在1896年在《时务报》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要发挥“去塞求通”,梁提出了四点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

2)第二个时期为1899年到1911年。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 ①报纸的功能。 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提出报馆“两大天职”说: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②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在《清议报》100册的《祝辞》中提出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第一,宗旨定而高;第二,思想新而正;第三,材料富而当;第四,报道确而速。

③健全舆论的主张。在清廷预备立宪后,他对如何造成健全的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赞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作偏至之论。

④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法就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1)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纳和主张。 3)党报要重视舆论的制造和指导。

4)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党报应该反映民意、代表平民利益。 此外,鼓吹议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记者应该“先知先觉”的观点。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法主张都比较零碎,不像梁那样长篇大论。

三、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1、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的进步?

1)报刊的形式。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在第二次办报高潮中,报纸已完全摆脱了书册式和杂志式的痕迹,成为对开或四开的单张报纸。重大突发事件开始发行“号外”。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

2)在版面的安排上。开始灵活起来。根据不同字体使用不同字号字体。栏目设置越来越细致。新闻标题出现了大字题、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

3)重视报刊评论的写作。各刊均以论说为重,论说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和声望。

4)新闻的质量开始提升。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量大大增加,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开始划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国际新闻等。新闻报道体裁也增多。还聘请通讯员和“特派访员”。

5)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被广泛运用。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手段开始登上中国报坛。 6)报纸文艺副刊也有了一定发展。 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主要特点是:

第一,办法的主角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二,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大特点是集宣传机关、指挥机关、联络机关于一身;

第三,办报地区有所扩大;

第四,读者面扩大,这一时期的读者,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为主,但也有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中去。

四、新闻团体的兴起

1909年上海日报公会。中国报界俱进会。1908年的北京报界公会。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短暂繁荣

一、政党报纸大发展的历史背景

民国成立初年全国范围内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办报活动高潮。 1、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及其发展的原因?

短暂繁荣:武昌起义后,全国报业由十年前的100多种,猛增到近500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其中,仅1912年2月后,到北京民政部门登记要求创办的报纸大90多种,被称为“报界黄金年代”。所谓短暂是因为不到一年就结束了。

原因:1)旧的禁令的废除。限制办报和束缚办报人手脚的各种禁令,大多自行废除。 2)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建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配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是颁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

3)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

4)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

暂行报律——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基本内容:①出 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失实,污 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暂行报律事件”:《暂行报律》引起上海报界和章太炎反对,孙中山知道此事后,就下令撤销《暂行报律 》。“暂行报律”

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5)国人和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 二、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刊的泛滥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抢劫推动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新出版的报刊中,绝大多数是政党报刊。各政党主办的报刊,无不站在自己政党的立场上讲话,常常引发论争。民国初期出版的政党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并没有起到多少进步作用,反而造成政局的混乱。

第二节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一、袁世凯对各种报刊的控制和收买

1、 袁世凯扭曲自由新闻体制(袁世凯控制新闻事业)

1)历史背景: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袁世凯利用革命形势给清王朝强大的压力和手中的军政大权,以逼迫清帝退位为筹码,为自己谋得了临时大总统的职权,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袁世凯上台后,表面上赞成共和,暗地里却用极其狡猾的手段实行专制。他一上台就对孙中山确立和自由新闻体制进行大肆的扭曲与破坏,使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局面寡然而止。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新闻文业也与政局一样,呈现出变幻、复杂的景象。 2)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统新闻事业的手段

A、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袁世凯自从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就立即着手创办和收买报纸。先后在北京、上海、长沙创办了多家报纸,比较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和《神州日报》。另外,据统计,袁世凯执政期间直接或间接收买的报纸在125家以上。

B、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为了使摧残舆论的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戒严法》、《治安

警察法》、《报纸条件》和《出版法》,对报刊的登记,出版、发行、言论、采访、编辑等活动横加干涉。北洋政府颁《报纸法》。 C、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袁世凯时期,多家报纸被封,报人遭迫害,使得全国报纸总数始终维持在130-150上下,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的低潮。

D、通过立法手段,以各种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逐渐建立起一个为其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 3)总评:尽管袁世凯对中国新闻事业进行血腥的摧残,但是这并不能完全阻止新闻事业的前进。

2、癸丑报灾: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为自己谋得了临时大总统的职权。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他对报界施行了残酷的镇压,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时件时有发生。在刺杀宋教仁的真相被揭露后。报刊批判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 据统计,至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从民国元年的500多家,锐减到139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二、报界的反袁斗争

“横三民”——民国初年,《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的自由,但随着袁专政面目的日益暴露,革命党人开始创办报纸抨击袁氏政府。其中言论激烈而名重一时的报纸有:《民权报》、《民国新闻》、《中华民报》。这三份报纸因同年创刊,报名中均有一个“民”字,且均以反袁世凯态度坚决、言论激烈著称,被并称为“横三民”。 三、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新闻立法活动

袁上台后,通过立法手段,逐步建立起一个为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1914年后,随着其统治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开始制定与颁行对新闻界实施全面管制的法律。比前清的报律“稍严”为主旨,制定和颁《报纸条例》。 四、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

一、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二、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三、滥用军法,惟烟阀意志是

第三节 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

一、新闻事业的复苏

1)中央政权的软弱 2)经济夹缝中的发展 3)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 4)思想、文化、教育情况也有利于报刊的发展

第四节 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

一、新闻业务的变迁

这一时期主流报刊的变化:1)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的重视;2)副刊有了大的发展。副刊的发展表现在,当时报纸普遍设立副刊栏目或辟有固定版面,专门刊载杂文、随笔、小说、诗歌、戏曲,如《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等专栏。3)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 1、新闻编译社 2、国闻通讯社

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是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现象。中国新闻事业改变了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1913至1918年中,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20家。这些通讯社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其中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办得最为成功。 二、民初的名记者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应运而生。 1、黄远生:民国初期著名的记者,被称为“报界之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成为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第一,在新闻业务上,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一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第二,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第三,在政治上,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31岁时在旧金山被刺杀。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编辑过《庸言》杂志,担任《时报》、《申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 2、黄远生系列

1)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色

黄远生是民初名记者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是“报界奇才”。他以擅长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有以下特色:

A、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他阅历丰富,对民初政坛十分熟悉,因而他能采访到许多人采访不到的重大新闻和内幕新闻。他对当时政坛风云作了真实而详尽的记录,既是新闻,又是信史。

B、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名正直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那如椽之笔,对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容痛加针砭。 C、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形,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理。 D、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黄远生新闻敏感性极强,他的报道很注重时效性。 E、语言通俗生动。他能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贴切的经喻表现出来。 2)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A、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

B、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强调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强调新闻要真实、精确、客观、系统。 C、记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四能说”。即新闻记者要“脑筋有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3)黄远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A、开创了“通讯”这种新闻文体。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B、提出新闻记者“四能说”。该理论对新闻记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标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C、著《远生遗著》的出版,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本报刊通讯文集。

3、邵飘萍:民国初期新闻记者,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早年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后任《汉民日报》主编,1913被捕入狱,1914年至日本创办东京通讯社,专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1916年回国后,为《申报》等多家报社撰写时评。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

他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据他的讲义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1926年遇害。 4、邵飘萍系列 1)新闻活动

邵飘萍是民国初年到20年代极有声望的进步记者。他毕一生精力办报,后以身殉报。

1912年,邵飘萍应杭州《汉民日报》社长杭辛斋之聘任该报主笔,从此正式投身新闻界。1913年因发表反袁言论被捕。获释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政法学校,并与人创立“东京通讯社”。1915年回国,应邀为上海《申报》、《时报》、《时事新报》撰写时事短评。 1916年,他受聘为《申报》驻京特别通信记者。两年时间里,共写通讯251篇。他的专电与通讯,以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引起国人强烈的反响。邵飘萍也因此饮誉新闻界,成为继黄远生之后的一代名记者。到京后,邵飘萍创办了当时最有影响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

1918年,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兼做记者。1919年《京报》被军阀查封,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期间,被大阪《朝日新闻》社聘为顾问。后重返北京,复刊《京报》。邵飘萍在新闻教育与研究方面也很有造诣。1918年他与蔡元培、徐宝璜共创“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23、1924年相继受聘于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讲授新闻采访学。他结合实践,著述并出版了《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部著作,前者为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专著。在政治上,邵飘萍远比黄远生进步,他反袁反军阀立场坚定。1936年4月,邵飘萍遭军阀杀害。 2)业务技能

邵飘萍才华出众,在采访和写作上,均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他的通讯以重大社会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时代感;他的短评指陈时事,行文俏皮,尖锐泼辣,言简意赅,体现出作者对时局所持鲜明立场以及干预直抒胸臆的无畏精神。邵飘萍尤精于采访。他非常善于捕捉信息,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定穷追不舍;与采访对象交谈时,他善于把握对方心理,随机应变,因此常能得到一些惊人的独家新闻。此外,他广交友,重承诺。这也是他常能获得不少独门消息的原因之一。 3)新闻思想

⑴邵飘萍认为,报道新闻是报纸的第一任务,而记者在报道新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⑵报刊评论,应当从新闻事实出发。这个观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⑶重视社会新闻的采访。邵飘萍认为,“欲知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观其报纸所载社会新闻之意向,即或洞察其大概。”这一观点,对我们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⑷新闻记者应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邵飘萍认为“品性为第一要素”。此外还包括:懂得新闻价值,善于在最短的时间识别、捕捉新闻;善于作周密的观察,能探索新闻的真相,且能够作逻辑判断,有推断能力与联想能力;应具有机警敏捷的作风;记者要对报纸负责,要忠于就职的报馆,抛弃个性;要保护新闻来源等。

⑸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研究的关系问题。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论述,新闻学的研究与新闻事业是“形”与“影”的关系。新闻事业必须有完善的新闻理论来作指导,新闻从业者应当掌握新闻理论知识,方能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⑹新闻立法问题。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尤其强调了新闻立法的问题。他主张使新闻纸享有“法律上充分自由”的权利。 ⑺强调新闻界不应当成为一个特殊阶层。 5、刘少少:先后担任《湖南新报》、《公言》的杂志编辑。北京《亚细亚日报》初创时,一度任主笔。后来,拒绝担任上海《亚细亚日报》主笔而被通缉。一生在政治上趋于保守,然其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杰”之称。 6、徐彬彬:名凌霄,与黄远生、刘少少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在政治上认同改良,先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又富有情趣,深受读者欢迎。也是著名的剧评专栏作家。 7、林白水:先后担任《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北京《公言报》《社会日报》的编辑、记者或主笔,并为《苏报》撰稿,苏报案后,留学日本,专攻法律和新闻。他撰写的新闻和评论,挥洒自如,辛辣尖刻,又通俗浅显,颇能吸引读者。但因好议个人长短,故积怨于军阀,1926年触犯当局被杀害。

8、胡政之:1916年,担任王郅隆时期的天津《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惟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新记公司《大公报》任经理兼副总编缉,成为报界名人。

9、张季鸾:1905年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因披露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而被捕入狱。后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他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是在担任了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之后。

三、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同初年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实行报纸企业化方针的报刊,大多是资产阶级商业性报纸。其中以《申报》和《新闻报》最为著名。

《申报》在企业化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开展广告业务;二是加强报纸发行;三是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虽然商业色彩渐浓,日渐失去舆论指导精神,但是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却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1919前后)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1、《新青年》:“五四”时期最著名的舆论阵地,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15在上海创刊,陈独秀是其创办人、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更中为《新青年》,早期以思想启蒙为要务:自第2卷起,陈独秀把“改造青年思想,辅导青年修养”的宗旨和现实的社会政治、青年的思想实际逐渐结合起来,影响也日益扩大,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后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总的来说,《新青年》前期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是它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