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测量规范二

第一篇 城市测量规范

表25 由增补测站点测绘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图上mm)

mW 地区类别 比例尺 1:500 0.49(量距) 0.79 l:1000 0.52 0.68 1:2000 0.49 0.61 城市建筑区与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 困难的旧街坊内部 按从图根点直接测定和由增补测站点测定的地物点分别占总数的75%和25%计,则最后算出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如表26。

表26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的计算值(图上mm)

mW 比例尺 地区类别 城市建筑区与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 1:500 l:1000 1:2000 0.42(量距) 0.74 0.45 0.63 0.43 0.56 上海市在1981年1:500地形图检测报告中按由图根点测定、由测站点测定和装测三种情况,理论推算和检测地物点点位中误差结果如表27。

表27 上海市1:500测图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图上mm)

mW 比例尺 项 目 理论推算结果 检测结果 由图根点测定 由测站点测定 装 测 0.43 0.45 0.50 0.62 0.68 0.78 综上所述,本规范规定地物点平面精度以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5mm,山地、高山地与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不得超过图上0.75mm是合适的。

4 同一些国家地形图基本精度指标相比较

为了明了本规范制定的地形图基本精度指标的水平,编写组收集了原苏联、英国、日本、原东德、美国等一些国家地形图基本精度指标,作了分析比较,说明本规范所制订的地形图基本精度指标接近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是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接近国际水平的。

关于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的关系,本条规定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4mm,这是很必要的,因为城市建筑区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种高层建筑物和各种地物点都很密集,相对位置牵制性很强,这就要求各地物点之间相对位置误差要满足规划、设计部门的需要。另外,检查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目前常采用钢尺实量一定数量各邻近地物点的间距,用间距中误差来衡量,这种方法比起设站检测来,要方便得多,且经济适用。那么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和间距中误差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呢?[苏]B2И2盖尔儒拉在《工业建设中的测量工作》一书中的推导(我国测量界也有类似推导,可见黄懋胥编著的《工业厂区现状图测量》一书的9~10页),地物点的间距(边长)中误差即等于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但根据这次十个城市1:500比例尺地形图平面精度检测综合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和北京市测绘处多次检测的统计资料证明,间距中误差比点位中误差要小一些,可能是因为,大部分邻近地物点为相应的同一测站所施测,其间距中误差不受测站点和测板定向误差的影响。1981年十个城市共检测了54幅1:500地形图,有2490个地物点,1708个间距,统计结果: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为0 .54mm,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为0 .39mm,前者为后者的1.38倍。现将各单位检测统计结果列于表28。

由表28知,各单位检测统计结果,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的比值在1.13~1.50

144

第一篇 城市测量规范

倍之间,平均为1.31倍。点位中误差规定为0.5(0.75)mm,间距中误差规定为0.4(0.6)mm,其比值为1.25倍,与检测统计结果是极接近的。如果按本规范规定的作业方法严格执行,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0.5(0.75)mm和地物点间距中误差0.4(0.6)mm是应该同时满足的。

4.1.9 本次修订对原规范“城市建筑区和平坦地区铺装路面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为±0.07m”的规定,改为“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5m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其它地区地形图高程精度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

随着科技进步,大面积的航测数字化成图技术,已为各生产单位所采用,为了适应这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把±0.07m的规定修改为±0.15m的指标是必要的和可行的。20世纪80 年代以来大量生产实践检测成果也表明修改这项规定,成图质量是可靠的,经济是合理的,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表28 点位中误差和间距中误差关系的检测统计结果 检测时间及城市 1962 年北京 1963 年北京 1963 年清华 1973 年北京 1981 年北京 1981 年广州 1981 年天津 1981 年西安 1981 年武汉 1981 年沈阳 1981 年重庆 总 和 平 均 比例尺 1:500 1:20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检测 幅数 10 3 6 2 6 7 6 2 3 2 47 点数 634 680 52 704 106 540 200 89 160 102 142 3267 点位中误差间距间距中误比值 mp(mm) 0.43 0.20 0.47 0.40 0.50 0.54 0.64 0.49 0.54 0.52 0.45 0.47 个数 差md(mm) 554 340 52 475 75 544 200 100 123 102 40 2583 0.29 0.16 0.38 0.35 0.42 0.41 0.45 0.35 0.41 0.46 0.30 0.36 mp:md 1.48 1.25 1.24 1.21 1.19 1.32 1.42 1.40 1.32 1.13 1.50 1.31 备 注 铅笔原图 关于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精度问题,地形图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是以等高线插

求点的高程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的。本规范采用《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93编制组收集的27项工程的数据处理的经验公式来推求等高线的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Mp:

Mp?1H?0.8?10-3Mtg?(m) (90) 4式中 H——基本等高距;

M——测图比例尺分母; a——地面倾斜角。

计算结果与规范采用值见表29。

表29 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的计算和取用值

l:500 地形类别 H (m) 平地 0.5 Mp计算值 (m) 0.14 (等 高距) 0.28 H (m) 0.5 l:1000 Mp计算值 (m) 0.15 (等 高距) 0.31 H (m) 0.5 l:2000 Mp计算值 (m) 0.18 (等 高距) 0.36 Mp取值用(等高距) 1/3 145

第一篇 城市测量规范

(2°以下) 丘陵地 (2°~6°) 山地 (6 °~ 25°) 高山地 (25°以上) 0.5 0.5 1 1 0.17 0.31 0.44 0.65 0.33 0.62 0.44 0.65 0.5 1 1 1 2 0.21 0.33 0.62 1.05 1.30 0.42 0.33 0.62 1.05 0.65 1 1 0.31 0.42 0.31 0.42 1/2 2 1.25 0.62 2/3 2 2.1 1.05 1 注:高山地的Mp,其地面倾斜角是按45°计算的。 4.2 图根控制测量

4.2.2 由于GPS定位技术发展很快,对于图根控制测量势必成为一个应用方面,因此本条增加“图根点亦可采用GPS测量方法布设,??”的规定。 4.2.3 图根点密度的规定,是根据各种比例尺测图的最大视距长度来估算的,其估算公式如下:

每幅图图根点点数?K?每幅图的实际面积

2(1.5?最大视距)式中K为布点不均匀系数,由于作业人员的经验不同,K值可能差别很大,本规范是采2

用K=1.5左右进行计算的,并化算为点数/km,其计算值和取用值列于表30。

表30 图根点的密度 比例尺 1:2000 1:1000 1:500 每幅图的实地面积(km) 正方形分幅 1 0.25 0.0625 矩形分幅 0.8 0.2 0.05 2K 的 取值 1.35 1.55 1.63 每幅图图根点点数 正方形分幅 15 12 9.24 矩形分幅 12 9.6 7.4 点数/km 计算值 15 48 148 取用值 15 50 150 2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当采用数字化成图,图根点的密度可放宽(见本规范第8.2.1条第3款)。 4.2.5 线形锁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和三角形个数n有如下的关系:

M???Lm??(n?1)2?20(RP?4.43) (91)

72(n?1)??106?——测角中误差; 式中 m??L——两高级点间之距离;

RP——三角形图形强度系数R的平均值,即∑R/n,以对数第六位为单位。

用上式推算三角形个数n,当m??,M= 0.1mm(图上)???20??,RP=15,L=1000mm(图上)

时,通过解二次方程得n≈15,考虑到图根三角锁允许两次附合以及图形不直伸等,故本规范规定线形锁三角形个数不应超过12个。

图根点最大边长的确定,应能满足不同测站测图时,以最大视距测得的地形点衔接为原则。

设A、B、C为图根控制点,P为正三角形ABC的中心,AP为最大视距,令AP=1,则AB=AC =BC=3=1.7。所以规范规定图根三角锁(网)的平均边长不宜超过测图最大视距的1.7倍。 采用交会法布点时,根据理论计算、分析,当交会角在30°~150°之间,交会误差为最小。

4.2.7 关于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根据导线的相对闭合差1/T与附合导线长度L有如下

146

第一篇 城市测量规范

关系:

1f2KMZ (92) ??TLL式中K为比例系数,取K=7,Mz为导线中点平差后的点位中误差,取0.1M(mm)(M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下同),导线绝对闭合差f?27?0.1M?0.53M(mm),图根附合导线长度为1.0M(m),则

10.53M11

???T1.0M?10318902000当进行1:500 和1:1000 比例尺测图时,图根导线长度分别为5OOm和1000m,尚感太短,故本规范第4.2.7条第2款中规定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超过图上0.5mm。

当导线长度短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1/3时,此时若继续采用按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2000来衡量,则将有很大一部分短导线达不到要求,但若按绝对闭合差不大于图上0.5mm来衡量又显得过宽,故规范规定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

图根导线测角中误差的估算公式由(43)式及有关公式可以导出:

mu??m??????SMn(n?1)(n?2)?4mu(m)?4?Z

124n?S12n (n?1)(n?2)则 m???2???MZ??其中n2S=L,上式化为:

m???2???MZ?S?L12n(n?1)(n?2) (93)

式中n为导线边数,将对M2、L及n相应数值代入上式进行估算。根据估算结果,本规范确定图根导线测角中误差为±30?,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则不应大于?60??n(n为测站数),对于短边导线以及困难地区不再放宽,是合理的。它既能满足图根导线的精度要求,又能比较灵活地适用于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各类地区的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超限返工,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当1:500、1:1000测图的图根导线长度分别放长至75Om、1500m时,此时导线测角中误差应为±20?,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则不应大于?40??n。

同理,当采用图根光电测距导线布设时,附合导线长度可分别放长至900m、1800m和3000m,但导线测角中误差应为±20?,导线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4000。 4.2.8 钢尺是图根钢尺量距导线长度丈量的主要工具,为此必须对钢尺长度的正确性进行检定。在量距作业中应按规定对丈量的边长,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改正,以确保导线的精度要求。

4.2.9 当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等级控制点或一次附合图根点上,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布点加密。其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lmm要求,极坐标法的边长D可按下式估算:

m2m??mmp?m?(??D)2?D(D)2?(?)2???D???2D (94)

D?(mp?2mD2m??)?()D???式中 mp——极坐标点点位中误差,按图上0.lmm为限;

mD——测距边相对中误差,以1/10000 计;

D 14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