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章加与减(二) 教案教学设计(7课时)

(1)14+5= (2)17-6= 师:谁先说一说14+5=?是怎么算的?

生1:先拨14颗珠子,再拔5颗,数一数是19颗珠子,列式为14+5=19。

生2:我先把10个小正方体木块摞成一摞,表示10块;再摞4块,就是在5块上面摞4块,是9块,加上一摞(10块)是19块。

生3:1个十和4个一,加5个一,等于1个十和9个一,也就是19。 师:谁再说一说17—6=?是怎么算的?

生1:先拨17颗珠子,再拔去6颗,数一数还剩11颗珠子,列式为17-6=11。

生2:我先把10个小正方体木块摞成一摞,表示10块;再摞7块,并从7块上面拿走6块,剩1块,加上一摞(10块)是11块。

生3:1个十和7个一,减6个一,等于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 师:同学们真聪明! 4. 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5. 游戏:碰碰车。(教材第78页第5题)

设计意图:看算式摆学具是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符号运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摆出小木块,那么说明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小木块的数学模型,也就是说学生看到算式就会想到摆小木块的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今天的计算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只是个位相加减,十位不变。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3+2= 18-2= 3+2=5 8-2=6 10+5=15 10+6=16 13+2=15 18-2=16

A类

口算:18-5= 16+2= 16-3= 15+1= 19-7= (考查知识点: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力要求: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B类

看图列式计算。

( )

( )

(考查知识点: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力要求:能够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正确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3 18 13 16 12 B类:15-3=12 10+4=14 教材习题

教材第78页“练一练”:

1. 10+3=13 13-3=10或13-10=3 12+5=17 17-5=12或17-12=5

2. 11+7=18 12+6=18 10+8=18 7+11=8 6+12=18 8+10=18 3. 13+5=18 19-6=13

4. 12 18 13 18 18 18 12 19

5. 12+6=18 12+3=15 12+4=16 6+3=9 6+4=10 3+4=7 18-3=15 18-2=16 18-5=13 3-2=1 5-3=2 5-2=3

有几瓶牛奶(9加几)。(教材第79~80页)

1. 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在说、摆、放的活动中,理解进位的道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课件,小棒20根,水果图片等。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设计意图: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习10加几的知识,为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作铺垫。

1. 创设情境。

(1)师:今天智慧老爷爷家可热闹了,什么事儿呢?原来今天是智慧老爷爷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来为智慧老爷爷庆祝生日。瞧,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来了,他们给智慧老爷爷送来了牛奶。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书课题)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列出算式9+5。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只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该怎样计算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