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管理学基础

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25: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26: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27: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28: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案例教学)。 29:(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3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31: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32: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3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34:企业流再造强调(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理念。 35:(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36: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精神)。

37: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8:计划工作的前提是(预测)。 39: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

40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订计划)。

41: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高层管理者)负责制订的。 42:每一层级的管理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订,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4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策,这就是它的(创新性)性质。

44:制订作业计划的依据是(战略计划)。

4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46: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等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就是(专项计划)。 47: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8: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毓措施、手段或手巧就是(策略)。

49: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50: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51: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 52:定性预测主要领先专业人员运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长期预测)。

5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54: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彼得。德鲁克)。

55: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56: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57: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现实性)原则。 58: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59:(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60: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满意利润)。

61: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长寿)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永恒追求。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