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浓度及辐射源的强度成正比。按波长或频率次序排列的原子荧光称为原子荧光光谱。 2.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D)
A. 阴极材料 B. 阳极材料 C. 填充气体 D. 灯电流 3. 非火焰原子吸收法的主要缺点是:( B ) A.检测限高 B. 精密度低
C. 不能测定难挥发元素 D.不能直接分析粘度大的样品 4.对预混合型燃烧器,下列哪一点没有达到要求?(A)
A.雾化效率高 B.记忆效应小 C.废液排出快 D. 雾滴与燃气充分混合 5.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测定钡时,加入1%钾盐溶液其作用是( C )
A.减少背景 B.提高火焰温度 C.减少钡电离 D.提高K+的浓度
6.近年来发展了一种低温原子化法—气相氢化物原子化法,用以测定As、Sb、Bi、Ge、Sn、Se、Te等元素。下列使之生成熔点、沸点低的共价分子型氢化物的还原剂是:(D ) A.H2 B.Zn C.Na2S2O3 D.NaBH4 7.测定钾、钠、铁时,光谱通带应选:( A)
A.钾、钠选0.4nm,铁选0.1nm B.钾、钠选0.1nm,铁选0.4nm C.钾、钠、铁均选0.1nm D.钾、钠、铁均选1.0nm 8.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B ) A.光源辐射在原子吸收之前,先进入单色器 B.光源辐射在原子吸收之后,再进入单色器 C.光源辐射在检测之后,在进入单色器 D.可任意放置
9.在空心阴极灯中,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主要是:( B )
A.自然宽度 B.自吸变宽 C.洛伦兹变宽 D.多普勒变宽 10.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 )
A.灯电流 B.灯电压 C.阴极温度 D.内充气压力 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C ) A.加释放剂 B.加保护剂 C.标准加入法 D.扣除背景
1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 )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 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D.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 13.下列导致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 B )
A.自然宽度 B.多普勒变宽 C.碰撞变宽 D.场致变宽
14..原子吸收分析中,有时浓度范围合适,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高,测量噪音也小,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除了其它因素外,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C ) A.使用的是贫燃火焰 B.溶液流速太快 C.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D.试样中有干扰 15.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背景干扰表现为下述哪种形式?(D ) A.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 B.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C.光源产生的非共振线 D.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16.单道单光束型与单道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光度计的区别在于( D ) A.光源 B.原子化器 C.检测器 D.切光器
17.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B ) A.光源 B.原子化器 C.检测器 D.放大器 18.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 B)
5
A.固态物质中的外层电子 B.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C.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D.气态物质中基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