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于水与其它有机溶剂中,从而使产物与杂质分离。这是在药物合成中常用的分离手段,方便、易行。但产物的纯度不是太高,但与重结晶结合使用,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六、 其它的分离纯化方法
薄层层析和柱层析也是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其它的常用分离纯化方法有萃取操作,主要进行下列分离:
1. 用有机溶剂从水溶液中萃取有机反应产物。
2. 通过水萃取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酸碱催化剂或无机盐。
3. 用稀碱或稀无机酸溶液萃取有机溶剂中的酸或碱,使之与别的有机化合物分
离。
9
第三部分 药物合成实验
实验一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一)
一、目的要求
1.熟悉阿司匹林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3.巩固重结晶、精制、抽滤等基本操作技术。 4.了解阿司匹林中杂质的来源和鉴定。
二、反应原理
COOHOH+ (CH3CO)2OH2SO4COOHOCOCH3+ CH3COOH
三、实验方法
1.原料规格及配比
原料名称 水杨酸 醋酐 蒸馏水 浓硫酸 无水乙醇 2.操作步骤
(1)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称取水杨酸5.0g,置于100mL圆底瓶中,加入醋酐7.5g,滴加浓硫酸3滴,装上回流冷凝管,在50~60℃水浴锅上搅拌10min。若已析出结晶,仍于50~60℃水浴内反应,保证反应10min。然后室温冷却,待结晶析出后,再加蒸馏水25mL,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继续冷却直至乙酰水杨酸完全析出。抽滤,滤饼用蒸馏水15mL分3次快速洗涤。洗涤时先停止减压,用刮刀轻轻将滤饼拨松,而后用5mL
规格 AR AR AR AR 用量 5.0 g 7.5 g / 3滴 10mL 摩尔数 0.036 0.073 / / / 摩尔比 1 2 / / / 10
水浸湿结晶,抽滤,玻塞挤压滤饼,抽干,得粗品。 (2)精制
将乙酰水杨酸粗品移至50mL锥形瓶中,加入大约无水乙醇5mL,于水浴中加热溶解,另取20mL蒸馏水于100mL锥形瓶中预热至60℃。将热蒸馏水滴加至乙醇溶液中,直至溶液出现混浊,再加一滴乙醇加热至澄清。静置,室温冷却,慢慢析出针状结晶,抽滤,用少量的1:1醇水溶液洗涤,抽干,50℃干燥1h,得精品5.5g,mp.135~138℃。 3.附注
(1)乙酰化反应所用的仪器、量具必须干燥,同时注意不要让水蒸气进入锥形瓶。
(2)乙酰化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增加副产物(乙酰水杨酸酯、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酯)的生成。
(3)倘若在冷却过程中阿司匹林没有从反应液中析出,可用玻璃棒轻轻摩擦锥形瓶的内壁,也可同时将锥形瓶放入冰浴中冷却,促使结晶生成。
(4)加水时要注意,一定要等结晶充分形成后才能加入。加水时要慢慢加入,并有放热现象,甚至会使溶液沸腾,产生醋酸蒸气,必须小心。
(5)阿司匹林受热易分解,可生成复杂物质使熔点下降。因此,需将传温液预热至130℃后立即放入样品,迅速测定熔点。
四、思考题
1. 在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加入少量的浓硫酸,其作用是什么?除硫
酸外,是否可以用其它酸代替?
2. 本实验产生的主要杂质是聚合物,生成的原理是什么?
3. 药典中规定,成品阿司匹林中要检测水杨酸的量,为什么?本实验中采用
什么方法除去?
4. 重结晶为什么选用乙醇-水为溶剂?在精制过程中为什么滤液要自然冷
却?快速冷却会出现什么现象?
11
实验一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二)
一、 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掌握阿司匹林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3.进一步巩固和熟悉重结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4.了解阿司匹林中杂质的来源和鉴别。
二、 反应原理
COOHOH+ (CH3CO)2OH2SO4COOHOCOCH3+ CH3COOH
在反应过程中,阿司匹林会自身缩合,形成一种聚合物。利用阿司匹林和碱
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的性质,从而与聚合物分离。
OOCOOCOOC
在阿司匹林产品中的另一个主要的副产物是水杨酸,其来源可能是酰化反应不完全的原料,也可能是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可以在最后的重结晶中加以分离。
三、 实验方法
1.原料规格及配比
原料名称 规格 用量 摩尔数 摩尔比 水杨酸 药用 10.0g 0.075 1 醋酐 AR 25mL 0.25 3.3 蒸馏水 适量 乙酸乙酯 AR 10mL 浓硫酸 AR 5滴 2.操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