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直指疏

先往济饭食也。

频娑称妻曰夫人。阇王称母曰太夫人。 韦提希。此云思惟。闻佛正受。善思惟故。 敬者。频娑常于佛所。种诸善根故。 澡下。外以净妙浆麨密供。表敬意也。

尔下。次请求法食也。初请应。漱口。求法须净三业故。遥礼。佛有天眼通故。 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名拘律陀。无节树也。祷此树神生故。 以友辅仁。名为亲友。拣上恶友也。

慈则与法乐。悲则?怨苦。

经云。受此轮回。由随杀盗淫故。欲得菩提。要除三惑。故求授戒。

时下。二赴感。如鹰疾至。神足通也。

八戒。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香。不观伎乐。不坐高床。戒也。及不过中食。斋也。名为八关戒斋。

富楼那。翻满慈。或满愿。

诸弟子中。说法第一。故称尊者。

知有妙辩。令人法喜。故遣为说。法者。善恶因果。真妄断证法也。

如下后。快得充餐也。饭食外赀色身。法食内赀慧命。故和悦。

次以往济为发起者。孝敬夫主。是净土因。王命不济。净业何从。如提胃献佛麨蜜。佛与密成果记。又维摩言。法喜为妻者。净心以澡浴。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莫非韦提希乎。

△三阇王幽母。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至)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初探父事实也。先阇王探问。

次门人实答。不可禁者。太后位尊。非如臣可禁约。罗汉神通。非重门能制止也。沙门。华言勤息。勤修众善。息灭诸恶故。

时阿下。二怒母欲害也。向彼异谋谓之贼。窃与饮食名贼伴。违背我心称为恶。剑欲害母不害父者。瞋其通信。母亡父不存故。不杀守门人者。先未来禁妇女沙门故。

时有下。三听臣舍剑也。初谏劝。月光。智谋如月故。耆婆。此云能活。昔精医道能活他命故。是阇王庶兄。奈女所生子也。初诣得叉尸罗国。师于阿提梨。学医经七年。其师与一笼。及掘草之具。令遍觅药草。后于货柴人所。一大束中。见有一木。光明彻照。名为药王。对诸病人。照出身心一切症候。悉令除愈。毗陀论。此云智论。即四韦陀典也。杀君父名恶王。不忠孝名无道。刹利。秦言田主。王种也。旃陀罗。此云屠者。或云杀者。魁脍也。不忍闻者。但令臣见。莫使人闻。秽名一传。辅相何颜。晋有司言。有子杀母者。阮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文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故此贬曰。不忍闻世传名是旃陀也。不住有二。一罪及女人。二刑加生母。按剑却退者。国有诤臣。不得不用忠言以逆耳。示威德以止怒也。

时下。二畏从。听其言也厉。则惊怖。观其威也猛。则惶惧。贤臣去而国亡。名不为。

耆下。三重诫。慎。诫也。直谏以诫警也。

王下。四止害。忏是梵语。具云忏摩。此翻请忍。或云请恕。容恕我罪。愿忍勿瞋责也。悔是华言。百法中恶作也。厌先过失故。合之。身则忏谢。意则悔责。向白法名忏。舍黑法名悔。忏是求来。悔是改往。忏则惭天而兴善。悔则愧人而罚恶。求救者。国唯以善人为宝。岂可不哀留而受怨敌害也。

来下。后来官幽闭也。

三以此为发起者。亦二意。一者。普超经云。阿阇世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弥勒出时。复来此界。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其迹既尔。本岂可量。权现害生母者。如我逆罪。尚通忏悔。况余人轻重垢乎。若不容忏。佛道无从。二者。若不行逆。母于子女。起诸贪爱。何能求见佛僧。欣彼净土乐乎。楞伽云。贪爱名为母。断即证实法。维摩言。行于非道。通达佛道。阇王之谓欤。设非权现。坠堕三途永无出期。岂能得忍而成正觉哉。

△四夫人求救。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至)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先因禁求佛也。初语诚求。心意悲苦曰愁忧。形容枯槁曰憔悴。安心名慰。探身名问。应摄受者而摄受之。故恒遣教诫。阿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