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7、58页“练一练”1~6题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课堂。 六、作业
第七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P59~61 练习四
教学目的: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5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二、玩中学
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4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9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1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三、作业
第六单元 认 识 图 形
教学内容:P62~64 认识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46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
教学重点: 直观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一位新朋友,(教师板书单元题目:七、认识图形) 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找出图形后,指名回答。 (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角”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 学生独立观察找“角”,教师请同学到电脑前指“角”。学生指出后,教师利用电脑演示从图中抽出“角”。 (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角”的样子。)
(二)指一指:初步认识“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角”。 学生试着指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 (引导学生正确指出“角”,为学生独立画“角”做好准备。) (三)画一画:了解“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1.学生试画
师:你能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画在纸上吗? 学生自己试着画“角”,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方法。 师:你能说说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