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2017-2018)
特别说明:基于新课改理念设计
目 录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树叶中的比
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w 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 百分数
互联网的普及
第七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2分钟左右)
1.导入:回忆我们已经学习的平面图形。 (出示课题: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认识)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二、自学例1(15分左右) 1.明确例1中的自学要求提纲。
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仔细观察,自学书本第1~2页例1。 2.自学 导学单
(1)长方体有( )面。 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 )面。 (2)长方体的各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3)长方体有(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 (4)长方体有( )个顶点.
(5)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量一量你准备的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长?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导学单上) 导学要点: 什么叫棱? 什么叫顶点?
什么叫长方形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棱有几组?上来指一指。每组4条棱长度一样吗?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 (1)得出结论
(2)结合实物同桌互相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面 棱 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3组棱 每组相对的面 4条棱的 8个 完全相同 长度相同
(可能有一组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总结:
(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自学例2。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导学单: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6.比较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联系和区别。 三、练习(13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判断
①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②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④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⑤1个长方体中如果相邻的2个面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2.做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之处。 点拨:找准相对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注意单位。
(二)对比练习 做练习一第2题。
点拨:第(1)题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进行判断。
第(3)题通过讨论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