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 伤 2、间接暴力:胸肋损呼吸加剧 掌揉辅以点按痛点,弹拔粘连,循肋分推等,后散 伤,肌附着点撕裂症 3、皮、肌、肉肿胀皮肤青紫 4、深呼吸、咳嗽受限 1、不协调外力或不经意状放松患区大面积肌群,点、按1、外伤、狂笑、咳嗽等引起态下肌肉收缩导致关敏感点、弹阳物 节突移位 1、 扳肩推胸法 小关节乱症 胸背痛;2、在夹脊穴 2、关节突在移位或自行复2、吸气按压法 位时能(易)使滑膜嵌3、膝顶法; 错 缝 2、俗称:“岔气” 3、显压痛点、歪棘突或阳物 顿 4、后仰推按法; 5、牵吊推按法; 4深呼吸、咳嗽、打喷嚏痛剧 6、旋转复位法 7、后仰挺胸法 1、 受寒、因血液流慢, 1、 背部肌肉僵硬,伴有寒凉感、1、 手法力达深层肌肉, 急性 背部三层肌肉为: 2、 代谢物排不出, 疼痛 2、 以温热缓解疼痛 背肌 3、 致舒缩肌肉功能障碍 2、 有撕裂感痛,伴有灼热感, 3、 点按督脉夹背, 筋 膜 1 、一层:斜方肌 4、 急性损伤失治、误治3、 喜按暖 4、 背俞天宗肩井秉风穴 炎 与背阔肌, 致局部的水肿、渗出未4、 压痛点有特征性, 5、 弹拔阳物 2、二层:提肩胛肌 全消散、吸收 5、 据此可推断损伤的肌肉或韧6、 病组痛者可深抓 与 与菱形肌, 5、从而导致纤维化粘连 带 7、 吸气按压或后仰推胸法, 3、 深层是竖棘肌 6、 慢性劳损长期单一姿 6、 典型:按阻力收缩痛和极度8、 放松法结束 轻性背肌4、贯穿棘突上下的棘上7、 肌腱受静力性牵拉, 的被动牵拉痛 9、 口服; 10、加外敷药 劳 损 及棘间韧带 8、局部致水渗未全消、吸 11、康复:燕飞、游泳等活动9、 肌纤肥厚变性 康复、背肌、功能锻炼之法 1、 先天因素:致斜角肌 1、揉按、缺盒,弹轻逐重麻串 1、 颈肋综合症 间隙变小致臂丛神经1、30岁以后瘦弱女子多见 可达指端 胸 椎 1、 胸椎后关节紊
17 胸廓 出口 综合症 2、 前斜角肌综合症 3、 胸小肌综合症 4、 过度外展综合症 及锁下动脉受压而引起 2、 骨折愈合畸,致纤维化粘连 5、 斜角肌痉挛致水渗未全消、吸 7、 胸小肌痉挛致水渗未全消、吸 8、 上臂外展过度致水渗未消、吸 2、单侧上肢、疼痛、四五指明显 4、 单侧上肢发凉,怕冷,抬举上 肢时明显(静脉受压所致) 2、配三阳主穴加捋顺与牵指 及提抖患肢 3、放松颈肌加颈椎扳法,改善斜角肌之紧张,痉挛 4、内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 5、局封良
腰 部 筋 伤 一 览 表
名称 概 述(结构病因、 病 理 与功能) 症 状 1、明显外伤,程度不一 治 疗 1、 痛位滚、揉法解除腰肌紧张 A、三扳法: 扳肩、扳腿推腰 与侧扳(按肩按髋旋腰)法 B、滚床法 C、背法 急 性
不同腰痛症状; 协调用力引起, 3、压痛点典型,局有肿胀感,拒包括: 按。 如:打哈欠、喷嚏、咳1、C3是腰大肌损伤(后仰过度1、急性腰肌损伤、 所致) 俗称==“闪腰” 在不经意状态下,由不2、视外力大小,损伤部位,即现2、 被动运动法 18 腰 扭 伤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2、腰椎小关节错位, 3、关节滑膜嵌顿, 4、皆由外力引起 2、腰骶髂三角C5(竖脊肌过屈D、弯腰挺立抛出法 所致) E、下跨按压法 F、旋转法 3、髂嵴:腰方肌受损(旋转过度3、急性错位一次即可,一般应配合失误,滑倒等··· 所致) 连续治疗三次,方可完全消4、棘突尖:上韧带(过度前屈剥肿,甚5次 造成: 离感)。 5、错逢: 不合理角度(巧劲) 偏1、肌附处牵拉或撕裂, 歪 6、棘突间 :棘突间韧带损伤 嗽或劳动时双方 2、关节突错位,滑膜嵌顿 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以:C4、5或C5、S1间 病症常见 1、长期外力冲击, 1、 腰痛多单侧; 2、1、施法放松僵硬肌肉, 2、致纤维环变扁而宽, 程度不一, 2、 弹拔粘连等 3、 重影响活动 3、 手法整复治疗: A、定位(三扳法) B、牵拉按压法, C、屈膝髋蹬空法 4、点按腰大肌:天枢、气冲位 3、挤压周围软组4、放谢痛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