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全册教案

为应该有如下变化:(1)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2)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3)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 )=60。又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着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主备: 审核: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用具 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是多少?90个十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3、揭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15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吗?试一试: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②20×3=60 60÷3=20

③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4)240÷3=( ),这题如何考虑?

2、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地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口算。

40÷2= 120÷4= 320÷8= 180÷9= 25÷5= 3600÷9= 600÷2= 2100÷7= 2、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80÷4= 32÷8= 49÷7= 800÷4= 320÷8= 490÷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