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笔记1 - 图文

c.晶粒的平均直径通常在0.015-0.25mm范围内,亚晶粒的平均直径则通常为0.001mm数量级。

d.小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10°的晶界,亚晶界均属于小角度晶界。

e.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向差大于10°的晶界,多晶体中的晶界大多属于此类。

f.小角度晶界的结构分为对称倾斜结构与不对称倾斜晶界。 g.大角度晶界的结构

若设想两晶粒的点阵彼此通过晶界向对方延伸,则其中一些原子将出现有规律的相互重合,由这些原子重合位置所组成比原来晶体点阵大的新点阵通常称为重合位置点阵。但重合位置点阵模型尚不能解释两晶粒处于任意位向差的晶界结构。

h.晶界能

晶界能定义为形成单位面积界面时,系统的自由能变化,它等于界面区单位面积的能量减去无界面时核区单位面积的能量。

(3)孪晶界

a.孪晶是指两个晶体(或一个晶体的两部分)沿一个公共晶面构成镜面对称的位向关系,这两个晶体称为孪晶,其公共晶面为孪晶面。

b.孪晶界可分为两类——共格孪晶界和非共格孪晶界

共格孪晶界就是孪晶面,如果孪晶界相对于孪晶面旋转一角度,即可得到另一种孪晶界——非共格孪晶界。

c.孪晶的形成与堆垛层错有关,一般层错能较高的晶体不易产生孪晶。 (4)相界

加加油不同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相界

a.共格相界,指界面上的原子同时位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即两相的晶格是彼此衔接的,界面上的原子为两者共有。

b.半共格相界 这时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

c.非共格相界 当两相在界面处的原子排列相差很大时,即错配度很大时,只能形成非共格界面。

这里,相界的图必须会画,并且会从能量的角度上解释共格界面和非共格界面的区别。

13

第四章 扩散

重点: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方程的解(计算)、扩散的驱动力、柯肯达尔效应、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的计算、

1.扩散:物质中原子(分子)的迁移现象。

按组元的浓度分布,可分为自扩散和互扩散,前者是在纯金属或均匀合金中的扩散,它不改变浓度分布,后者是在成分不均匀的合金中的扩散,它使浓度分布趋于均匀。

2.菲克第一定律——扩散中原子的通量与质量浓度梯度成正比

J=-Ddρ/dx J为扩散通量,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质量浓度梯度相反 扩散通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x的单位面积的扩散物质质量。 此定律描述了一种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3.菲克第二定律(公式要会推导)

大多数扩散为非稳态扩散,某一点的浓度随时间而变化 4.扩散方程的解(计算重要) (1)两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偶

初始条件:t=0时,x>0处,ρ=ρ1;x<0处,ρ=ρ2 边界条件:t≥0时,x=∞ 则ρ=ρ1;x=-∞,则ρ=ρ2 ρ=(ρ1+ρ2)/2+(ρ1-ρ2)/2 erfβ

在界面处,即x=0处,ρs=(ρ1+ρ2)/2 即界面上质量浓度始终保持不变——这是假设扩散系数与浓度无关所致,因而界面左侧的浓度衰减与右侧的浓度增加是对称的。当t区域无穷大时,各点浓度趋于(ρ1+ρ2)/2,实现均匀化。

(2)一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体(渗碳)

原始碳质量浓度为ρ0的渗碳零件,可被视为半无限长的扩散体,即远离渗碳源的一端的碳质量浓度在整个渗碳过程中不受扩散影响。

初始条件:t=0 x≥0 ρ=ρ0

边界条件: t>0 x=0处ρ=ρs;x=∞处ρ=ρ0 即渗碳一开始,渗碳源一端表面就达到渗碳气氛ρs ρ=ρs-(ρs-ρ0)erf(β)

当ρ为定值时,erf(β)为定值,则x2=BDt——若要渗层深度x增加1倍,则所需要的扩散时间为原来的4倍

(3)衰减薄膜源

14

x=0 t=0时ρ=ρ0 x≠0 t=0时ρ=0 高斯解的表达式要会

高斯解适用条件:a.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