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习题 - 图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A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有可能恢复,否则即可导致死亡。

2.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病人,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h内死亡。

3. 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病人,由心血管病变引发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h内死亡称心源性碎死。

4. BLS即basic life support的简写,为基础生命支持,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其主要目的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

5.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人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6. 临床死亡指延脑已处于深度抑制状态,心跳及呼吸停止,机体完全缺血,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中仍然进行着微弱的代谢过程,尚存在心肺复苏及脑复苏机会的一段时间,通常有4~6分钟。 7. 复苏体位:病人仰卧于硬质平面,头不高于胸部,并与躯干呈一直线,解开衣领及裤带。

8.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为病人供应所需氧气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借助术者用力吹气的力量,把气体吹入病人肺泡,使肺间歇膨胀,以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减少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9. 生物学死亡:从大脑皮质开始到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其他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但个别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有极微弱的代谢活动。

10. CPCR:心肺脑复苏是指对心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

11.ALS:进一步生命支持,是在BLS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疾病。

12.PLS:延续生命支持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即除了积极进行脑复苏,应严密监测心、肺、肝、肾、凝血及消化器官的功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13.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

14.脑死亡: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部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15.恢复体位:恢复体位病人去枕侧卧位,下领向前方推出,下侧肢体肘部及膝部屈曲。

二、填空题

1.心源性、非心源性 2. 冠心病 3.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麻醉和手术中意外 4.心律失常 5.心搏骤停

6.心肌收缩力减弱、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排血量降低、心律失常 7.室颤、心电一机械分离、心室停搏、室颤 8.循环、神经 9.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10. 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坐命支持 11.仰面抬颈法、仰面举颏法、托下颌法 12. 14~16、 18~20、 20~25、30、40 13.看到病人胸部起伏、呼气时听到及感到有气体逸出 14.2、1、30cm 15.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16. 15:2 17.80~100 18.①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脑血流量②减轻酸血症③提高室颤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 19.肾上腺素、早期、较大剂量、连续使用 20.α和β、加速心率和中等程度地加强心肌收缩、使细颤变为粗颤、增加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有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 21. 1 mg 、3~5分钟、1~3 mg、0.2 rng 22. 心室停顿、1~2mg、0.04 mg 23. 心室颤动、50~100 mg 、3 mg 24. 200 Ws、 360 Ws 25. 涂导电膏或垫以生理盐水纱布、右缘第2肋间、左乳头下心尖部

26.2、20、15 27. 缺血缺氧、大量Ca2聚积、自由基 28. 心搏、呼吸、智能和有质量的生活/生存和

25

劳动能力 29. 循环状态、脑温 30. 5、冰帽 31.35、 32 32 .6.7、5.5 33. 3~5 34. 中枢神经系统皮质功能、听觉、1~2 35. 下、上、延髓、自主呼吸 36. 1、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吞咽/角膜/痛觉反射(选3项)、脑皮质、呼唤反应、共济功能、视觉 37. 完全恢复、恢复意识、去大脑皮质综合征/植物状态、脑死亡 38.CVP、CVP、动脉压、尿量 三、单选题:

1-5.CDBAB 6-10.CDECE 11-15.CACBC 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ABC 4.ABCDE 5.ACE 6.ABCE 7.BDE 8.ABDE 9.ABC 10. ABCD 11ABE 12..ABDE 13.ABCDE 14.ACE 15.BCDE 16.ABCE 17.ACD 18.ABCDE 19.ABCD 20.ABCDE 四、简答题

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搏骤停后,血流运行立即停止。由于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临床上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具体表现是: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②脉搏扣不到,血压测不出;③心音消失;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s内;⑤瞳孔散大;⑥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2. CPR技术的三大要素是: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体外除颤 3. (1) 基础生命支持期(BLS期):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呼吸支持;C: circulation,循环支持。 (2) 进一步生命支持期(ALS):D: drug, 给药;E: electrocardiograph, 心电图;F: fibrillation treatment;除颤。 (3) 延续生命支持期(PLS期):G: gauging,估计可治性,判断死因;H: human mentation, 保持和恢复人的智能活动;I:intensive care,加强监护。

4. BLS的主要目的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

ALS主要为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识别及治疗心律

失常,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疾病。 PLS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

5.有效指征:①缺氧情况明显改善;②瞳孔由大变小;③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 >8.0 kPa(60mmHg);④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无效指征:①按压时摸不到大动脉搏动;②已出现的有效指标又消失;③瞳孔始终散大或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6. 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部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脑死亡的诊断涉及体征、脑电图、脑循环和脑代谢等方面,主要包括:①持续深昏迷,对外部刺激全无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无自主运动,肌肉无张力;④脑干功能和脑干反射大部或全部丧失,体温调节紊乱;⑤脑电图呈等电位;⑥阿托品试验无反应:静注阿托品1~2 mg,心率不增快;⑦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如低温、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肌松药和其他药物的作用等。一般需观察24~48小时方能作出结论。

7. 高压氧一方面提高了血液和组织的氧张力,增加了脑组织中氧的弥散距离,对脑水肿时脑细胞的供氧十分有利,另一方面由于高浓度氧对血管的直接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使颅内压降低,改善脑循环,对受损脑组织的局部供血有利,因而在复苏时提倡应用。

8. 心肺脑复苏时用药的原则:①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护激发心脏复跳、增强心肌收缩力。②提高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血流灌注量和脑血流量。③纠正酸血症或电解质失衡,使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更能发挥效应。④降低除颤阈值,为除颤创造条件,同时防止室颤的发生。 五、病例分析题 病例1:(1)窦性心律,转为室扑、室颤。 (2)心搏骤停。

(3) ①心前区捶击;②若心律未恢复,则立即胸外按压;③观察呼吸,若呼吸停止,则立即行气管插管,给氧、人工呼吸;④电除颤1次;⑤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1 mg,,若首剂量无效,每隔3~5分钟可重复给1~3 mg,但总量不宜超过0.2 mg/kg,酌情给予利多卡因50~100 mg静脉给药,最大剂量为3 mg/kg;在未建立静脉通路前,可以静脉剂量的2.0-2.5倍经气管内给药(电除颤和给药可反复进行)。

(4) 还应继续严密监测处理和护理,防止心跳、呼吸再次停止。应密切观察病人症状和体征,做好循

26

环、呼吸、酸碱平衡、脑缺氧、肾功能等监护,同时防止继发感染。

病例2: (1)心电一机械分离 (2)①胸外按压;②立即行气管插管,给氧、人工呼吸;③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1 mg,,若首剂量无效,每隔3~5分钟可重复给1~3 mg,但总量不宜超过0.2 mg/kg;④在未建立静脉通路前,可以静脉剂量的2.0-2.5倍经气管内给药;⑤体外心脏电起搏。

病例3: (1)心搏停止/ 心室停顿。 (2) CPR、肾上腺素、阿托品用于心室停顿,1~2mg静脉注射,可3~5分钟重复给药,最大剂量为0.04mg/Kg;体外心脏电起搏。

病例4. 当班护士发现病情后应立即展开现场急救:①边抢救边呼救,让其他人员准备除颤仪等抢救设备和药品。②连续CPR,呼吸:按压2:30,直到除颤或监测。③按需除颤1次。④持续CPR。

第六章 休克

一、名词解释: 1.休克 2. 心源性休克 3有效循环血量 4休克指数 5.微循环 二、填空题

1 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有 、 、 、 、 、 和 。 2 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时,用热稀释法测得的指标是 。 3 CVP的正常值为 ,低于正常时提示 。

4 PAWP低于6mmHg提示 ,高于25mmHg提示 。 5 休克是一种以 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6 各种病因一般通过 、 、 3个环节影响组织有效灌注量。 7没有血压计的情况,诊断休克的依据有 、 和 。

8.在急救现场评估血压可用手触动脉法,如果不能触及桡动脉,而能触及股动脉搏动,则收缩压至少为 三、选择题:单选题 1. 各型休克的共同特点是

A血压下降 B脉压差减小 C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D尿量减少 E中心静脉压下降 2.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全身总血容量 B维持正常代谢的血容量 C单位时间通过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血量 D包括贮存于肝、脾和骨髓腔内的血容量 E包括停滞于毛细血管的血容量 3. 判断休克的主要依据是:

A.血压下降 B脉搏增快 C临床表现 D尿量减少 E 神志改变 4. 休克的适宜体位为:

A.平卧 B头、下肢均抬高300 C头部与下肢均抬高400 D端坐位 E头低足高 5. 休克病人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掌握的原则是:

A测量血压 B测量尿量 C控制输液 D补足血容量 E测量中心静脉压 6. 休克治疗时,常根据尿量的变化来判断:

A.心功能 B.中心静脉压 C.内脏血流灌注 D.血容量 E.血压

7. 某病人,因外伤导致大出血,失血量约700ml,病人烦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为14.7/12.7 kPa(110/95 mmHg),脉搏100次/分,该病人属于:

A.休克代偿期 B.中度休克 C:重度休克 D.休克早期 E.未发生休克 8. 创伤性休克病人到达急诊室后,首先应:

27

A.立即行X线、B.超检查,明确伤情 B.剖腹探查,了解有无腹腔脏器损伤

C.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足够血容量 D.应用血管活肪物 E及时清创并包扎伤口 9. 休克早期心脑血流的灌流情况是: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改变

D.脑灌流量增加,心灌流量无明显改变 E.脑灌流量无明显改变,心灌流量可明显增加 10. 一位失血性休克早期的病人可表现为:

A.血压正常,脉压变小 B.体温升高 C.全身皮肤、粘膜发绀 D.无尿 E.眼底动脉扩张 11. 符合中度休克临床表现的叙述是:

A.失血量少于800ml B.皮肤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C.脉搏<100次/分,有力 D.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E.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12. 休克治疗中,补充血容量一般应首选:

A.晶体溶液 B.胶体液 C.5%葡萄糖溶液 D.低分子右旋糖酐 E.全血 13. 休克的适宜体位为:

A.平卧位 B.端坐位 C.头低足高位 D.头与躯干、下肢均抬高20° E.头部与下肢均抬高40° 14. 下列关于休克补液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明显失血、失液者不必补液 B.宁多勿少 C.需多少补多少 D.BP升至正常范围后可停止补液 E.CVP升至正常范围后可停止补液 15. 休克病人中心静脉压为5cmH2O,血压80/65mmHg,处理原则为:

A.适当补液 B.使用强心药物 C.用扩血管药 D.补液试验 E.充分补液 16. 某男性病人,35岁,汽车撞伤左季肋区4小时,意识模糊,体温37.5℃,脉搏细弱,血压60/40mmHg,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无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神经源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中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D.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17. 对上述病人首选的救治措施是:

A.静脉用强心药物 B.立即手术治疗 C.迅速补充溶液 D.利尿剂改善肾功能 E.应用抗生素 18. 各型休克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低血压 B.心动过速 C.发热 D.呼吸增快 E.意识模糊 19. 成年病人因失血致意识模糊、血压测不到,估计失血量为:

A.>800m1 B.>1000m1 C.>1200m1 D.>1400m1 E.>1600m1 多选题

1. 治疗休克时,除积极去除病因外,还应:

A.尽抉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B.纠正酸中毒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E.保护脏器功能

2. 休克病人经充分补液后,BP、脉搏仍偏低,CVP为15 cmH2O ,无心衰表现,可考虑应用: A.继续补液 B.血管收缩剂 C.血管扩张剂 D.强心药 E.5%碳酸氢钠 3. 休克早期病人可出现以下哪些临床表现?

A.神志清楚,烦躁不安 B.面色苍白,皮肤厥冷 C.脉搏快 D.血压下降,脉压减小 E.口渴 4. 休克病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护理上要注意:

A.用药从小剂量开始 B.开始时每隔5-1Omin侧1次BP,以后改为2h测1次 C.根据血压变化调节药物滴速 D.勤观察防止药物外渗

E.若SBP突然升至200 mmHg以上而致病人感到不适,应立即停药 四、简答题

1.简述休克时护士进行临床观察的主要内容

2.简述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项目及其意义。

2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