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习题

max________,SaO2____________, 动静脉氧差_______________。

5.人到高原,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PaO2______________,呼吸__________________, PaCO2随之_______________;故常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酸中毒,此时AB________SB(>,=,<)。

6.低张性缺氧的主要特点为 ,使氧饱和度 ,氧含量 ,组织供氧不足。发生原因主要为(1) ,(2) 和(3) 。

7.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 ,以致 降低或氧含血红蛋白不易 ,使组织缺氧。由于此时血液 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常见原因可以有 , 或发生 等。

8.低张性缺氧的主要特点为 ,使氧饱和度 ,氧含量 ,组织供氧不足。发生原因主要为 、 、和 。

六、发热

(一)名词解释(1~9) 1.发热(fever)

2.过热(hyperthermia) 3.致热原(pyrogen) 4.发热激活物

5.内生致热原(EP) 6.寒战

7.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fastigium)

8.热限(hyperthermic ceiling 或febrile limit)

9.下丘脑终板血管区(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OVLT) (二)选择题(1-25)

1.产生内生性致热原的细胞主要是: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血小板; D.肝细胞; E.以上都不对。

2.下述体温升高何种属于过热?

A.妇女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 D.先天性汗腺缺陷; E.流行性脑膜炎。 3.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

A.出汗; B.对流; C.血流; D.传导; E.辐射。

4.下述何为发热激活物:

A.白细胞致热原; B.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E.淋巴因子。 5.发热激活物引起发热主要是:

A.激活局部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 B.刺激局部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D.促进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E.加速代谢分解,产热增加。 6.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

A.淋巴因子; B.恶性肿瘤; C.变态反应; D.细菌感染; E.病毒感染。 7.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

17

A.视前区-前下丘脑; B.延脑; C.桥脑; D.中脑; E.脊髓。 8.多数发热的发病学第一环节是:

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B.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D.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 E.体温调定点上移。 9.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

A.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 B.扩张血管; C.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 D.神经末梢释放介质; E.降低脑内5-HT含量。 10.发热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散热; B.散热?产热; C.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相对平衡; D.辐射热明显减少; E.对流热明显减少。 11.退热期可导致:

A.Na+ 潴留; B.Cl- 潴留; C.水潴留; D.脱水; E.出汗减少。

12.发热高峰期泌尿功能变化为:

A.尿量?,比重?; B.尿量?,比重?; C.尿量?,比重?; D.尿量?,比重?; E.尿量、比重均无变化。 13.高热病人容易发生: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14.现认为下述哪一组体液因子可作为内生性致热原引起发热?

A.组胺,IL-1, C3a; B.IL-1, PAF, PGI2, INF;C.MIP-1, IL-1, TNF, INF; D.TXA2, TNF, ?内啡呔;E.以上都不对。

15.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

A.淋巴因子 B.病毒感染 C.恶性肿瘤 D.细菌感染 E.变态反应

16.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

A.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 B.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 C.IL-1和TNF D.CRH和NOS E.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17.关于发热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高于正常值0.5℃ B.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 C.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 D.有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 E.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18.输液反应引起的发热多数是由于:

A.变态反应 B.内毒素污染 C.外毒素污染 D.药物的毒性反应 E.霉菌污染

19.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为:

A.全菌体及植物凝集素 B.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 C.全病毒体及裂解素 D. 胞壁肽及血细胞凝集素 E.全病毒体及内毒素

18

20.革兰氏阳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为:

A.脂多糖 B.肽聚糖

C.内毒素 D.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 E.全菌体和内毒素

21.发热的发病学第一环节多数为:

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B.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C.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 D.体温调定点上移 E.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22.产生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最多的细胞是:

A.肝脏星形细胞 B.嗜酸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型粒细胞 E.淋巴细胞

23.引起寒战的原因是由于:

A.全身皮肤的立毛肌不随意收缩 B.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僵直性收缩 C.下肢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 D.全身皮肤的立毛肌周期性收缩 E.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 24.退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大于散热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等于散热 D.产热障碍 E.散热障碍

25.发热病人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混乱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答案:1 A、2 D、3 A、4 E、5D、6 D、7 A、8B、9A、10C、11 D、12 A、13 C、14C、15D、16E、17D、18B、19B、20D、21E、22C、23E、24B、25A (三)填空题(1~7)

1.发热激活物是指能够激活 细胞,使产生和释放 的物质,后者能作用于中枢被称为 的部位,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较重要的细菌来源发热激活物是 。 2.发热时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的中枢性介质有 , , , 。

3.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 ,它的作用使 上移。

4.内生致热原是一组由 细胞产生的 ,具有 。 5.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的中枢发热介质可能包括: 、 、 和 。

6.目前认为内生致热源种类有 、 、 和MIP-1。

7.外源性致热源热原__________透过血脑屏障,而内源性致热源_______透过血脑屏障。 8.在临床上多数发热(急性传染性病和急性炎症),大致可分为三个时相: ; ; 。

9.ET致热性和毒性成份是 。

10.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位于 ;低级部位位于 。 11.体温上升期是由于 ,使体内核心温度相对低于 ,下丘脑发放 升温信息,使机体 增加,④ 减少,体温上升。 (四)是非题(1~3)

1.过热是指体温调节机构失调,导致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2.作用强烈的细菌内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引起机体发热。 3.寒战、鸡皮等可见于发热的高峰期。

七.疾病的分子机制

19

(一)名词解释(1~14) 1.突变(mutation)

2.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3.突变热点(hot spots of mutation)

4.同义突变(same-sense or synonymous mutation) 5.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6.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7.终止密码突变(termination codon mutation) 8.抑制基因突变(suppressor gene mutation) 9.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10.苯丙酮尿症

1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M) 12.β地中海贫血

13.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

14.唐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一)选择题A型题(1~18) 1.蚕豆病患者缺乏

A.过氧化氢酶 B.酪氨酸酶 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D.乙酰化酶 E.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2.HbF的分子结构为

A.α2β2 B.α2ε2 C.α2γ2 D.α2δ2 E.α2Ψ2

3.糖原积累病Ⅰ型患者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D.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E. 酪氨酸酶

4.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可能基因型为

A. β+/βA B. δβ+/β0 C. βA/β0 D. δβA/βA E.αβA/δβ0

5.静止型的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型为 A. -α/-α B. - -/-α C. αα/-α D. - -/- - E.αα/αα

6.某些异常血红蛋白的珠蛋白为Hb Lepore,它形成的原因为 A.移码突变 B.密码子缺失 C.碱基置换 D.基因融合 E.无义突变

7.有一段结构基因,碱基顺序为-ACGATGGCG-,转录后可编码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现发生点突变,变为-ACGATTGCG-,这种突变方式称为 A.无义突变 B.同义突变 C.错义突变 D.移码突变 E.终止密码突变

8.基因型与表现型均有稳定遗传改变的细胞称为 A. Synkaryon B.Aneuploid C. Mutant cell D.Hybrid cell E. Heterokaryon 9.分子病是研究

A.核酸、蛋白质受损所致的疾病 B.由放射线和致癌物引起大分子受损的疾病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