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冰冻圈——全球冰川积累消融零平衡线即粒雪线形成的圈层。 最干旱的山地雪线最高.

4,山地垂直带不可能是全球纬度地带和非纬度水平地带的缩影或“拷贝”。

纬度地带:1℃/100km,10℃ /1000km; 垂直地带: 0.65℃/100m,6.5℃ /1000m;

山地垂直带与水平地带在水热条件有相似之处,但仍然存在明显差异。

5,同一山系中的不同山脉,同一山脉的不同地段和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结构都有很大差别。

所跨纬度,坡向等决定水热差异。

第五节 三维地带性与高原地带性问题 一、三维地带性

特罗尔提出(喜马拉雅山系)。 1,自南向北的变化; 2,南东——北西向变化; 3,垂直变化; 二、高原地带性分异

1,高原地带性与同纬度低海拔水平地带的本质差别在于两者有完全不同的热量背景。

水平地带的热量——地理纬度;

高原地带的热量——高原的海拔和纬度位置

(具有偏向极地的热量特征)

2,高原地带是高原边缘山系某个上部垂直带。因此,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是形成高原地带性的前提。

3,扩展了的垂直带表现为水平地带,又是高原内部山地垂直带的基带。

4,低海拔区水平带的最大高度限制问题,实际上也就是高原地带的最低高度限制问题。

水平地带: 热带1500m;中纬度1000m;高纬度500 m。

5,高原地带同任何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一样,必然发生水平方向的分异。这种分异主要不是由高度造成的温度差异,而是纬度辐射因素和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第六节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水平地带的平面结构

对于兼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特征的自然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水平地带。

马克耶夫提出了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图式,并归纳了自然地带更替的5条规律。

斯特拉勒也提出过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图式。

二、水平地带和垂直带的关系

1,各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垂直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

温度递减(共同成因)。

2,两者的差异

A、水热对比关系变化不同

湿度

B,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差别

C,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3,垂直带谱的差异可以通过质和量的对比关系来区分。

质:带谱组成和各带谱之间的关系;

量:各垂直带占据的海拔高度上下限和分布面积比例。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对地带性规律的三种理解

A,狭义:纬度地带性。

B,广义: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 C,中义:水平地带。

2,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者互不从属,但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同时起作用。 3,地带性(显域)与隐域土壤与植被 四、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认识地域分异规律是贯彻因地制宜原则的前提.

农业发展:粮食生产。

土地利用:垂直带的利用,基塘生产。

生态环境建设: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

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课时数:10课时

重点: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自然区划: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

自然区划因对象不同而有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之分。为一定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区划是应用性自然区划。 第一节 自然区划研究的发展

一、世界第一个自然区划《禹贡》将中国划分为九州。 二、近代自然区划开始于欧洲

19世纪初:洪堡、霍迈尔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道库恰耶夫

20世纪10~40年代:景观地带、自然区、生物气候分类、立地等概念相继出现。

三、近30年来西方国家的自然区划多以生态区划形式出现:

贝利(Baily):区域、区、省、地段; 奥美尼克:生态区、生态亚区。

四、中国的自然区划:

(1)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同时参与区划工作;

罗士培、葛德石、斯坦普等;李长傅、李四光、冯绳武、李旭旦等。

(2)部门自然区划尤其是气候区划方案很多;

(3)在政府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自然区划工作; (4)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立项支持管辖区的自然区划;

(5)近30年来不断出现自然区划新方案,除综合自然区划外,生态区划、自然资源区划、公路自然区划、冰川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也相继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第二节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区划原则

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1,发生统一性原则。

A,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统一发展过程。

B,区域的发生统一性不是其组成成分或组成部分所有特点形成的同时性。

C,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年龄”,但它不等于该区域的固体基础(地质地貌)的年龄。一般而言,区域的固体基础可能比较古老,而区域自然特征的形成则较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