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3.1资产负债表分析概述
1内涵: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使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是某一特定日期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价值所拍的一个快照。 2 分析意义:
(1) 揭示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的内涵; (2) 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变动原因;
(3) 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3 分析程序:
(1) 了解企业的经济环境和业务特征;
(2) 确认企业关键会计政策并分析会计政策弹性; (3) 进行资产负债表的全面分析; (4) 进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3.2资产负债表的全面分析
全面分析包括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资本结构分析。
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是将资产负债表的实际数与选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编制出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分析。其目的之一就是从总体上概括了解资产、权益额的变动情况,揭示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差异,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年度之间)。
2、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又称作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是通过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占总资产或权益总额的比重,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结构和权益结构变动的合理程度。
分析角度:
(1)从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比例角度分析; (2)从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比例角度分析; (3)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比例角度分析,有以下3种固流结构策略可供选择①适中的固流结构策略。结果是盈利水平一般,风险程度一般。②保守的固流结构策略。结果是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③冒险的固流结构策略。结果是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但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4)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3.3 资产项目分析
3.3.1 流动资产项目分析
13
1.货币资金分析: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 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1) 货币资金的规模分析 影响因素:
1) 企业资产规模、业务收支规模; 2) 行业特点;企业筹资能力; 3) 企业对货币资金的运用能力; 4) 货币资金的用途是否被限定; 5) 人为操纵的影响。
(2) 货币资金变动原因分析 影响因素:
1) 销售规模的变动; 2) 信用政策的变动;
3) 为大笔现金支出做准备; 4) 筹集资金尚未使用。
2.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金融资产,其变现能力很强。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析应关注以下要点: (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分析
(2) 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调节货币资金分析 (3)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目的性分析
3.应收账款分析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尽管企业都倾向于现金销售,但应收账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应关注以下要点: (1) 应收账款规模合理性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来发现应收账款规模的异常,应收账
款分析应对比前后几个会计年度或是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或是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进行对比分析,对应收款的来龙去脉进行分析。 (2) 应收账款规模变动原因分析,企业销售规模变动导致应收账款变动;企业信用
政策改变;企业收账政策有所变化;空挂应收账款,虚构销售收入;关联方占用;巨额冲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