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解读

《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

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就是明证。

五、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杜甫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用诗描写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代,深刻地反映了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把他称之为“诗圣”,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在杜甫的一生中,经历了多种磨难,看够人世间的各种痛苦,受到很多的打击,总结起来,他一生有八大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

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

怒吼,把他的草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无处安身,长夜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

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可杜甫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才福,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赞扬,为后人所敬抑。

六、《咏怀古迹》“昭君篇”品析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雨,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之三

《咏怀古迹》五首作于大历元年(766年)秋,是杜甫流寓西南途中的作品,组诗顺次写到庾信,宋玉,明妃,刘备,诸葛亮及其在江陵,夔州一带的遗迹。这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题咏汉朝和亲出塞的宫女王昭君。史载“昭君字墙,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先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人。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惊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后汉书·南匈奴传》)。

这首诗歌的景物的呈现点染,用字的考究,语意的深婉都是非常出色的。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由昭君村想到昭君的身世,“群山万壑”二句用高山大川的雄伟形象来陪衬,把一个小小村庄写得十分郑重,是诗人匠心独运的表现。前人云:“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长远,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

窕红颜,惊天动地。”(吴瞻泰①)。“从地灵说人,多少郑重。”(杨伦②)

次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二句,“紫台”──“朔漠”──“青冢”,一句之中三处视角变幻,诗人用雄浑而又深婉的笔调形象概括了昭君悲剧的一生。从大汉美丽华贵的宫殿到胡地凛冽的朔风,从充满传奇性的生前到身后青青的坟墓,几个名词的组合非常具有跳跃性,形成了空间并置的特殊效果。“紫台”、“朔漠”、“青冢”色彩鲜明,意象丰满,属于“虚幻情景”。所谓的“虚幻情景”,指的是不存在现实中,却在诗人的想象里的场景。“紫台”,“朔漠”对比强烈,言“一去”,明其不复归也;“连”字有力地传达出去国之悲。仇③注引朱瀚④说:“连字,即无极意。”这种解释是恰当的,写出了诗中动词的特有的艺术性。

下一句“青冢”,“黄昏”形象深警,感谓浓烈。曰“独留”,曰“向黄昏”。“黄昏”本是时间概念,着一“向”字,便转化为空间意象,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一幅广漠胡天的黄昏天幕,在它的笼罩下,一切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唯独那小小孤冢以它特有的青青之色,特别引人注目,回顾“群山万壑”之句,这青家就显得更加渺小,更加孤寂;心灵也为之紧缩起来。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春风面”句,诗意由画图逐渐映现真人美丽的容貌,又转为魂魄,一句之中有三转,写得似幻如真,生气满眼。“环 珮空归”句,“空”字读之使人气索。浦起龙⑤云:“?环珮空归?言?死后无依之怨恨何极?。”这理解是恰当的。 结尾二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殆所谓“篇终接混茫”者。言千载之下倘遇知音,则仍可从“作胡语”的琵琶声中,“分明”听到曲中的怨恨之情。吴汝纶曰:“此自喻其寂寞千载之感。”解得极当,这两句可以说是带有诗人的身世之感在内的。吴汝纶⑥云:“公生平志量,初不屑以文士自甘,尝存经营六合之概。”然诗人终以“支离”,“漂泊”作为他的写照。于是,人品高洁,风华绝代,由于不得志而远嫁匈奴的佳人,成了引起诗人共鸣和寄寓感情的异代知已。

这首诗写于公元766年,杜甫“岁初在长安,二月,杜鸿渐为山南西道剑南东西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平蜀乱,表公职方郎中……同入蜀。”(闻一多⑦《少陵先生年谱会笺》)。辗转天涯,巴山蜀水,江山胜迹,我辈登临。安史之乱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大唐王朝逐渐由鼎盛之势转向衰败,正如一轮斜阳慢慢地下沉,诗人怎能不有无限感慨呢。通篇虽不涉议论,然家国身世之感,怀古伤今之情,有层次地徐徐展开。整首诗音节苍凉,韵至深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属于“神品”之列。

七、对杜甫文化意义的思考

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二年,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诞辰一千二百五十周年。就在这一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