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12.简述清末教会在华学前教育活动的主要特点

(1)就其发展的过程而言,可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发展缓慢,规模小,与中国教育现实也基本没有直接的联系。后期发展速度较快,并且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联系加强,以解决中国幼稚园缺少师资为主要任务。

(2)办学的程度较低,招收的主要是贫困人家的子弟,有些具有慈善的性质。“癸卯学制”颁行后,一些中心城市的教学女学、幼稚园招生的层次提高,但需要交纳昂贵的费用,大多数学校仍然水平较低。

(3)教学内容方面,早期的女学、幼稚园多属于慈善性质,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宗教常识和生活技能。以后逐步扩展,课程内容较广泛。 13.简述教会在华学前教育活动包括的主要内容 (1)创办女学(2)创办女子幼稚师范(3)设立幼稚园 (4)开办蒙养学堂(5)在教堂附设育婴堂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1.简述民国时期我国引进的国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1)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的传播

“五四”运动以后,在我国幼教战线的实践改革中,吸取了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福禄贝尔注重自然、尊重儿童自由等思想。 (2)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传播

在介绍和传播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热潮中,我国开始设立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开始仿制发行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当时广泛传播。 (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1919年杜威来华以后,他的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在中国兴起和广泛传播,其广度、深度及持久性,都超过了其他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儿童中心主义、儿童本位主义思想得到相当传播,促进了当时幼教的发展和改革。 2.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1)民国初年,蔡元培、路费逵、黄炎培等都曾著文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并订入教育宗旨,并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潮。

(2)五四时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得到广泛传播。这不是偶然的,实用主义教育反传统教育等主张,适应了当时中国教育界改革旧教育的要求,加上一些直接受教于杜威或直接接受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思想的留学生的推崇。 (3)杜威本人于1919年5月应北京大学等邀请来华讲学。各报刊特别是教育报刊都竞相刊登杜威的演讲内容。杜威的学生和信奉者们纷纷著文和演讲,推

9

崇这种思想。中国掀起了宣传实用主义的高潮,广度、深度及持久性都超过了其他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

3.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

(1)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是奴隶教育,摧残人性,践踏人权,是教儿童以“孝”作出发点,以“忠”为归宿。

(2)“五四”前后,鲁迅以辛辣的战笔,批判旧教育对儿童的摧残。同时,阐发了他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主张。指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为了教育好儿童,第一要理解儿童,第二要指导儿童,第三要解放儿童。

(3)教育家蔡元培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了发展儿童个性、崇尚儿童自然的主张,他对于封建旧教育束缚儿童个性,违背儿童自然发展的教育进行批判,认为旧教育不把儿童当教育的主体,而是将成人或教师自己的成见强加在儿童身上。 (4)陶行知、陈鹤琴等不但继续批判封建主义儿童观,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儿童教育观念上的进步,为学前教育的改革实验奠下了思想基础。 4.简述儿童公育的重要意义

(1)从教育的特殊职能上看,儿童需要公育 (2)为实现教育普及全人生,要实现儿童公育 (3)从家庭教育的弊端角度分析儿童公育的必要性

5.1912年新教育宗旨:教育部于1912年9月公布新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精神,对学前教育的改进奠定了思想基础。

6.壬子癸丑学制(蒙养园制度):1912-1913年期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并将学前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园,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并未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级,附设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内,并未摆脱附属地位,却纳入了真正的教育机构之中,这正是学前教育地位有所提高的标志。辛亥革命后蒙养园附设在国民学校(即小学)内。

7.壬戌学制(幼稚园制度):1922年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所谓的“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该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采用的是美国的“六三三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幼稚园”,在小学下设幼稚园。就学前教育来讲,幼稚园教育在学制中确立,提高了幼稚教育的地位,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校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地位。

8.简述蒙养院与蒙养园制度的差异。

10

(1)相同点:两者均仿照日本办园模式;均为摆脱附属地位;仍然强调蒙养园要辅助家庭教育;保育目标、保育方法、保育项目与蒙养院基本相同。 (2)不同点:

①蒙养院附设在育婴堂或敬节堂内,而蒙养园虽未摆脱附属地位,但它被纳入真正的教育机构之中,附设在小学内;

② 蒙养院的师资由育婴堂的乳媪或敬节堂的节妇担任,蒙养园保姆的资格和薪俸相当于国民学校教员的资格和薪俸。 9.简述幼稚园制度与蒙养园制度的差异。

(1)按“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它的建置是其他教育机构的附属部分,附属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内。蒙养园虽然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但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这个学制主要借鉴于日本。 (2)1922年,教育部公布“壬戌学制”。这个学制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稚园” ,在小学下设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儿童,并把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改变了以前蒙养院和蒙养园在学制中没有独立地位的状况,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 10.简述民国时期三种幼稚园模式的基本情况 (1)日本式幼稚园

兴起于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的两个学制(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借鉴于日本。这种日本式幼稚园很像小学校,也可以叫做小学式幼稚园。这种教育学龄前儿童的办法,忽视儿童自身的心理特征,受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蒙养院及蒙养园时期的教育主要效仿这种形式。 (2)宗教式幼稚园

是欧国家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新教育逐步由仿日转向学欧美,特别是美国影响力占首位。这种学前教育都由教会掌管,所以也被称为教会式幼稚园。孩子在幼稚园的活动要自由得多幼稚园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收费较高,一般家境的孩子无法进入。 (3)普通式幼稚园

为中国人自己所办,采用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园内设有教室三个:作业室、音乐游戏室、运动室。园内课程没有明显的科目划分,以作业贯穿其中。

11.简述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

11

(1)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有三:一是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与造就幼稚教育人才;二是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方面的研究;三是开展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

(2)培养目标:在训育工作方面要培养学生不厌不倦的态度和敬业、乐群、专业、创造的精神,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3)课程设置:在1937年教育部颁定的三年制幼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所修改,从课程内容上看,可分为精神训练、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三项。增加人生心理一科,是其创新。

12.试论述民国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试验活动 1.北京香山慈幼园分级学前教育机构及师资培训 (1)建立了互相衔接的分级学前教育机构 (2)多种途径培养保教人员 ①婴儿教保园中的师资培训 ②幼稚师范学校

2.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全面试验 (1)幼稚园课程试验 (2)培养儿童行为习惯 (3)技能训练

(4)幼稚生生活历的安排 (5)幼稚园设备的研究与制作 3.乡村和工厂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探索

(1)创办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2)创办劳工幼儿团 (3)大场农村托儿所 (4)北平平民幼稚园

13.简述\\论述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全面实验?JD,LS p85

陈鹤琴1923年办起了南京鼓楼幼稚园。

办园宗旨:在于要试验中国化的幼稚教育,利用幼稚园辅助家庭,根据儿童心理、教育原理和社会现状,以试验所得最优良最经济之方法、供全国教育界参考。

鼓楼幼稚园的实验活动是多方面的,包括课程实验、行为习惯的培养、技能训练、幼稚生生活历的安排等。 (1)幼稚园课程实验

①幼稚园课程的编制方法“中心制“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