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上图)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各组交流) [演示]一根弹簧在持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被拉直.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师]生活中除了弹簧测力计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投影]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今天的这节课,我知道了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我们身边很多平时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利用,比如一块小纸板、一根弹簧、几个钩码就能做成测力计.以后我们应多动脑、多动手,提高自己的能力.
4.略
五、板书设计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 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elastic force) 应 用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制作(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
弹簧测力计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使用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
Page 33 of 46
4. 2 重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和媒体 1、了解重力的定义、方向、大小及作用点 2、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在搜寻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设计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重力 2、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研究探索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的方向 探究式教学法 1、演示用:苹果树模型;用线拴着的铜块;长方体木块;橡皮泥;弹簧秤;海绵 2、学生三人一组实验用:弹簧秤;钩码一盒(每个的质量为50g);橡皮泥(200g);长方体木块(100g);圆柱形铝块(200g);圆柱形铜块(100g);细线 3、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目 标
第十三章 一、重力 1、 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2、 重力的三要素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 mg 。 3、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Page 34 of 46
4.3 摩擦力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