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研究
摘要: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对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一直受到资
本市场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中国转轨经济时期的特殊制度背景,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手段及识别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为我国财务报告舞弊的综合防范与治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财务报告舞弊;上市公司;动因;手段;识别
An research on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of China’s
Listed Company
Abstract:To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has been
tremendous obstacle ,which attract great atten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 authorities and academic at.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motives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the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means and its identifying methods in the special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of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period.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useful suggestion and comprehensive policy to prevent and supervise it .
Keywords: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Listed Company;Motives;Means;Identify,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上市公司报告舞弊现象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瘤疾”,它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国际上来看,有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 从国内来看,银广夏、蓝田股份、科龙电器等财务报告舞弊事件等都对资本市场的造成了巨大冲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财务报告会舞弊直接损害广大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并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至少表现在:①虚假的财务报告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②虚假的会计信息危及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③财务报告舞弊导致社会信用的危机。正因为如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如果不严加打击和治理,资本市场就难以有效健康地发展,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研究目的
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时期。转型经济给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提供了机会和便利。短期内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还可能继续存在。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新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财务报告舞弊现象,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舞弊问题。治理和防范财务报告舞弊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
统工程,对于我国投资者尤其是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中小投资者而言,目前最现实也是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的能力,以尽可能地减少投资损失,这才是一项长久之计。鉴于此,对新准则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及特征的识别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及特征,以期发现一些规律, 为监管和治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在借鉴和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理论及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及会计学知识,对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动因、手段及识别进行规范性研究。本文的主要框架为:
第一章,本章主要提出问题,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本章的理论基础部分首先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做了界定;其次,对报告报告舞弊动因的规范性理论做了阐述,为后文研究打下基础。文献回顾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做了简要评论。
第三章,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结合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的特殊国情,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手段以及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四章,作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综合防范与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与展望。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1.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
学术界目前对财务报告舞弊这一概念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根据美国“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的定义,财务报告舞弊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77年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是:“公司或企业故意错报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同时AICPA在其《审计准则公告第82号》(SAS No.82)中再次提及财务报告舞弊,并将它界定为财务报告中的故意错报或遗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第四条至十二条对财务报告舞弊作了详尽的描述,将舞弊的客体定义为财务报表,区分了错误和舞弊的概念,提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将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管理层在编制企业的财务报告时,违背会计准则、相关制度和相关规范,对财务报告进行人为操纵,有意的错报漏报事项,故意欺骗、误导或造成投资者危害的行为。 2.财务报告舞弊与相关概念辨析 (1)舞弊与错误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中解释:财务报告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所致。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告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错误是指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主要包括:(1)为编制财务报表而收集和处理数据时发生失误;(2)由于疏忽和误解有关事实而作出不恰当的会计估计;(3)在运用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包括披露)相关的会计政策时发生失误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