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练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此装置为原电池,且a极发生氧化反应,属于负极,b极为正极,A项错误; B. 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故氢离子由左移向右,B项错误;

C. 负极区有硫酸生成,但同时水的量在增加,则硫酸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50%,甚至还可能小于50%,C项错误;

D. 负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D项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化学原理正确的是( ) A.沸点:HF>HCl>HBr>HI

B.一定条件下4NO2?g??O2?g??2N2O5?g?可以自发进行,则?H?0

cOH保持不变 C.常温下,CH3COONa溶液加水,水电离的cHgD.标况下,1mol【答案】B 【解析】 【详解】

A. 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HCl、HBr、HI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所以沸点:HF>HI>HBr>HCl,故A错误;

B. 反应4NO2(g)+O2(g)?2N2O5(g)可以自发进行,则nH-TnS<0,由于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

分别与足量Na和NaHCO3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2:1

???+-?nS<0,则?H?0,故B正确;

C. CH3CO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3COONa溶液加水则CH3COO-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促进作用减小,水电离的c(H+)n c(OH-)减小,故C错误;

D. 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反应生成H2,而NaHCO3只能与羧基反应生成CO2,所以1mol分别与足量Na和NaHCO3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1,故D错误。 答案选B。

6.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29

A.Na2SO3晶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B.乙醇 C.C6H6 D.Fe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应含有不饱和键或含有醛基等还原性基团的有机物以及具有还原性或碱性的无机物,反之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Na2SO3具有还原性,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A不符合题意; B.乙醇与水混溶,且与溴水不发生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B符合题意;

C.溴易溶于苯,苯与水互不相溶,因此会看到溶液分层,水层无色,C不符合题意; D.铁可与溴水反应溴化铁,溴水褪色,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CO3 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CO32-+2H+→CO2↑+H2O B.铁粉与稀 H2SO4反应:2Fe+6H+→2Fe3++3H2↑ C.Cu(OH)2与稀 H2SO4反应:OH-+H+→ H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2+2OH ̄→ClO ̄+Cl ̄+H2O 【答案】D

【解析】Na2CO3 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CO32-+H+=HCO3-,故A错误;铁粉与稀 H2SO4反应: Fe+2H+=Fe2++H2↑ ,故B错误;Cu(OH)2与稀 H2SO4反应:Cu(OH)2+2H+=Cu2+ +2H2O,故C错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Cl2+2OH ̄→ClO ̄+Cl ̄+H2O,故D正确。 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可溶性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单质、氧化物、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不能拆写成离子。

8.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 A.FeB.Al

Fe3O4 NaAlO2

3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