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肝细胞萎缩、脂变 E、肝窦内可见心衰细胞 C、肝内纤维组织增生 3、血栓形成的条件一般有
A、心血管内膜损伤 D、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流缓慢 E、血流速加快 C、血小板减少 4、血栓的结局有
A、机化 D、侧支循环建立 B、钙化 E、化生 C、溶解吸收 5、左心房血栓脱落常引起
A、脑动脉栓塞 D、下肢动脉栓塞 B、肺动脉栓塞 E、脾动脉栓塞 C、肾动脉栓塞 6、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有
A、组织结构疏松 D、在细菌感染的基础上发生动脉阻塞 B、血管吻合支丰富或双重循环 E、组织结构致密 C、动脉阻塞之前已有淤血 四、问答题
1、简述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病理变化特点。 3、叙述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发生的机理。 4、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何影响? 5、简述栓子运行的途径。
6、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标 准 答 案
一、名词解释题题
1、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
2、淤血:因静脉内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3、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4、栓塞: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某处血管管腔的现象。 5、出血:血液从心脏、血管内外出。
6、梗死:因动脉阻塞而侧支循环不能及时建立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二、填空题
1、动脉输入血量 轻度增大 鲜红 升高 2、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心力衰竭 3、增大 暗红 降低
4、淤血性水肿或出血 淤血性硬化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 5、破裂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
6、心血管内膜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高
.
.
7、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 透明血栓 8、机化 溶解吸收 钙化 9、肾 脾 脑 下肢 10、肺
11、血栓栓塞 气体栓塞 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 其他栓塞 12、锥形 扇形或楔形 不规则地图样 节段性 13、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5、C; 6、A; 7、A; 8、C; 9、A; 10、E;11、B; 12、E; 13、C; 14、A; 15、A; 16、B; 17、A;18、D; 19、C; 20、A;21、A; 22、C; 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D; 4、ABC; 5、ACDE; 6、ABC; 四、问答题
1、简述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答题要点] 淤血的病理变化肉眼观局部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多血;组织颜色暗红,体表皮肤和粘膜出现紫绀;局部温度降低。镜下观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了血液。淤血的后果有 ①淤血性水肿和出血。②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③淤血性硬化。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病理变化特点。
[答题要点] 镜下观,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出现水肿液、红细胞、巨噬细胞和心衰细胞,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肉眼观肺组织质地变硬,呈棕褐色。 3、叙述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发生的机制。
[答题要点] 心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内膜下胶原纤维,血小板与胶原纤维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