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防治手册(定稿)

1.2.5 当地古旧建筑废墟、遗迹,对鼠疫流行史调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发生人间鼠疫时的流行病学调查 2.1 调查内容 2.1.1 核实诊断

对鼠疫患者的诊断,按第五章第二节进行,主要依据流行病学线索、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三个方面加以综合判定。如细菌学不能得出结果时,亦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结果予以判定。

2.1.2 确定疫区范围

根据病人在传染期内的活动情况,迅速查明疫区范围,并逐一登记接触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对接触者应采取的措施和范围,以及消毒、杀虫和灭鼠范围。

2.1.3 追溯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

判定病人感染日期,调查病人活动情况,病人之间或与染疫动物接触情况,查明传染来源、传播途径。

2.1.4 查明鼠疫发生和蔓延的条件是否继续存在

调查鼠疫的流行季节,动物及媒介昆虫种类和密度等,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鼠疫的扩散和蔓延,达到控制疫情的目的。

2.1.5 其他因素的调查

环境卫生情况,是否有人为撒布疫蚤、疫鼠的情况,当地居民预防接种情况等,以便制定出本地区的处理措施。

2.2 调查方法 2.2.1 询问

询问对象主要是病人、病人家属、邻居、同事或知情人。询问内容应包括: ① 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或工作性质、居住地址等。 ② 发病经过,如发病时间及地点、初步诊断、治疗经过等。

③ 与染疫动物接触情况,如野外耕作、放牧、狩猎、剥食或玩耍病死动物等。

④ 发病前10天曾到过哪些地区,这些地区是否为疫区。 ⑤ 是否接触过急性高热病人或急死病人。

⑥ 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病及流行的原因。 ⑦ 病人的卫生习惯及居住区周围环境卫生状况等。 ⑧ 采取的防疫措施情况及病人以往预防接种情况等。

13

2.2.2 现场调查

2.2.2.1 对与鼠疫有关的各种流行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观察。如对肺鼠疫应了解居住卫生状况,与病人及健康人接触情况,人群密集活动情况等。对腺鼠疫应了解直接接触的染疫或病死动物详细地点,注意周围是否有死亡动物或动物残骸。

2.2.2.2 对宿主动物、媒介昆虫的种类、密度进行调查。(详见本章第三节) 2.2.2.3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验。(详见第六章第三、四节)发生人间鼠疫的情况下,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除大力搜集病死野生动物外,还要捕捉一定数量的主要宿主动物及其体外寄生昆虫,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并对病人及其接触者根据病型采集样本,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对可疑尸体及病死动物应取材进行检验。以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并明确诊断。

第三节 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1 动物鼠疫流行病学特点

1.1流行范围

动物鼠疫的流行范围,是指一次动物鼠疫从开始到终止时流行的范围。与疫源动物的活动、分布、栖息等生态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还与一定的景观特点有关。查清动物鼠疫流行范围对疫区处理及控制鼠疫有重要的意义。

1.2流行强度

1.2.1 散发: 散发是流行强度最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出现在疫源地的各个地区和各个不同时期。也就是说只要有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要有动物鼠疫的散发。动物鼠疫的散发往往是不容易发现的,只有在相当大范围内检验了大量的宿主和媒介材料后,才有可能发现少量或个别染疫者,有时甚至检不出鼠疫菌,只能以少数血清学阳性个体反映动物鼠疫的存在。

散发通常出现于以下情况:①主要宿主动物数量较少,空间上没有高度集中的地段,单位面积的平均密度也低,抗性较高的宿主动物数量相对稳定。②媒介蚤的数量较少或很少。③往往是在非流行高峰季节。④通常出现于动物鼠疫流行过后或者是下次流行的前夕。

1.2.2 流行: 流行是动物鼠疫经常见到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比散发的强度和范围明显的增大。能较容易地从宿主和媒介中检出鼠疫菌,血清学阳性率和阳性滴度要明显高于散发。流行主要出现于主要宿主集中分布的地段,其中相当一些地段是最适生境,也就是流行频次最多的地方。

14

流行通常在以下情况出现:①当主要宿主数量上升到一定水平并呈连续分布,媒介蚤数量也达到足以起到传播作用时。②一般多见于流行高峰季节,但有些优生境各月都可出现流行。③一般都以检出菌为准,检出率在一个监测地区不低于0.2%;当然,同是流行,检出鼠疫菌株数量及流行持续时间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内有较大区别。④虽未检出鼠疫菌,但在疫源地内连续检测的情况下,从主要宿主或牧犬血清中用间接血凝查到鼠疫FⅠ抗体,其阳性率或其中1份以上的血凝滴度达到所规定的标准(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见附录13),说明在调查区,当年曾发生或正在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1.2.3 大流行: 是指在整个疫源地范围或大部分地区同一年代出现的强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的流行。其主要特点是:波及面广;疫鼠种类和数量多;持续时间长,持续数月或全年各月都有疫鼠疫蚤检出;各类生境都有流行,许多疫点互相连成一体,难以分清疫区与非疫区的界线;流行来势猛烈,往往有许多点同时发生,甚至很难鉴别起始时间;有些地方疫情波及到家栖鼠类,对人群构成严重威胁;一般会出现人间鼠疫病例。

1.2.4暴发流行: 是指短时期在局部范围内出现强度很大的流行。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流行速度快;染疫宿主和媒介数量多。主要在下述情况时出现:①主要宿主数量高度集中,密度很高,种群中敏感个体占优势。②动物鼠疫从毗邻疫区传播到数量高度集中的地段,引起较短时期的暴发流行。③鼠类在最适生境内出现高密度,同时处于流行高峰季节时,常出现局部地区的暴发流行。④在大流行时的鼠类高密度地段,往往有局部的暴发。⑤在同一地区,如果重复出现暴发流行时,往往是在频发生境内,而且间隔时间至少要1年以上,因为只有宿主动物数量和种群结构达到足以使鼠疫迅速传播时,才有可能发生另一次暴发。

暴发流行时最突出的特点是鼠疫菌检出率很高,一般都在5%以上。暴发流行与通常所称的流行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如果在流行开始阶段短期内检出大量染疫动物时,常被视为暴发;如开始时未被及时发现,等流行高峰过后,疫鼠数量减少时才检出又可认为是一般的流行。因此,专业工作者应从当时当地的环境、宿主与媒介的变化、检菌和血清学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才可以判断其流行强度。

1.3流行季节特点

有些动物鼠疫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特点,这主要由主要宿主动物及其媒介蚤类的生态学特点所决定。季节更替导致外环境变化,是影响宿主和媒介的主要

15

原因。因而,不同种类动物有不同的流行季节特点。此项工作可通过全年连续不间断的调查和长期的资料积累,经过统计分析,才能发现动物鼠疫的季节特点。

1.4流行的周期性与间断性

动物鼠疫年际间的流行表现出时起时伏的变化。一般是间隔数年或数十年出现一次大的流行,可以视为周期性特点。但它是不规则的,间隔时间少则3~5年,多则10~20年或更长,而且每次流行的范围大小不同,地点也不完全一致。随着生产发展,经济开发,卫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变,会使鼠疫周期性的特征出现新的变化。但疫源地内动物鼠疫时起时伏的流行规律,在相当长时期内会继续存在下去。

1.5 疫源地的空间结构

一般来说,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有的生境或地块动物鼠疫流行严重、频繁、持续时间长,有的生境或地块则为断续流行,有的则为偶然流行,有的甚至从未发现流行,这种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鼠疫存在、变动的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现象。所谓鼠疫疫源地结构的研究,就是要弄清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动物鼠疫的存在和变动的不平衡现象及其机理,对指导鼠疫监测和控制等防治工作将有很大的裨益。

2 动物鼠疫流行史调查

对一个地区进行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开始时,应

区以前的

动物鼠疫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和掌握。主要是通过查阅当地的地方志、已出版发行的鼠疫流行史、专著、论文及防疫机构的档案材料进行调查,对一些疑难和不清楚的情况可通过对知情人进行采访调查,从而掌握所调查地区发现病死动物(鼠、旱獭等)种类、数量、时间、地点、所在地理生境及已记载的历史流行的详细情况。

3 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 3.1 地理景观调查 3.1.1地貌调查

在野外对于各类地形的识别与描述是流行病学自然地理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山地:

海拔高度(m) 相对高度(m) 高山 3500~5000 >1000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