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年鉴 资信评级
资信评级机构要被市场认可,要取得公信力,必须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评级机构要独立、要消除与被评对象的利益冲突,资信评级活动及评级结果应与被评对象及其他利益团体保持独立,评级不能有来自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力。
2) 一致性评级原则
从总体上看,资信评级结果是评级机构对受评对象资信状况的一种定性判断,所以评级标准及评级政策是评级机构的核心技术。评级标准和评级政策一旦形成,短期内不易改变,这是评级一致性原则的要求。评级一致性原则要求资信评级机构从事评级业务应坚持评级过程的一致性,其等级划分及其定义、评级方法、评级程序必须向社会公开,并严格遵照执行,接受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媒体的监督。资信评级机构对同一类评级对象进行评级,或跟踪评级,应当采用同一标准,并保持前后评级的一致性。评级标准有调整的,应当在跟踪评级报告上做出足够的说明。资信评级机构及其业务人员应当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程序出具评级报告,对其出具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
3) 评级上限原则
评级界有所谓的“主权上限原则”。美国评级机构主权(政府)等级上限原则规定,凡是美国以外发行者的证券评级,均以所属国家政府信用等级为上限。该原则的依据是,一国政府拥有广泛的权利与资金来源,所发行的债券以政府税收为偿付资金来源,其信用等级无疑高于该国任何发行主体;同时在紧急情况下,中央政府有权收回所有企业和公共机构的外汇收入,中央银行也有权对本国资金流动进行直接管制。
推而广之,评级机构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地区、特定行业也设定了相应的评级上限,如某某行业是衰退的行业,整个行业信用品种恶化,该行业里的企业不能超过特定级别。
4) 相对评级与绝对评级原则
相对评级依据数学上“正态分布”的描述,如把评级对象整体的2%~3%加入AAA级里,把8%~10%加入AA级里,从而使资信级别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当然,各个行业整体信用品质是不一样的,衰落行业可能就没有AAA级。因此比较评级结果时要结合企业所在行业是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还是衰落阶段。但即使是处于良好发展状况的产业中的最优秀的企业,也有可能无法获得最高级别,还要看其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程度,例如电力公司获得高信用级别的可能性就很大。
绝对评级更多地从评级定义或投资者角度出发,即根据该笔债券违约的可能性进行评级,与债券的违约率直接挂钩。例如AAA级一年期债券的违约率被定义为零,AA级违约的可能性则为0.1%以下。统计表明,在同一信用等级中,违约风险是相同的,违约率与信用等级负相关,如固定收入债券风险越大,投资者购买时则要求更高的收益率/风险溢价。在给定的时间,违约率最突然的升高都发生在Baa/BBB与Ba/BB之间,
- 5 -
中国信用年鉴 资信评级
这是投资级和投机级的分界线。
3、资信评级的内容
资信评级的内容划分可以有不同的标准。 1) 委托评级与自主评级
从受评对象是否自愿、主动接受评级来划分,可以将评级分为委托评级和自主评级。 所谓委托评级就是评级机构接受被评级主体的要求,对被评级主体或者被评级主体发行的证券品种进行资信的评定,以此为被评级主体提供公正的资信等级,给被评级主体证券发行提供条件,有利于被评级主体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扩大证券的发行数量,促进发行的成功。在委托评级中,通常的做法是受评对象要向评级机构交纳相应的评级费用。
所谓自主评级是指评级机构根据公开的信息对有关的企业或公司,或者是公开发行的证券品种进行评级。评级的目的是为了给证券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信息,以扩大评级行业的影响和拓展评级业务。自主评级需在评级符号上标明Pi(Public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