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发现个位上4减8不够减。学生说得不完整,教师补充并板书:
教师示范板书。重点讨论从十位借1,个位上如何减的问题。师:计算时,从个位减起, 4减8不够减,就从十位上借1,在“3”上面点一个点作标记,表示去掉了1个十。从十位上借1当10。 板书:
师:计算的时候,从十位借1当10,这个10可以不写,记在心里就行了。但3上面的这个“·”必须要点上。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6.师生共同总结出: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1再减,注意十位上的数已经被减去1,别忘了,可以在十位上加个点表示。多请几位同学说说算法。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试一试(教材第53页)。不仅能让学生计算出得数,还应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练一练(教材第53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第1题,三名同学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竖式计算。 第2,3题,先出示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第4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 10 3 4 - 8 2 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注重学生的情感,自主选择。通过探究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足之处] 课后发现还有小部分学生,计算时,忘记十位借走1,还有些学生个位、十位的数位顺序弄错。
[再教设计] 今后的课堂教学要与课后练习相结合,不能只看课堂上学生口述算理,更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重视学生课后是否真正掌握计算过程。
第9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题及第59页练一练第1,2,3,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差多少的简单问题,了解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叙述方式。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 程中,学习解答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差多少的简单问题,了解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叙述方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情境图: 师:认真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认真看图,畅谈所知: 学生回答:妈妈今年32岁,我今年7岁。 (学生也可以说出图中其他信息:弯弯的月亮下,妈妈和小明在一起休息……)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 1.妈妈比儿子大几岁? 2.儿子比妈妈小几岁?
3.妈妈和儿子一共多少岁? (重点是前两个问题) 师:他们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列出算式 32-7=25(岁),并说出自己的算理。
师:“妈妈比儿子大几岁”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说(儿子比妈妈小几岁)?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式,说出计算方法和算理。 32-7=25(岁)。
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妈妈比儿子大几岁和儿子比妈妈小几岁是一个意思。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试一试)我们接着来看王大爷养小兔的问题。
师:观察图画,想一想,你知道什么了?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畅谈所知、交流、汇报,并列式计算。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练一练(教材第59页)。
第1题,认真观察图画,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
教师批注
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提出:大燕子比小燕子多捉几只虫子?还可以提出:小燕子比大燕子少捉几只虫子?或者两只燕子一共捉了几只虫子? 第2题,教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口算,要求学生正确、熟练地口算。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5题,身边的数学:让学生说说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妈妈比儿子大几岁? 32-7=25 儿子比妈妈小几岁? 32-7=25 儿子和妈妈一共多少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直观操作,明确数量关系,紧扣减法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要让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和算法,直观操作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但是能列对算式。
[再教设计] 练习题的设计合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
第10课时 提问题,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