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

盛。秋季雨水较少,秋高气爽,秋季降温快而低温出现较早。冬季寒冷,为湖南省气温最低之地区,属全年干冷季节。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mm,降水量年内分配也十分不均,一般是春季占年降水量的40%,夏季占30%,秋冬两季各占15%左右。年蒸发量1300~1500mm,略大于降水量。滨洞庭湖区的成土母质以河流冲积、湖积物为主。由于地形、水份、植被和成土过程等的不同,其土壤类型相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湖泊洲滩被围垦成垸田之后,由于耕作等人类垦殖活动的干预,土壤逐渐脱水,不再受湖水周期性淹没,并向脱沼化方向发展,由沼泽化草甸土等自然土壤逐渐演变为人工土壤——水稻土。

洞庭湖是汇集四水、吞吐长江的洪道性湖泊,地表水极为丰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达3126亿m3,为黄河的6倍,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入湖径流通常分为四口、四水及区间三部分,其中来自长江四口1119亿立方米,占37.1%;来自洞庭湖流域四水1647亿立方米,占54.6%;来自洞庭湖区间252亿立方米,占8.3%。汛期平均径流达2332亿m3,占全年的74.6%,常出现外洪内渍。洞庭湖5~10月汛期径流量占74.7%,不仅汛期较长,而且水位变幅大,洞庭湖是全国湖泊水位变幅最大的一个湖泊。城陵矶站多年平均年水位变幅13.35米,年最小变幅10.67米,绝对变幅17.76米。7月,洞庭湖区虽已进入伏秋干旱季节,降水减少,但由于长江洪水水位上涨,澧水流域进入多雨季节,常常使洪水水位顶托,造成洪水灾害。

该区自然环境特点为水情变幅大,表现为“夏季湖相、冬季河相”。水文情势的急剧变化以及沉积、地理条件的变迁使该区发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鱼类有117种,分别隶属于12目23科。主要的经济鱼类有鲤、鲫、鲶、黄颡、青、草、鲢、鳙、蒙古红鲌、翘嘴红鲌、大眼鳜、鳊等,分属于三种生态类型:江河半洄游性鱼类、江海洄游性鱼类和湖泊定居性鱼类;已记录到的鸟类217种,隶属16目43科,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中华秋沙鸭和白尾海雕等7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灰鹤、天鹅、白琵鹭和白额雁等31种,属国际协约会指定保护的鸟类有59种;湿地植物有430余种,

5

其中乔木18种,灌木21种,木质藤本12种;草本植物有38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莼菜(Ⅰ级)、莲 (Ⅱ级)、金荞麦 (Ⅱ级)、野大豆 (Ⅱ级)、野菱 (Ⅱ级)、水蕨 (Ⅱ级)和粗梗水蕨 (Ⅱ级)等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龙舌草(水白菜 水车前)、芡实和香蒲(东方香蒲)等种。同时发育了丰富的湿地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芦苇、荻、苔草、水蓼、藨草、蒌蒿和虉草等,以及菹草、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金鱼藻、水鳖、凤眼莲、莕菜和莲等水生植被等。

二、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成就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为保护洞庭湖,从1982年起,湖南省在洞庭湖区陆续建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设立了管理机构,并制定了包括洞庭湖湿地保护工程在内的《湖南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1998年洪水过后,洞庭湖区启动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一批抵御洪水能力弱的中小堤垸被列为双退堤垸,逐步恢复成洞庭湖天然湖泊湿地的一部分;抗洪能力较弱但面积较大的堤垸被列为单退堤垸,成为洞庭湖区调蓄洪体系的组成部分。湖南省还制定了旨在增强洞庭湖洪水调蓄能力、增加湿地面积的4350工程。

在1999年启动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湖南省洞庭湖水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被列为优先项目之一。在2005年制定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中,“湖南洞庭湖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被列为实施项目之一。目前,已批复的洞庭湖湿地保护工程项目有南洞庭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项目、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和毛里湖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尚待批复的有洞庭湖黄盖湖湿地、屈原湿地、横岭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集成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项目等4个项目,均属于“湖南洞庭湖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之列。

洞庭湖区是首批10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之一。2003年以来,湖南省制定了《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推动了洞庭湖生态功能的

6

保护工作。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第一期建设由“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监管能力建设、东洞庭湖鱼类生态功能(三场一通道)恢复示范建设、民主垸生态移民建镇环境保护示范建设、青山湖双退垸湿地生态功能恢复建设、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建设、大通湖城镇污水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示范建设”6个项目组成。

自2006年12月开展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行动以来,洞庭湖区234家造纸企业被全面停产整顿,洞庭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由劣五类水质变为三类水质(渔业用水),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目前,有条件的停产整治企业正加紧技改和环保设施建设步伐,争取环保达标后恢复生产。

正是因为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粮棉油生产在国家水资源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关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资源利用研究亦取得了重大成果。综合近10年的研究成果发现,退田还湖、开挖鱼塘使得洞庭湖区水域面积有所扩大,增加了洪水调蓄量和最大湖容量,使区域洪水调蓄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洪涝的威胁。但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也导致了区域产水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洪的压力。洞庭湖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不仅体现在为我国提供粮食、油料和水产品等重要物质的生产功能上,而且更主要体现在其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调蓄洪峰、蓄水灌溉、调节大气组分等生态服务功能上。退田还湖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已发生一系列变化,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会发生变化。洞庭湖湿地的主导生态功能为“长江流域极重要的调蓄滞洪区”,主要辅助生态功能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区”、“国际重要湿地和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和“重要农副渔业生产基地”。

随着大规模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和大量种植经济林(即耐涝的欧美杨树)等工程的实施,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在这种大规模强烈的人为干扰下,表现出一系列独特变化,使湖区生态环境呈现良好循环态势,农业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在宏观生态环境结构上,生态弹性力、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明显提高,洪涝灾害压力大幅下降,社会经济压力略有上升;在生物多样性方面,

7

由于退田还湖带来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使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小型兽类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平都有相应变化。退田还湖前后景观指数与景观格局分析表明,退垸后景观形状变得复杂,景观优势度和连通性加强,破碎度和多样性降低。因此,根据湖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洪涝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加强推广应用耐涝渍作物品种,同时进行了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生态设计,建立了适应浅水水体、湖洲和低湖渍害田的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和水域“水生经济作物-水禽-水产”共生种养模式。大力发展水面养禽、水体养鱼,进行塘基综合开发,全面推广应用药饲兼用型颗粒饵料、种草养鱼、谷芽催肥等养鱼技术,合理调控水体氮磷比值,并充分利用互惠共生原理进行特种水产养殖。

洞庭湖区现有24个关系着长江和洞庭湖区防汛抗洪安危的蓄洪垸,全面推广应用以“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水”为主要内容、以抗洪防涝为中心的“林-草-牧-渔”种养模式,洪水来时有计划蓄洪,洪水过后依然耕种。常年显露湿地地势较高,即使特大洪水期也无法行洪落淤,且荻芒群落逐渐退化。根据湿地高程和荻芦退化程度进行了立体开发;建立了数年一淹湿地林草禽鱼与桑蚕禽鱼共生模式,季节性淹没湿地稻、油、禽、鱼综合开发模式,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发展水产养殖业模式和过水性河湖洲滩生态农业开发模式。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双退湖垸,以恢复和保护湿地功能为中心,相应建立了野生水生植物保护圈、国家珍稀危鸟类保护区等以生态链为主体的水生植物种植园、特种水产养殖、水禽与陆禽饲养场以及天然畜牧场等,同时进行了游览中心、观鸟台、游道和交通系统等设施的建设,使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在“双退”堤垸区建立了具有湿地产业特色、适应敞水带和季节性淹水带以及低湖渍地的堤垸替代产业,为发展绿色或有机畜牧业具备了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基础。

环湖丘陵区村级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发生了变化。工业化前后两个时期,农村景观长期变化的特征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观丰富度加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改变的主体主要是丘岗坡地上的常绿针叶林被替换成混合林、郁闭度较高的灌丛林和油茶林以及部分的茶园。丘岗坡地的林地(包括果园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