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危”,“暴殄天物”的“殄”不能读成“zhyn”,“一蹴而就”的“蹴”不能读成“jiù”,“畏葸不前”的“葸”不能读成“s?”,“乳臭未干”的“臭”不能读成“ch?u”。 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8.惯用语的主要特点是: (1)意义有所引申
惯用语的实际含义与其字面意义并不一致。从惯用语的字面意义来看,它实在、具体,从实际含义来看,它是引申的、抽象的。例如:“丢乌纱帽”,乌纱帽本指古代官员戴的官帽,后来乌纱帽成了官员的代名词,把乌纱帽弄丢了,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官位不保,所以“丢乌纱帽”的意义是指丢官。“眼中钉”,长在眼里的钉子自然是让人痛恨得要拔之为快,由这种实在意义引申出了“眼中钉”的实际含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2)口语风格鲜明
惯用语主要来源于群众的口头语言,它的构成成分以口语词占绝大多数,形象色彩鲜明,风格通俗浅近。如“三七二十一”、“八竿子打不着”、“卖狗皮膏药”等很少在书面语体中使用。“抬轿子”、“穿小鞋”、“出风头”、“拍马屁”等构成成分都是表现日常生活、通俗浅易、生动活泌的口语词。 (3)结构形式灵活
人们在运用惯用语时,结构形式可以换字、加字、重叠、易序等。如“脚踩/踏两只船”、“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钉子”、“打打小算盘”、“这个哑巴亏吃得窝襄”,等等。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它的形式和意义都显得典雅,带有书面语的色彩,成语多为四字格,有言简意赅、含义丰富的特点;惯用语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口语色彩浓,大都为三字格、动宾结构,具有比喻义,大都借助形象的比喻来唤起人们的联想,语多转义。 9.(1)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变革、旧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在语汇中得到反映。例如“奴隶、地主、皇帝、嫔妃、佃户、姨太太、资本家、工会、党委、特区、独联体、联合国”等,这些词语的兴衰消长,都是社会制度变革和不同历史时代的变化在语汇中的反映。“印刷、火药、汽船、钱庄、车间、火车、信用卡、电焊、按揭、VCD、克隆、因特网”等,这些词语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的产物,没有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也就没有这些词的产生。
(2)认识的深化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客观世界不断被认识,会产生新词,例如“病毒、抗体、原子、纳米、染色体”;抽象词语的产生也与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关,如“规律、世界观、觉悟、灵感”。观念的变化也可以带来语汇的变化,旧时用以称呼妻子的“贱人、糟糠”等词反映出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
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已经不再使用了。 (3)语言内部的自我调整
当某个语汇成员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时,可能影响到它的整体平衡关系,使其他相关成员发生相应的连锁变化,从而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如“江”原来特指长江,后来,词义扩大为大河的统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义项并存后,产生了后来的“长江”一词,而且“江”的词义扩大后又与相应的语素构成了更多的下位词“珠江、岷江、雅鲁藏布江”等等。语汇系统的这种自我调适能力,保证了词与词、词义与词义之间的协同关系,使得语汇系统不会因一个要素的改变而瓦解,保持相对的稳定和有序。 10.(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是指词义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发生了由小到大的变化。例如“肉”原来只是指“鸟兽之肉”,后来指一切动物的肉。
缩小是指词义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发生了由大到小的变化。例如“臭”原义指气味,后来内涵缩小,特指与“香”相对的恶腐之气。
转移是指词义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发生了新旧更替的变化。例如“脚”原指小腿,现在则指人或动物腿的最下端接触地面的部分,由指称一种事物改变为指称另一种事物。 (2)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较为复杂:一是由褒义转变为贬义,例如“小姐”;二是由贬义转化为褒义。例如“骄傲”原是贬义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增加了“豪迈、得意”的新义,同时带有了褒贬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三是由中性义转化为褒义或贬义。例如“牺牲”在古代是祭祀用的供品的通称,是中性词,现在的“牺牲”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带有鲜明的褒义色彩; “卑鄙”在古代指地位低下,现在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是贬义词。四是由褒义或贬义转化为中性义。例如“余幼好此奇服兮”(《涉江》)中的“奇”是美好、漂亮的意思,含褒义,现在是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