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表、微量注射器、填充101白色担体载5-10%PEG-6000的?4mm x 200mm不锈钢分离柱。
乙醇,正丁醇和异戊醇混合液。
四、实验步骤:
1、
确定实验条件:柱温90℃、气化室文度20℃、检测器温度150℃、桥流130mA、载气:氢气、记录仪纸速1200mm/小时、衰减1/4—1/8。
2、
打开实验室排气扇,在教师指导下检查仪器电炉连接是否正常,气路系统有无漏气。然后打开氢气瓶的高压阀(手柄逆时针转动为开,此时低压阀须处于关闭状态),再缓缓打开低压阀(顺时针转动为开)调节压力到2—3Kg/ cm,再调节针形阀使载气流速达到测定要求。
3、
接通总电源,开启控温箱电源开关、柱温控温开关、气化室开关、检测器开关,并将柱温、气化室温度、检测器温度调到所需的值上;打开热导池控温箱电源开关,将切换开关扳到“调零”位置、池平衡开关调到中间(顺传5圈)、桥流调到最小、衰减放到1/6档;再打开记录仪开关,将记录仪纸速调到1200mm/小时,待仪器稳定后将桥流加到150mA、衰减放到1/4档进行调零,记录仪调零后,将切换开关扳到“测量”档,等基线稳定后进行实验。
4、
进样2μL,在20mL/min、40mL/min、60mL/min、80mL/min、120mL/min几种不同的流速下测异戊醇的保留时间,并用皂角流量计准确测得相应的体积流速。
一、 数据处理:
以异戊醇的保留时间计算理论塔板高度,再以H~F0作图,并对此图加以讨论。
2
实验23 气相色谱法测定醇的同系物
一、目的要求:
1.熟悉色谱分析的原理及色谱工作站的使用方法。
2.用保留时间定性;用归一化法定量;用分辩率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价。 二、实验原理
基于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色谱柱的保留时间Rt可能不同赖以定性;物质的量
与色谱峰面积呈Wi~?iAi 的关系用归一化公式定量:
wi?fisAAiAf1sAA1?f2AA?...?fs2nsAn×100%
三、实验内容:
本实验以前是用气相色谱对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及其混合试样用TCD检测、用
记录仪采谱、用秒表计时,让学生掌握用已知物对照定性、用归一化法测定混合物组分定量的实验。据文献报导,苯、甲苯等都是易挥发有毒且能致癌的物质,而TCD检测又使被测物质直接放空,这就必然影响到实验环境和师生的健康;另外,以前所使用的“手工测量”、“剪纸称重”等实验手段,功效之低、误差之大对现代仪器分析而言已经落伍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基于以上原因,测定试剂改用乙醇、丙醇、丁醇、异戊醇及其混合试样,检测器改用FID。和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相比,乙醇、丙醇、丁醇、异戊醇的刺激气味和毒副作用要小得多,改TCD为FID,又避免了这些有机物的直接放空,从而大大减少了实验师生对有机蒸气的接触,增加了实验的“绿色”成分;同时,原色谱仪升级为色谱工作站,用色谱软件进行谱图处理和定量计算,以提高实验的功效和时效。
用乙醇、丙醇、丁醇、异戊醇及其混合物为测定试剂,经大量实验优化筛选,此时用HMDS : PEG-20000 = 100 : 15为固定相,分析效果良好。将填充好的长2m内径2mm的色谱柱的进口端接入色谱仪,出口端放空,在0.3Mpa的载气和200 C的柱温下老化8h。老化好的色谱柱出口端接通FID。
将计算机、打印机、软件狗、色谱数据采集单元和原有的1001型、SP—2305型色谱仪各一用相应的信号线连好,将色谱数据处理程序装入计算机,打开信号采集单元开关,等指示灯不闪烁即可运行该程序进行实验。
1、打开1001气相色谱仪电源,调节 ① 柱温:135C ②离子化室温度:135C ③ 进样器温度:135C ④ 载气压力:0.4MP ⑤氢气压力:0.1MP ⑥ 空气压力:0.15MP ⑦ 灵敏度: 10 ⑧ 衰减: 4。
2、打开“HW-色谱工作站中文版”,从“参数表”中选择信号通道:A;采集时间:60分钟; 时间计量:绝对;起始峰宽水平:3;最小峰面积:20;噪声滤出强度:3;峰宽水平增速:10。
3、用1μL的进样器分别将纯的乙醇、丙醇、丁醇、异戊醇进样0.2μL,在各自所得峰区域内用右键快捷菜单中的“自动填写时间表”和“自动填写组分表”,将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校正因子添入“时间表”和“组分表”,并键入相应组分的名称作为定性依据。 4、注进混合样0.8μL,采谱。
5、定性:根据“时间表”和“组分表”,程序自动给出混合样各峰相应组分的名称。 6、定量:在“定量方法”中选“归一”、“定量根据”选“峰面积”,单击“计算器”按钮,即得如下“定量结果表”(例值): 序号 1 乙醇 名称 保留时间 1.819 12.33 2.43 1286739 81082 14.491 浓度 校正因子 峰面积 峰高 半高峰宽 峰分离度 1.8 10o
o
o
o
2 3 4 丙醇 丁醇 异戊醇 2.755 4.432 5.958 20.49 22.32 44.86 1.85 1.69 1.59 2138960 2329144 4681673 85172 63921 91981 22.497 34.535 46.320 2.1 1.3 7、混和试样的成功分离是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衡量一对色谱峰分离的程度可用分离度:R?tR1?tR21?(Y1?Y2)2,式中tR1、tR2和Y1、Y2分别指两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底宽
度,R=1.5时两组分完全分离,实际中R=1.0(分离度98%)即可满足要求。
四、数据处理:
定性:程序可通过对储存在“组分表”中的纯物质的信息的对比、分析,自动给出混合样中相应组分的名称,使色谱定性简单、准确。
定量:归一化法是最简便、最常使用的色谱定量方法,归一法的条件要求是被测样品中的所有组分都必须出峰,要得到某组分的含量:wi?fisAAifA?fA?...?fAA1s1A2s2Ansn× 100%,就必须
Afis知道所有组分的峰面积Ai和相应的校正因子。
五、注意事项:
1.为加强学生的参与,计时仍然可用秒表;在打印谱图之后,定性、定量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2.工作站各设备开、关次序。
3.注射器的正确使用:小心插针/快速注入/匀速拔出/及时归位。 4.掐表与注入的同步性。 5.氢气使用安全事宜。
实验24 苯甲酸、山梨酸的酯化衍生物及高相液相色谱测定
1. 内容提要:将苯甲酸和山梨酸在酸性介质中酯化,用液相色谱分离与测定。
2. 实验目的: ① 掌握苯甲酸和山梨酸的酯化方法及条件;② 熟悉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以达到化合物的良好分离效果;③ 将有机酸的酯化化学与仪器分析紧密结合,准确测定食品中两种酸的含量。
3. 实验关键: ① 样品中胶质、色素、糖要除干净,否则严重干扰后续反应与测定;② 酯化要完全,否则影响分析结果。
4. 思考题:① 在酯化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分子筛?② 对有机酸还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酯化?酯化条件如何?③ 除内标法外,还可用什么方法测定其含量?
实验25 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2.用荧光分析法进行多组分含量的测定的
二.实验原理
邻-羟基苯甲酸(亦称水杨酸)和间-羟基苯甲酸分子组成相同,均含一个能发射荧光的苯环,但因其取代基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荧光性质。在pH=12的碱性溶液中,二者在310nm附近紫外光的激发下均会发射荧光;在pH=5.5的近中性溶液中,间-羟基苯甲酸不发射荧光,邻-羟基苯甲酸由于分子内形成氢键增加了分子刚性而有较强的荧光,且荧光强度与pH=12时相同。利用这一性质,可在pH=5.5测定二者混合物中邻-羟基苯甲酸的含量,间-羟基苯甲酸不干扰。另取同样量的混合物溶液,测定pH=12的荧光强度,减去pH=5.5时测得的邻-羟基苯甲酸的荧光强度,即可求出间-羟基苯甲酸的含量。
三.仪器与药品
WFY-28型荧光分光光度计;10ml比色管;分度吸量管;
邻-羟基苯甲酸标准溶液:60?g/ml(水溶液);间-羟基苯甲酸标准溶液:60?g/ml(水溶液);NaOH水溶液:0.1mol/L;
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47gNaAc和6g冰醋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L即得。
四.实验步骤
1.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1)分别移取0.40,0.80,1.20,1.60,2.00ml邻-羟基苯甲酸标准溶液于已编号的10ml比色管中,各加入1.0ml 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分别移取0.40,0.80,1.20,1.60,2.00ml间-羟基苯甲酸标准溶液于已编号的10ml比色管中,各加入1.2ml0.1mol/L的NaOH水溶液,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取未知溶液2.0ml于10ml比色管中,其中一份加入1.0ml 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另一份加入1.2ml0.1mol/L的NaOH水溶液,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测定:测定(1)中第三份溶液和(2)中第三份溶液各自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先固定发射波长为400nm,在250-350nm区间进行激发波长扫描,获
max得溶液的激发光谱和荧光最大激发波长?maxex;再固定激发波长?ex,在350-500nm区间进
行发射波长扫描,获得溶液的发射光谱和荧光最大发射波长?max此时,在激发波长?maxem。ex处和发射波长?maxem处的荧光强度应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