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记万古传名

《杨公记》

唐朝杨蒲勋著

说明:将此文编印成册,是希望连阳四县人一起来做连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公记》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杨公记》是全国的,但更是连州的。《杨公记》的文字全国人民都可以看到。《杨公记》所记录的地穴分布连阳四县广阔的山水之间。要寻找这些地穴,一是要寻地穴的人家积德深厚,二是要为人寻地的地师品德高尚且有过硬的本领。最大的地穴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心地好,山地会更好;心地坏,山中好地会变坏。这是地师辩证法。

《杨公记》是地理祖师杨救贫和他的弟子曾文迪、赖布衣等在连州、连南、阳山、连山等地点得穴地之记录。各地流传不同的版本。研究《杨公记》,对于研究杨公生平,研究杨公堪舆学说,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杨救贫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专著很多,大家可以参考《杨救贫传奇》和他的专著有《撼龙经》、《疑龙经》、《疑龙十问》、《葬法倒杖》、《廿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天玉经外传》等。可以在网上下载阅读,这里不再刊载,希见谅。

地在山中任你裁,可曾常见地花开, 时人痴想杨公记,几百年间葬一堆。

唐朝杨蒲勋,名筠松,字救贫。太宗隆武元年,大国师杨救贫辞朝二十四春,回朝一命见阎王。杨蒲勋乃唐太宗皇帝国师,游至广东省连州地方,州主怠慢,归家。记云:杨公原来是国师,只因黄巢乱世,打破关城,占住州郡。蒲勋住处在虔县,辞别太宗出东京,州主云南,后游至连州,杨公子大无端每日登高涉水,观山玩景。

州主云:

南阳公子太无端,每日登山涉水观, 山中既有王侯地,汝家何不在长安?

杨公答曰:

百世之中一世端,久在长安任做官, 发心不愿求官职,意来寻地望龙山。

蒲勋答云:

来至连州十八年,时人不识地中仙, 老夫年迈归家去,无缘错过行头般。

又云:

- 1 -

来至连州十八年,无人识我行地仙, 后贤识得准确法,下手必定要论钱。

云:

辞别长安来寻地,曾到连州福记传, 留与后人君子看,方信蒲勋是地师。

记云:

行至连州十八年,无人识我地中仙, 唯有高良山水秀,山川美丽出名贤。 八雾过头有一气,黄袍牙笏插青天, 有福之人插此地,儿孙常在帝王前。

诗云:

来至湟川林地遥,湟地原来山最端,

九签高山岭起第,一壁有空安石岩。

只有南□ □ 作向,回龙两畔一齐安,

四顾□行来迟远,八方山水转圈圈。 四方悬绝难过路,宜作高坟方看□, 地脉入流八九里,三十年来出大官。 天子面前间第一,英明无处不封官。

诗云:

石龙根脉来纷纷,断定来龙落小村, 四十九节一度落,虎罄伏牛山自回。 得合天中兰亭记,禽语只宜雁向坟, 龙有教宜在其位,九条焕马似蛇群。 动旗游鱼在海底,又迎远山□近水, 门前仙人席帽南山起,水门三阵好排军。 排衙押阵高百丈,千岭内坚□方名, 青龙镇气山肥厚,朱雀明堂山更强。 九曲江流十回水,水去直流百里长, 唯有五丈迎家剑,小水流鸡及猴羊。 天却天牢山具秀,恰似人间归拱王, 拜舞谢职分明见,金箱玉印岂堪闲。 地户足兴金财宝,拜龙山势尽东云,

- 2 -

一百年中度相连,海底游鱼五百春。 世上有人寻此地,何悉官不谢皇恩, 诗人遇着仙家述,点穴惟辨九百银。

连 州 名 地(298穴)

01. 一处地名连州巾峰山,地一穴,虎形。艮山坤向,东水南流。出三代按抚官。诗云:巾峰山势高百丈,恰似醉翁无两样,三百里龙来顾祖,千千步步水长生,小房细头先折桂,中长两房财禄旺,金榜题名是果然,凌渊阁上添图像。 02. 一处地名三行坪,地一穴,将军下马形。子癸山,午丁向,左水流右。出宰相。诗云:马田山水堪端圆,真龙皆在此中盘,虎山振起无人识,大地分明出宰相,鼓角左右声振耳,金箱玉印眼前观,牛借关栏藏足迹,面前金鱼秀立端,龙跃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