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小红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是 。
29.(10分)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成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 遵循此成像规律。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 (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若将一个不透明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 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 透镜是,可以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或“透视”)眼。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从很远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时,物体移动的速度 像移动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0.(8分)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第9页(共32页)
和 。
(2)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
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0 10 1 20 2 30 3 40 4 (3)数据分析: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 (选填“不变”或“变化”)的。大约是 m/s。
(4)实验中,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的目的是 ,你认为充水玻璃管中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31.(8分)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部分)。 站名 到站时刻 发车时刻 路程/km 南京 徐州 泰安 济南 11:42 11:45 617 北京 13:12 : 11:25 **:** 325 11:27 558 9:10 0 1023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南京到泰安段和泰安到北京段,在 段运行较快。
(2)若列车从南京到徐州的平均速度为260km/h,则本次列车到达徐州的时刻是 : 。
(3)若列车以80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572m的大桥,列车长为228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第10页(共32页)
第11页(共3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上)期末物
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约为2℃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0m/s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此故A不符合实际;
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冷冻室中的水处于结冰状态,其温度要低于0℃,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所以一般百米赛跑成绩不可能达到10m/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时会产生次声波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解答】解:
A、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只有声音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第12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