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上的应用 实验教学中,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描述和实验结构分析等,应用传统手段讲述困难,难以讲清、讲透。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就能较好、较形象地解决以上问题。例如,化工实验中的反应过程的描述、反应结果(几种不同结果)的分析,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十分生动而又深刻的。再如,化工专业的干燥原理,在讲述中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而实验也难观察到。用多媒体技术将能很形象描述具体过程,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实现。
(2)实习中的应用 实习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实习中往往掌握不好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生产工艺等重要实习教学内容,只能了解表面、外观,效果很不理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能在实习中借助现代计算机模拟、仿真了解整个实习工厂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等内容,甚至能了解设备内部结构,或任意假想改变生产工艺,产生不同的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实习教学的效果,能真正做到工厂即教室、教室即工厂的境地。例如,在进行化工专业实习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实习任务。为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在电子商务实习、设备管理实习中,都要求更多应用信息技术。
(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和专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设计技术、技能的教学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专业设计的要求和内容不断发展,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绘图方法和工具都已进人现代化,因而完成这部分教学任务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无论是机械专业还是建筑专业、化工专业,各自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已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否则,教学内容老化,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3.5.2.3 教学的网络化
网络化教学是高职教学的最新发展形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学的网络化是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的应用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把理论课、专业课等课程以网络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开发高职学习网站,学生通过免费注册成为学员,通过互联网学习相关的课程,并通过 e-mail、留言板等方式跟教师相互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从多媒体资源库的素材库中调用相关素材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及时解决学生反馈信息的学习需求。在网络化教学的开发与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创设情景、探究问题、协作学习和建构知识的功能,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在网上进行知识学
习、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的兴趣和能力。教学的网络化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同时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3.5.3 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3.5.3.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步骤。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流程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高职教学可按照所教授的学科性质和知识类型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模式,分为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和“主导—主体”三种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强调突出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则主要强调情境的创设、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则是前两者的综合,强调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5.3.2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设计得以实现的途径。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与以教材、黑板和粉笔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和高效性的优势,它集图、文、声、像和三维动画为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在高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用优秀的 PPT 课件,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把一些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形象而直观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模拟和演示各种实验过程、技术原理等,突破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利用计算机的智能性,设计一定的教学程序,使计算机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水平,开展个别化教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学习、练习的自由选择。
3.5.3.3 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反思教学开展的效果如何,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请教学习疑惑,反映学习情况的重要渠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空局限,增加了联系的自由度。教学反馈不一定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栏、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3.5.3.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职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现代化。评价内容方面,突破以卷面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能力的评价。例如:在复杂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综合实验的各个环节的实测数据和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测定学生综合实验能32力的等级。评价方法方面,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综合评价。评价手段方面,建立学生能力档案,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管理软件,对学生建立专业能力档案,把平时的作业、考试、技能考核、实验操作、综合实验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实习成绩、操作技能成绩都记录下来,从多层次、多方面,并通过一定权重,综合评比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电脑仿真系统,设计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以学生的操作情况为依据,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我们在评价中运用现代化评价手段,通过现代设备、现代技术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教学质量,能更好、更准确、更迅速地获得结果。 3.6 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因素
教学要素是构成教学系统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单元,它与教学系统是相互决定的,实质上是决定教学系统本身存在的内在因素。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必然会受到这四个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3.6.1 教师因素
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理论水平和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等。 3.6.1.1 教育观念与理论水平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理论水平是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应用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要求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不能总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重心应移向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强调发现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主张人文主义的各种努力。在整个施教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除了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外,他们还需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随时觉察个别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对缺乏信心的学生要适时加以鼓励并协助探索有效的学习途径。总之,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设计的策划者、引领者和协作者。
3.6.1.2 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
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教学的开展。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既是信息的表达者,又是信息的加工者、处理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跟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具备掌握本学科的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当今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要主动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把真实的教学素材引进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一般只有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了解多媒体的基本使用方法,其它学科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知之甚少,普遍存在对多媒体技术设备的焦虑感。所以,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为教师学习多媒体创造条件,鼓励他们通过在职进修、观摩学习、学术座谈会等机会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教师也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评价和反思,改进教学过程,逐步提高教学 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