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未来的收入预期是不确定的,在未出现一种替代性的模式可以解决农民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也有可赖以生存的出路之前,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在我们调查的农民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农民将手中土地出租的情况,但租期一般为一年,仅局限于家中土地较多的外出打工农户。

第三章、湘潭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基本途径

湘潭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破城乡二元桎梏,缩小城乡差距,建立起城乡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韶山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发展,雨湖区、岳塘区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10年左右时间,全市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作出示范。

(一)制定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实施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科学发展步伐,根据湘潭市“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实施方案(2011~2015),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必须研究设计好湘潭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湘潭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按照“客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预选指标,运用鉴别力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各个预选指标进行量化判断,最终确定了城镇化进程、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大方面共24项相互独立且又相互联系的量化指标因子构成指标集合,构成了湘潭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既反映湘潭市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的成果,也客观反映城乡之间在不同领域存在的差距状况,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薄弱环节。

附件一:2011-2015年湘潭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单权2015监 测 指 标 位 重 年目标值 合 计 一、城镇化进程 1、城镇化率 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3、六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六镇GDP比重 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比 二、城乡居民生活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价) 2、城乡居民收入比 % % % 以农为 1 元 100 18 7 3 5 3 27 7 7 4 3 3 3 22 4 ≥70 ≤35 ≥80 ≤2 ≥32000 ≤2.8 ≤1.2 ≥27 ≤4 ≥95 ≤1.2 以1 3、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农为以重之比 农为平1 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5、城乡居民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比 6、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比 方米 以农为% 1 以农为1 9

2、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 3、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比 4、城乡人均公共卫生事业费比 5、乡镇文体建设综合指数 6、村(居)委会文体建设综合指数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全市行政村通公交率 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1、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新经济业态增加值占GDP比重 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文明生态村比重 2、森林覆盖率 以农为以1 农为以1 农为% 1 % % % % % % % % % 4 4 4 3 3 10 3 3 4 17 5 7 5 6 3 3 ≤1.2 ≤1.2 ≤1.2 100 100 ≥80 ≥85 ≥80 ≥7 ≥8 ≥7 ≥90 ≥63 2、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能反映我市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的成果,也能反映城乡发展存在的差距,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科学性原则。选取的评价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有主体指标,又有辅助分析指标,形成有机整体,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状况。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设臵要建立在现行统计调查和部门行政记录的基础上,评价指标的选取便于收集和量化。

3、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城镇化进程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