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让学生理解的知识性内容所占比重比较小,主要是建立方位的概念,以及掌握一些常用方位词的使用和动手作图的能力。
3 统计与概率(4课时) 第1课时 统计与概率(一)
教学内容:统计表。
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
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统计调查,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
1、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吗?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出生年月 (4)兴趣爱好 看96页的表格
收集信息,制作我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把脸 学科 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美术 体育 科学 2、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在小组内展开调查。怎样调查?怎样记录?调查中要注意什么? (小组整理数据,再由小组向全班汇报)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上次月考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制作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①完成96页的表格②制作月考语文考试成绩统计表 课后作业:调查、制作我班同学的兴趣爱好统计表。
29
教学反思
利用身边熟悉的例子,复习回顾,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2课时 统计与概率(2)
教学内容: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2、渗透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如何设计统计表,今天我们来整理一下制作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二、归纳整理
1、我们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统?各有什么特征? 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各种的数量多少。) 折线统计图:(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各种量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小结:结合刚才的复习,说一说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来表示更合适。 (学生交流)
2、教学97页的4题(例4)
六一班同学的几项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如下。 六一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男生 22 女生 18 合计 40
六一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30
统计图(略) (1)从统计图,你们得到哪些信息?
①从图一(扇形统计图)知道男生、女生各占全班的百分数。
②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的多少。
(2)除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查阅资料, 实
验活动)
(3)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①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的数据;②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③选择调查的方法;④进行调查,并且记录;⑤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