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

12、称取含有苯酚的试样,溶解后加入L得KBrO3溶液(其中含有过量的KBr),经酸化放置,反应完全后加入KI,用L得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2。计算试样中苯酚的质量分数。 13、称取含有丙酮的试样,放入盛有NaOH溶液的碘量瓶中振荡,精确加入的L的I2标准溶液,放置后并调节溶液成微酸性,立即用L的Na2S2O3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计算试样中丙酮的质量分数。

14、已知Fe+e=Fe ,当[Fe]/[Fe]之比为(1)10(2)10 (3)1 (4)10 (5)100时,计算 电极电位。

15、计算银电极在L NaCl溶液中电极电位,一直电极反应Ag+Cl=AgCl , KspAgCl=×10 。 16、用一定毫升数的KMnO4溶液恰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 ·H2C2O4·2H2O;同样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恰能被KMnO4毫升数一半的L所中和计算C(1/5KMnO4)?

17、铁矿石样品处理后,KMnO4法测其含量,若消耗C(1/5KMnO4)L溶液计算铁矿石中铁含量,以氧化亚铁表示。M(FeO)=mol

18、溴量法与碘量法测化工厂排污口废水酚含量,取样量K,分析时移取稀释倍的试样,加入含KBr的C(1/6KBrO3)L的,酸化放置,反应完全后加入KI,析出的碘用C(Na2S2O3)L溶液滴定,消耗,计算废水中酚含量,以mg/L表示,该染源是否超标。

19、碘量法测As2O3含量,若称样溶于NaOH溶液,用H2SO4中和后,加NaHCO3,在pH=8介质用C(I2)L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计算As2O3含量。

20、碘量法测Vc(M=mol)含量。取市售果汁样品酸化后,加C(1/2I2)标准溶液L ,待碘液将Vc氧化完全后,过量的碘用C(Na2S2O3)L溶液滴定消耗,计算果汁中Vc含量以mg/mL.

21、用KMnO4法测催化剂中的含钙量,称样,用酸分解后,加入(NH4)2C2O4生成CaC2O4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再用 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H2C2O4,用去,计算催化剂中钙的含量。

22、用K2Cr2O7法测铁矿石中的铁含量,称取铁矿样,用40mL浓HCl溶解稀释至,移取,加热近沸逐滴加入5%SnCl2将Fe还原为Fe后,立即用冷水冷却,加水50mL,加H2SO4-H3PO4混酸20mL,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 mol/LK2Cr2O7标准溶液滴至终点,用去计算矿石中铁的含量。

23、含有NaNO2的NaNO3样品溶于水中,移取并与LCe(SO4)2标准溶液混匀,酸化后反应5分钟,过量的Ce(SO4)2用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计算NaNO3样品中NaNO2的含量。 24、有一含KI和KBr的样品,溶于水并稀释至,移取,在中性介质用Br2处理以使I-被氧化成IO3,过量的Br2加热煮沸除去,向溶液中加入过量KI,酸化后,用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用去。再移取另一份,用KK2Cr2O7在强酸溶液中氧化KI和KBr,使生成的I2和Br2被蒸馏出来,并被吸收在浓KI溶液中,再用前述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Br2与KI反应生成的与吸收的I2,共用去,试计算原样品中KI和KBr的含量。

25、用基准物As2O3标定KMnO4标准滴定溶液,若的As2O3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的KMnO4反应,求该KMnO4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5KMnO4)。

26、用基准物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经粗标后得Na2S2O3溶液的浓度约为L,欲使其滴定体积在30mL左右,应称取K2Cr2O7多少克。

27、称取铜试样,用碘量法滴定.矿样经处理后,加入H2SO4和KI,析出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而≌,求铜矿中CuO的质量分数。

-3+

2+

+

--10

3+

2+

3+

2+

-2

-1

28、测定浓度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先将此过氧化氢稀释,再吸取,以c(1/5KMnO4)=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欲控制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量在30mL左右,问应如何稀释此过氧化氢试样?(H2O2的密度为mL)

29、称取含铁试样,以重铬酸钾法测定铁含量,要使滴定管的读数刚好等于试样中铁的百分含量,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应为多少?

30、已知K2Cr2O7溶液对Fe的滴定度为mL,计算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1/6K2Cr2O7)。 31、欲配制500mL,c(1/6 K2Cr2O7)= mol/L K2Cr2O7溶液,问应称取K2Cr2O7多少克? 32、制备1Lc(Na2S2O3)= mol/LNa2S2O3溶液,需称取Na2S2O3 ·5H2O多少克?

33、将的铁矿样经处理后成为Fe,然后用c(1/5KMnO4)=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mL,计算铁矿石中以Fe,FeO,Fe2O3 表示的质量分数。

34、在250 mL容量瓶中将 H2O2溶液配制成250 mL试液。准确移取此试液 mL,用c(1/5KMnO4 )= mol/L KMnO4溶液滴定,消耗 mL,问H2O2试样中H2O2质量分数?

35、测定稀土中铈(Ce)含量。称取试样量为,用H2SO4溶解后,加过硫酸铵氧化(AgNO3为催化剂),稀释至,取。用c(Fe)=L的Fe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用去,计算稀土中CeCl4的质量分数(反应为Ce+Fe= Ce+Fe)。

36、称取炼铜中所得渣粉,测其中锑量。用HNO3溶解试样,经分离铜后,将Sb还原为Sb,然后在HCl溶液中,用c(1/6 KBrO3)= mol/L的 KBr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mL,计算Sb的质量分数。

37、称取苯酚试样,用NaOH溶解后,准确配制成250mL试液,移取试液于碘量瓶中,加入KBrO3-KBr标准溶液及HCl溶液,使苯酚溴化为三溴苯酚,加入KI溶液,使未反应的Br2还原并析出定量的I2,然后用c(Na2S2O3)=L的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用去。另取标溶液,加HCl和KI溶液,析出I2,用上述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mL ,计算苯酚的质量分数。已知M (C6H5OH)=mol。 38、称取软锰矿样,用c(1/2H2C2O4)=L的H2C2O4溶液处理,过量的H2C2O4用c(1/5KMnO4)= mol/L KMnO4标准溶液返滴,消耗KMnO4溶液 mL,求矿石中MnO2的质量分数。

5+

3+

4+

2+

3+

3+2+

2+2+

39、称取甲醇试样,在H2SO4中(1/6K2Cr2O7)=LK2Cr2O7溶液作用。反应后过量的K2Cr2O7用 mol/L

2+2+

的 Fe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Fe溶液 mL,计算试样中甲醇的质量分数。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氧化还原滴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的滴定。 2.电极电位:电极与溶液接触时所产生的电位差。

3.标准电位: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时的电极电位。

4. 条件电极电位:它是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 1 mol/L时的电极电位。

5.诱导反应:这种因某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而促进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称为诱导作用,反应称为诱导反应。

6. 自身指示剂:以滴定剂本身颜色指示滴定终点。

7.显色指示剂:种指示剂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滴定剂或被测定物质发生显色反应,而且显色反应是可逆的,因而可以指示滴定终点。

8.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定还原性物质的滴定分析法。 9.重铬酸钾法:重铬酸钾为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0.碘量法: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二、填空题

1.D、B、A 2.,

3.I与I2形成络离子后易溶于水,还可防止I2的挥发;pH =8-9左右 4.低、正、高、正 5.K﹦*10,ESP﹦,*10

6.,,,两电对电子转移数不相等。 7.氧化剂,还原剂,条件电位,大,大。 8.有机化合物,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颜色。 9. I2,还原性,中,酸。

10.防止碘的挥发、加快反应速度、防止I2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 11.氧化, 5,还原,Mn,硫酸。 12.方向,次序,程度。 13.重铬酸钾,草酸钠。

14.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 15.电子,滴定,反应。

16.反应物浓度,酸度,温度,催化剂。 17.预处理。

+

2+

18

6

,MnO2,MnO4。

2—

三、单项选择题

2. D 3. B 4. B 5. B6. D 7. C 8. C 9. A 10. D 11. C 12 . 15. A 16. D 17. B 18. B 20. C 21. A 22. B 23. D 24. C 25. C 26. A 27. D 28. D 29. B 30. D 31. B 32. B 33. A 34. C 35. C36. B 四、多项选择题

1. ACD 2. AB3. ABC4. BC5. AB6. DE 7. BD 8. CE 9. BCD

五、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31. (×)32.(√)33. (√)34. (√)35. (√)36. (√)37. (×) 六、简答题 1. 答:

(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2)反应速度尽可能要快; (3)能用较简单方法确定终点。 2.答:

(1)在一定介质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总浓度都为1mol/L或二者浓度比值为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位。 (2) E

θˊ

= E+ RT/ NF(lnγOxαRed/γRedαOx)

θ

(3)实际上,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影响不能忽视;另外,当溶液组成改变时,电对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存在形式也改变,引起电极电位的变化,计算结果发生较大差距。 3. 答: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 4. 答:

(1)浓度、温度、催化剂、诱导反应。

(2)增加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诱导反应。 5. 答:

(1)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相差较大,滴定突跃范围较长;反之,则较短。 (2) E = (n1E6.答:

(1)电位法、指示剂法 (2)变色原理:

氧化还原指示剂是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态、还原态有不同颜色。酸碱指示剂是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发生酸碱反应,酸式和碱式有不同颜色。 选择原则: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条件电位尽量与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相一致;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7. 答:

(1)为使反应顺利进行,使全部被测组分转变为适宜滴定的价态的物质。

θˊ

1

+ n2 Eθˊ

2)/( n1 + n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