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八十一章)

(5)象帝之先:象,好象、好似;帝,天帝。好象在天帝之前就出现了。老子从不认为上天、上帝是万物的始祖,天和地不过就是天空和大地,假如有所谓天帝存在的话,也毫不例外是\道\的产物。这是老子哲学高干先秦其他诸子的地方。

道德经五章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夭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而不屈(4),动而愈出。多言数穷(5),不如守中(6)。

【译文】

天地无所私爱,任凭万物自然生灭;“圣人”无所偏爱,听任百姓自然天地之间,不正象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量越大。议论太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1)天地不仁:仁,即儒家所谓的爱,这里是特指私爱、偏爱。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偏爱。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的,也就是顺任自然的,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并不存在任何驾凌于自然界之上的什么主宰。天地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象有神沦者所想象的那样对某物有所偏爱、对另物又有所厌嫌。

(2)刍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时用。人们把草做成刍狗时,并不对它有什么偏爱或重视;祭祀完了就扔掉它,也不是恨它或轻视它。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私爱,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毁灭。下旬圣人不仁,也是指圣人对人民无所谓爱与不爱,而任其自作自息。 (3)橐龠(tu? yue):风箱。 (4)屈:竭、尽。

(5)多言数穷:帛书本作\多闻数穷\。数为速的假借字;穷,碰壁、行不通。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政令烦苛,只会加速败亡。这里的\多言\与二章的\不言\恰成对比。

(6)守中:即守\冲\,保持虚静的意思。这是老子\处无为之事\思想的又一阐述。

道德经六章

谷神(1)不死(2),是(3)谓玄牝(4)。玄牝之门(5),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6),用之不勤(7)。

【译文】

“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混的,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的母体,微妙深奥的母体的门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1)谷神:谷,生养的意思;神,在此不是指有人格的天神,而指\道\这种无形的

神奇物。由于\道\能够生养天地万物,但又没有形体、深妙难识,故老子称它为谷神。

(2)不死:永恒存在而不会消亡。 (3)是:指示代词,这。

(4)玄牝:玄,指形而上的存在,故又用来形容事物微妙难知、幽深不测的状态;牝(pin),一切动物的母性生殖器官。玄牝,形容\道\具有不可思议的生殖力--它创造了世间的万物,但它的生殖过程却没有一丝痕迹可以寻找。

(5)玄牝之门:幽微不测的母性之门,即母性的生殖器官,这里代指生育万物的\道\。

(6)绵绵若存:帛书本作\绵绵呵其若存\。绵绵,即冥冥,形容无形、不可见的样子。绵绵若存,形容\道\的渺渺冥冥,好象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7)勤:绵书本作\堇\。尽、穷竭。

道德经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1),以其不自生(2),故能长生(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5)。 非(6)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

【译文】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会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

(1)所以能长且久者:所以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

(2)以其不自生:以,因为;其,代词,它的,它们的,指天地;自生,经营自己的生存、注重自己的生存。这句话是说天地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3)长生:长久存在。

(4)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结果反而自己却能占先,得到别人的爱戴。老子以天地的运作不为用来比喻圣人的不怀私欲,不以自己的利害优先考虑,而结果反而使他赢得尊重、成就了自己的理想,

(5)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下来。外,与上句的\后\,都是用作动词。

(6)非:帛书本作\不\。

(7)成其私:私,指个人的目的、理想等。成其私,即成就自己的目的。老子认为天地不为自己的存在而运行,圣人不因自己的私欲而行事,唯其如此\无目的\,最后才达到、实现目的,这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八章

上善若水(1)。水善利(2)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3),故几干道(4)。居善地(5),

心善渊(6),与(7)善仁(8),言善信(9),政善治(10),事善能(11),动善时(12)。夫唯不争,故无尤(13)。

【译文】

最高的善就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高的善人)居住要(象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诚信可靠,从政要有条有理,干事要利用特长,行动要抓住时机。正因为他(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才没有过失。

(1)上善若水:上善,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象水一样。由于水具有甘处低下地位(水往低处流),柔和、宁静、滋润万物而又不与万物柯竞争的性质,所以为老子大加赞赏,并且以水性比喻人性善的最高品格。 (2)善利:善于利物,即善于滋润万物。

(3)处众人之所恶:处,处在,居于。众人之所恶,众人厌恶的地方,指低下的地位。

(4)几于道:几,近,与? .相似,几于道,(水由于有柔和、利万物而不争等特性,所以)最接近\道\(\道\的特点就是虚静守柔、作而弗有、为而弗恃)。由此可见老子心目中水的地位是极高的。 (5)居善地:(最高的善人)居住要(象水那样)善于选择(低下的)地方。以下都是老子以水的品性为比譬,劝导人们(尤其是统治者)如何行事的话。 (6)心善渊:渊,深的意思,在此形容心境深沉宁静。 (7)与:交友、待人。 (8)仁:帛书本作\人\, (9)信:信实、真诚。

(10)政善洽:\政\,王弼本作\正\,正与政是相通的,为政的意思。为政要善于治理。

(11)事善能:做事要善于发挥特长。 (12)动善时:行动要善于把握住时机。

(13)夫唯不争,故无尤:尤,过失、错误。正因为(上善之人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道德经九章

持而盈之(1),不如其已(2)。 揣而锐之(3),不可长保(4)。 金玉满堂(5), 莫之能守(6)。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7)。 功遂身退(8),天之道(9)也。

【译文】

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1)持而盈之:帛书本作\植而盈之\。持,拿、端等意思;盈,满。持而盈之,意

思是手里拿着一容器,里面水已经盛满了。 (2)已:停止。

(3)揣而锐之:揣(zhuī),锤打的意思。锐之,使之锐,即使它又尖又利。 (4)不可长保:不能够长久保持(它的锋利)。 (5)金玉满堂:帛书本作\金玉盈室\。 (6)莫之能守:没有能守得住的。

(7)自遗其咎:咎,灾祸。自己留下祸根。遗,若解为赠送(这时当读为wěi),自遗其咎就是自己招灾的意思,皆通。

(8)功遂身退:遂,完成,功成业就,应当退位收敛。身退,可指从现有的职位上退出,亦可指收敛其锋芒。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适可而止的忠告。一般人的心理是知进不知退,尤其是当名利正盛之时,更是趋之若骛。老子以一系列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道出了知进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功成身退\尤其提得尖锐。他要求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自恃,不据有,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他所说的\身退\,并非要人做隐士,而是要人不自我膨胀,

(9)天之道:道,在这里指一种普遍规律。天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道德经十章

载(1)营魄(2)抱一(3),能无离乎?专气(4)致柔,能如婴几乎(5)?涤(6)除玄览(7),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夭门(8)开阖(9),能力雌乎(10)?明白四达,能无知(11)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力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精神和身体合一,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致力柔和,能象无欲的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瑕疵吗?爱民冶国,能自然无为吗?感观在进行生命运动,能守静吗?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生万物,养万物,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其功绩,使万物生长了而不去主宰它们,这就叫最深远的“德”。

(1)载:语气助词,相当于\夫\。 (2)营魄:魂魄。

(3)抱一:合一。指魂和魄即精神和身体合而为一。这个\一\就是\道\(老子常用\一\指\道\),抱一即精神与体魄统一于\道\上面,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状况。 (4)专气:专,集中而不分散。气,精气,指生命的活力。专气,就是集中精气、排除杂念。这是一种宁静柔顺的状态,

(5)能如婴儿乎:王弼本、帛书本皆作\能婴儿乎\,今从傅奕本。婴儿,这是老子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或形象),指当人心灵处于自然柔顺、平和宁静的状态时,象无欲的婴儿一般真纯。\能如婴儿\,正是老子所追求的自然真朴的境界。 (6)涤:洗涤。\涤\帛书本作\修\。

(7)玄览:帛书乙本\览\作\监\,即鉴,就是镜子。玄,指形而上的、微妙难识的。老子将人的心灵视为\玄鉴\,认为心灵是无形的玄妙的镜子,能灵敏地洞察世事,但它本身却是幽深微妙的。

(8)天门:有几解。一说指目、耳、口、鼻这些人的身体上天赋的自然门户。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