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物理期末18份合集)洛阳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合集

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物理原理在技术上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 B.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C.用双缝干涉测光波的波长时,若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则同种光波的相邻明条纹间距将减小

D.摄影机镜头镀膜增透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特性

2.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通信中广泛应用的无线电波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 C.手机使用过程中发射的无线电波都是经过调制的

D.电磁波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但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3.以下对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一定可以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B.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波是横波

D.波长和障碍物尺寸相近时,衍射现象明显

4.篮球运动员通常伸出双手迎接传来的篮球.接球时,两手随球迅速收缩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

A.减小球对手的冲量 B.减小球对手的冲击力 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 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

5.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y=0.1sin(2.5πt),位移y的单位为m,时间t的单位为s.则( ) A.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 B.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

C.在t=0.2s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 D.在任意0.2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 6.如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 动图像(x-t图),由图可推断,振动系统( ) A.在t1和t2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 B.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 C.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 D.在t1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7.如图所示,一列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6m/s,某时刻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 A.这列波波长为16m

B.这列波传播8m需2s时间 C.x=4m处质点的振幅为0 D.x=5m处质点将向y轴正向运动

8.如图所示,一束复合光束c,从玻璃射向空气, 经折射后形成光a、b两束光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大 B.在空气中a光的频率比b光的大 C.在玻璃中 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

D.从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

9.如图所示,两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

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机械能都不守恒

10.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

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相同

11.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个质点,初速度相同,均为v1.若他们分别受到相同的冲量I作用后,A的速度为v2,B的动量为p.已知A、B都做直线运动,则动量p可以表示为( ) A. m(v2-v1) B.2m(2v2-v1) C.4m(v2-v1) D.m(2v2-v1) 12.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

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 的扇形NBC。该柱体厚度为h, 即MN=DC=AB=h。一束刚好覆盖ABNM面的单色光,以与 该面成45角的方向照射到ABNM面上。若只考虑首次入射 到ABCD面上的光,则ABCD面上有光透出部分的面积为( )

0

0

a 空气 O b 玻璃 c 5?RhA. B. C. D.

64312

?Rh?Rh?Rh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每小题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共16分)

13.如图,甲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在t=0.1s时刻的波形。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x=2m处的质点a从t=0时起的振动图象。则( )

A.波传播的速度为20m/s

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t=0.25s,质点a的位移沿y轴负方向 D.t=0.25s,x=4m处的质点b的加速度 沿y轴负方向

1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A=2 kg、mB=4 kg,速率分别为vA=5 m/s、

vB=2 m/s的A、B两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则( ) A.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是18 kg · m/s,方向水平向右 B.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是2 kg · m/s,方向水平向右 C.它们碰撞后B小球向右运动 D.它们碰撞后B小球可能向左运动

15.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t=0.2s时C点开始振动,则( ) A.t=0.15s时,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B.t=0.3s时,质点B将到达质点C的位置 C.t=0到t=0.6s时间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为10m/s

D.t=0.15s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16.某同学用某种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

善办法是( )

A.增大双缝间距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增大双缝到单缝的距离 D.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作为入射光 三、实验题(共11分) 17.(每空2分,共8分)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测摆长时测量结果如图10所示(单摆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 刻线对齐),摆长为_ 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 所用的时间为100s.则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得公式为 (用l,g,T表 示);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摆单摆球质量太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用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直径作为摆长

D.记录全振动次数的时候多数了一次 18.(3分)

如图所示,某种折射率较大的透光物质制成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面的直线

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在BC面的右侧无论怎样都看不到大

2

左 A vA vB B

头针P1、P2的像,而在AB面的左侧通过棱镜可以观察大头针P1、 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 一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图中未画出),使P3挡住P1、P2 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记下P3、P4和三棱镜的位置,移去 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作直线与AB面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 AB面的夹角为45,则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 . 四、计算题(共37分) 19.(5分)

质量为60kg的人,不慎从高空支架上跌落。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在空中。已知安全带长5米,其缓冲时间为1.5秒,则安全带受到的平均冲力为多少?(g=10m/s) 20.(5分)

有一玻璃半球,右侧面镀银,光源S就在其对称轴SO上(O为球心),且SO水平,如右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到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 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折入玻璃半球内,经右侧镀银 面第一次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3, 求光源S与球心O之间的距离SO为多大? 21.(5分)

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形 如图所示,A点平衡位置坐标为0.5m。已知在 0.6s末,A点恰第四次出现在波峰(图中为第一 次),求

(1)该简谐波波长、波速分别为多少?

(2)x=5m处的质点p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刻为多少? 22.(6分)

如图所示, 木板A质量mA=1 kg, 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mB=4 kg, 质量为mC=1kg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 水平面光滑, B、C之间有摩擦,开始时B、C均静止,现使A以v0=12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 与B碰撞后以4 m/s速度弹回. 求: (1)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2)C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23.(8分)

一列简潜横波,如图中的实线是某时刻 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象。 ①假定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③假定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24.(8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个物块,其质量

0 -2 1 2 3 4 2 y/cm A p 5 x/m 2

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