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复习资料

(21) 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常用方法。经常和婴儿嬉戏玩耍,共同做拍手游戏,做出各种动作让婴儿模仿,多给婴儿提供学习的机会。注意观察婴儿的各种表情和动作,对婴儿的要求作出积极的回应,使之得到最大的满足。

(22) 满足婴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方法。通过向婴儿提供实物、色彩、图案、符号、音乐、儿歌、讲故事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满足婴儿日益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3) 培养婴儿良好情绪的主要方法。增加爱抚和情感的交流的机会,为婴儿设计一个丰富而适宜的智力游戏,不要限制他的探索活动环境,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对婴儿的行为进行评价,不用恐怖的表情和语言吓唬婴儿,扩大婴儿的接触面。

(24) 克服婴儿胆怯情绪的常用方法。让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用成人对待客人的热情态度和好气氛去感染婴儿,帮助他克服怯生情绪,学会逐渐适应生人和熟悉环境。

(25) 婴儿心理“反抗期”出现的时间。1岁半-2岁半的婴儿,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同,自己的探索活动不受到限制或干涉,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抗拒行为”,这是婴儿进入心理发展第一“反抗期”和萌发“自我”意识的标志。

(26) 与心理“反抗期”婴儿沟通的主要方法。与心理“反抗期”的婴儿沟通时经常采用合理满足法,转移注意法,故意冷淡法,后果惩罚法,适当地对婴儿说“不”等方法。

(27) 评价婴儿行为的主要方法。当婴儿能够听懂语言后,要随时对他的言行加以肯定和赞赏,让婴儿在爱抚和赞赏气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经受“挫折”的考验。

(28) 为婴儿营造探索性学习空间的常用方法。在寅外给婴儿创设各种相对固定的“功能角”。如在茶几上摆放些积木、拼插玩具组成“巧手角”;用一些图书、画报、构成“阅读角”;用画板、纸笔构成“图画角”;用一套大小、质地不同的球和一个简易的篮球架构成“运动角”等等。不要刻意教给婴儿什么,而是为婴儿创造一个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空间。

(29) 排除婴儿不合理的要求的常用方法。一是转移注意法,二是故意冷淡法,三是后果惩罚法。

(30) 故意冷淡法操作目的。有时婴儿会故意做一些恶作剧,以观察成人的反应。如不让打开电冰箱,他就故意把冰箱打开。这里,最好的办法是故意装作看不见,让他觉得没趣而停止“恶作剧”。

(31) 培养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注意事项。为婴儿提供经常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婴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成人不宜过多干预。让婴儿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和等待。

13. 实施个别教学计划

(1) 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定义。个别化教学计划就是根据每个婴儿的特点与需要,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制定的适合婴儿个性的、能够促进婴儿发展的教学计划。

(2) 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的三种主要形式。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和团体教学。

(3) 五个月以内婴儿与稍大婴儿在一对一教学中的差异。五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根据婴儿特点直接进行训练,年龄稍大的婴儿要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再与婴儿交流,与婴儿熟悉之后再操作教学计划。

(4) 实施一对一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步骤: A. 熟悉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及操作方法。 B. 准备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玩教具。 C. 按约定时间准时等候婴儿。

D. 按常规要求接待家长,如果是入户,进门后主动换鞋、洗手(尊重婴儿家庭的习惯)。

E. 按照个别化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操作。

(5) 一对一入户教学在时间预约上的注意事项。如果是入户教学,则要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婴儿的家庭,注意避开婴儿的睡眠时间。

(6) 小组与团体教学实施前要做好分组安排工作。

A. 安排小组练习(将水平及训练目标接近的婴儿分为一组)。

B. 安排个别婴儿的训练(根据每个婴儿的不同需求和训练目标进行个别训练)。 C. 不同的练习内容在同时间进行练习(寻找婴儿的兴性和互相接近的训练目标)。 (7) 在团体与小组教学课上应首先向家长讲解的内容。 首先应向家长讲解注意事项和与配合教学会方法。 (8) 小组与团体教学课堂中实现一对一训练的技巧。 A. 熟悉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