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 -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

经努力,程起瑞先生《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一书授权在海陵时空论坛独家发布。

程起瑞先生曾多年从事行政区划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参加有关泰州市行政区划问题的论证。退休后,先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大量资料,写成《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一稿,共分26个章节,全文约10万字。初稿曾送请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戴为然同志审阅,戴老认为“这份资料有存历资政的意义”。此后,为了保证史料的准确性,作者一直在向了解情况的同志征求意见,对原稿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迟迟未予定稿。许多同志听说有这样一份资料,纷纷索阅,作者均以“未定稿”为由,从不轻易出示。

今年是地级泰州市成立十周年,为作献礼,作者现选发该稿的《前言》,以及《(一)一场风波》、《(二)引起学术界关注》、《(三)费孝通的意见》、《(十七)难得的热心人》、《(十九)牵动学子的心》、《(二十一)最后一篇论文》、《(二十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声》等章节,以飨读者。

目 录

写 在 扉 页…………………………………………………………(1) 序 二……………………………………………………………(3) 引 言………………………………………………………………(1) (一)一场风波………………………………………………………(3) (二)引起学术界关注………………………………………………(7) (三)费孝通的意见…………………………………………………(10)

(四)拓宽了视野……………………………………………………(11) (五)新的动向………………………………………………………(14) (六)谋求计划单列…………………………………………………(17) (七)“市管县”好不好……………………………………………(20) (八)再一次论证……………………………………………………(22) (九)“三泰市”方案的由来………………………………………(25) (十)不同的反应……………………………………………………(29) (十一)访问华师大…………………………………………………(31) (十二)准备接待调查组……………………………………………(34) (十三)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调研后的结论……………………(37) (十四)一份《内参》的产生………………………………………(41) (十五)增添紧迫感…………………………………………………(44) (十六)争取外界的推动……………………………………………(48) (十七)难得的热心人………………………………………………(52) (十八)截然不同的观点……………………………………………(55) (十九)牵动学子的心………………………………………………(58) (二十)未能发出的报告……………………………………………(61) (二十一)最后一篇论文……………………………………………(66) (二十二)寻求突破…………………………………………………(69) (二十三)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声……………………………(71) (二十四)见到了“曙光”…………………………………………(75) (二十五)水到渠成…………………………………………………(78)

(二十六)瓜熟蒂落…………………………………………………(82) 后 记……………………………………………………………(87) 跋……………………………………………………………………(90) 夏如山同志的来信…………………………………………………(91) 潘祝平同志的来信…………………………………………………(91) 刘君德教授的来信…………………………………………………(92) 李振坤教授的来信…………………………………………………(92) 附录:泰州行政区划建置简史

引 言

泰州称得上是一个“老牌市”。1949年1月21日泰县全境解放,次日,便以原泰县城厢的6个镇设置泰州市。同年5月,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台北7个县。1950年,扬州、泰州两个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曾辖扬州、泰州2市及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9县。泰州建市后的前15年中,行政区划变动频仍,1964年9月以后才稍许稳定。直至1984年底,整整有20年时间,泰州的辖区一直局限在西起九里沟、东至斜桥、北至林家河、西南至老通扬运河、东南到灌溉总渠这个范围内,总面积只有37.92平方公里,是全国10 个最小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50人,建成区密度高达12312 人,又是全国10个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泰州城市的空间便显得越来越狭窄。1984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泰州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相对下降,特别是由于行政区与经济区不相一致,不仅妨碍了泰州城市作用的发挥,而且制约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现象,很快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先后发表过论述和建议,国家机关、省级有关部门也相继派调查组进行过调查研究,他们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就是:行政区划必须作合理的调整。1996年,在中央和省委的关怀下,终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决策:对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地级泰州市,并适当扩大泰州市域范围(同时组建的还有地级宿迁市)。这项决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完善市管县领导体制,优化城市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从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已有海陵县算起①,到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置泰州,前后经历了1054年。从南唐建州到这次组建地级市,又经历了1059年。唐代的海陵,已是全国比较富庶的县份之一,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后来建州创造了条件。在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到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的172年间,虽曾设过海陵郡,但其中有91年海陵县并不归海陵郡管辖,而且那时处于战乱和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那时的海陵郡远没有后来的泰州影响大。泰州始置时,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县,境域超过了汉代的海陵县。宋代的泰州是“上州”,海陵是“望县”②,那时已有“淮海名区”之称。可以说,如果不是“州建南唐”,也许就不会有以后的“文昌北宋”③。

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以后,泰州管辖的范围不断缩小,城市的地位也不断下降,只有在战争年代有时才例外。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分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后,泰州虽仍称“州”,但地盘只相当于一个县。解放后的泰州市,其辖区虽比解放前的泰县小得多,但它一度是苏北和泰州地区的行政中心。1964年,为符合当时城市的农村人口不得超过全市总人口的20%的规定,将寺巷、鲍徐、野徐、塘湾、白马、

港口、朱庄、淤溪、杨庄、里华十个公社的全部和郊区、泰东、泰西三个公社的一部份地区划归泰县后,泰州市只剩“弹丸”之地,只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了。

回顾历史,我们便可以看出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行使国家政权和执行国家任务的需要,兼顾地理条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经济联系及民族分布等实际状况,对国土实行行政管理的区域划分。行政区是行政区划的结果,属于政治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经济是它的基础。行政区划分得确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起制约作用。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客观规律的话,我们从地级泰州市诞生所经历的过程可以看出,要真正认识客观实际并不那么容易,而真正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更不容易。 注:

①海陵何时设县,史无确切记载。“元狩六年置海陵县”一说出于后人的推测。据《汉书?地理志》,西汉临淮郡有29个属县,海陵县是其中之一。元狩六年设置临淮郡,并不是说郡属各县也是该年设置。有人据《汉书?枚乘传》推测,海陵县始置时间可能在景帝之前。若此说能够成立,则海陵设县的时间还应向前推移数十年。 ②唐宋时,州县按其地位轻重,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

③199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泰视察,元宵之夜曾作《踏莎行》一首。“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是这首词的开头两句,这里借用。

(一)一场风波

1982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委开始酝酿进行体制改革。在考察学习辽宁省实行“市带县”的经验之后,着手研究制订方案。起初考虑分两步走:在经济比较发达、中心城市已经形成的地区,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暂时保留扬州、淮阴、盐城三个地区,将邗江县与扬州市合并,同时适当扩大泰州市郊区,待条件成熟后,再撤地建市。省委的这一改革思路,11月中旬传达到泰州,干部和群众都表示衷心拥护。可是,到了12月中旬,从扬州不断传来消息,说扬州地区也将撤地建市。还传说,不久前胡耀邦总书记在南京视察时,对江苏省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希望江苏改革的步子迈大一点,苏北地区的改革可以一并进行;扬州地改市后带10县太多,可由扬州、泰州两市各带几个县。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体制改革成为泰州全城议论的热门话题。

当时,群众中谈论得比较多的、带有普遍性的意见是:泰州在历史上就是苏北沿江的“三州”(通州、扬州、泰州)之一,解放后一度是苏北行署和泰州地专机关驻地,

这几年工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对国家的贡献也是比较大的,条件不比盐城镇、清江市差,为什么他们都能升格为省辖市,泰州却要成为扬州市的辖市?!

许多机关干部则认为,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自然经济区域,解决经济生活中城乡分割、条块分割、流通堵塞、运输浪费、领导多头、互相牵制等不合理现象。扬州和泰州本来是两个自然经济区,如果泰州市隶属于扬州市,势必不能充分发挥泰州在这个经济区中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部门工作的同志就更为担心。他们认为扬、泰两市原来都是地辖市,因为扬州是地委、行署所在地,在重点项目的定点、物资和资金的分配等方面,得到许多优先照顾,但地区毕竟在两市之间还得考虑一些平衡。如果改为“市管市”,扬、泰两市将变为上下级关系,今后泰州市的经济发展必将受到更大更多的制约。

此外,还有不少同志认为“市管市”的体制不符合宪法,因为宪法中只有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的条款。

在群众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些部门和基层的负责人因为不了解底细,纷纷向市委、市政府查询,并强烈要求市领导要从四化建设的全局、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如实向上级反映群众的意见。市委当时由于不了解上级党委的意图,对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说法很难向群众解释。直到12月31日,市人大副主任张晓明列席省人大常委会议后归来,证实了“泰州市将隶属扬州市”之后,市委觉得有必要将干部群众对体制改革的反映向上级党委作一汇报,便将市委办公室编印的《内部情况》(第五期)上报扬州地委并报江苏省委。市委办公室同时将这一材料送中共中央办公厅10份,请分报给**书记、赵总理等中央领导参阅。

1983年1月4日,扬州地委召开体制改革动员会议。有些同志唯恐市委向省、地委反映问题不够尖锐,不能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于是在市委书记黄扬去扬州开会

期间,个别部门便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发电报、写报告,反映意见(如今在市档案馆还可以查到当时市计委发给国家计委和省、地计委的《按照地理经济条件,扬、泰两市分别管县的建议》)。

同时,民主党派人士王石琴等,也自发地联名向中央和省的四套班子发了电报。据当时担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赵守楚同志说,民主人士的电报稿拟好后,曾有人拿到机要室想用传真电报传出,他没有同意,因为传真必须由书记签发。

1月5日上午,市委召开常委会,传达地委体制改革动员会精神,经认真讨论形成了四条贯彻意见: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决服从上级党委的决定;二是按正常渠道积极反映干部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干部和群众在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不同意见,一方面采取耐心说服,积极疏导,另一方面又允许干部群众提意见,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的不同意见和要求,可直接向市委、市政府反映,由市委办公室负责综合上报,如有人为此上访,将采取积极措施,坚决劝阻;三是稳住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当前生产和工作方面来;四是从长远考虑,还是需要适当扩大郊区,以增加三个公社为宜(1月20 日,市委正式以泰委发[1983]8号文件向地委报告, 请求将寺巷公社的城南大队与泰东、泰西、朱庄三个公社一并划归泰州市)。

就在常委开会的这一天,民盟的王石琴、农工民主党的韩钟泉、民建的章定甫和民革的李友诚去宁准备向省有关方面反映情况和意见。市委得知后,即派统战部副部长董学诗专车赶往南京进行劝阻。

1月6日,市委书记黄扬奉召去省委。待黄扬回泰后,8 日召开市委常委会,10日下午召开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11日下午又召开了全市基层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和贯彻省委的指示,主要有四点:一、苏北三个地区行政体制改

革的方案,是省委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从全省的战略布局出发,参照外省的先进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后作出的决定。二、省委在作出扬州地区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定时,也曾反复考虑过泰州市是否升格的问题,鉴于目前处于省、地两级机构体制改革的大变动时期,牵涉面已经很广,无论“地市合并”或“地改市”,任务都很艰巨,如果要把象泰州这样的地辖市新建为省辖市,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作难度较大,而且目前泰州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还是等以后各方面条件更成熟了再考虑为宜。三、省委肯定了泰州这些年来工作的成绩。并指出,泰州过去是苏北棉粮油集散地,实行统购统销以后,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泰州仍然是一个经济中心,但这个中心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今后如何发挥这个经济中心的作用,大家还没有研究清楚。四、不能以老概念看待地改市以后的扬州市,地改市决不是只换了一块牌子,更不是为了保存地专机关,而是按中央指示精神,把机构改革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进行的一次大改革。

经过逐层逐级的传达动员,而且省委的决策已上报中央,大局已定,干部群众的思想波动不久便平静下来。

1983年3月,扬州地区正式撤地建市, 开始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领导。

如今人们谈论起当年的这场风波,常常会提及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许家屯召见黄扬这一节,都说黄扬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所以后来的市委领导人在行政区划问题上,都变得谨慎小心起来。当年许家屯召见黄扬,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呢?1996年3月14日,我和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丽珍去扬州看望黄扬,他给我们谈起了这一段往事: 1983年1月6日,黄扬接到地委书记傅宗华的通知,说许家屯要找他谈话,要他第二天一早去省委书记办公室。黄扬按通知准时到达,看到许家屯、省委常务副书

记柳林和扬州地委书记傅宗华同志等三人已在座。许家屯说这次谈话是“交换意见”,于是黄扬便谈了泰州多数干部、群众对这次体制改革的看法,主要有三点:一、扬州带10个县、市,范围太大,是小马拉大车;二、地管县(市)改为市管县(市)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三、通、扬、泰三个城市是历史形成的,各有特色。扬州和泰州历史上就是两个经济区,人为地把它们捆在一起,不利于经济发展。许家屯对黄扬阐述的意见甚为不满,说:“这是你编出来的一套理由”,“你们是对盐城升市不服气”。许家屯一再强调,这次对苏北三个地区行政体制的改革,省委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黄扬对此又作了一番争辩,他从泰州的历史地位、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资流向、工业基础、科教、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影响,作了简要的阐述,并认为,从战略上考虑,泰州也应是这一地带的中心城市。许家屯对此不同意见大为不满,说:“不用说了,情况我比你清楚,早在抗战期间,我就在那里当过县委书记。泰州过去是里下河地区的粮油集散地,有所谓?买不完的东南,卖不尽的西北?之称,可以说是那一带的中心城市,但自从实行统购统销后,泰州就不再是一个中心城市了。你说泰州是一个中心城市,你调查过没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还说,“原来你就是这种观点,怪不得泰州干部群众的意见那么多,来信、来访如雪片飞来!”这时,傅宗华同志在一旁插话:“无非就是想水涨船高嘛”!?

黄扬认为,反映民意、争取有利于发展的区域条件,是为公;想水涨船高、图升官晋级,是为私。谁是谁非,任人评说。于是他又申述了两点意见,其大意是:一、向上级党委如实反映群众意见是我职责所在,是符合组织原则的,至于民主人士上访,我们事前并不知晓,知道后是坚决劝止,积极去做思想工作的;二、泰州如上升为省辖市,干部是由组织上安排,不可能都水涨船高,只要对经济发展、四化建设有利,对泰州干部怎样安排,我们决无怨言。这次谈话成了辩论,气氛有点紧张,已不能心

平气和。辩论的结果,谁也未能说服谁。看来谈话已无法继续下去,柳林同志说:“这次省委工作中也有不周到的地方,事前没有跟你们通一通气,使你们没有思想准备,工作有些被动,但现在省委已经作了决定,并已上报中央,老黄,你就表个态吧!”黄扬表示:一、服从组织决定,回去做好工作;二、保留意见,让历史检验。许家屯不高兴地挥挥手,说:“好,让历史检验去吧!”就这样结束了这次谈话。

据了解,当年市委办公室将泰州干部群众对体制改革的意见反映到北京后,中共中央办公厅是重视的。

1983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函告泰州市委:“去年12月31 日来函及所附材料收悉,并已送中央领导同志。请你们对干部和群众做好工作,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向省委和中央反映了,在省委没有改变原来的决定之前,大家应集中精力把今年的生产进一步搞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此函同时抄送江苏省委。

1992年为高港港对外开放一事,我陪副市长李强、曹金泰与高港港务管理局局长李伯和去江阴会见国务院口岸委主任时,在长江饭店巧遇省民政厅民政处处长夏如山和民政部的朱孝庆处长,谈起泰州的区划问题,朱处长说,这个问题完全在江苏。1983年批准江苏地改市实行市带县体制的文件就是他起草的,一直到国务院文件付印时,他还奉命给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挂了电话,询问江苏省委对方案是否有变动。回答“没有变动”之后,国务院批准文件才正式下达的。

江苏地市合并全面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不久,民政部发觉其中淮阴、盐城、扬州三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具备管县的条件,建议国务院考虑将其再改回来。国务院要民政部派人下来看看,考察一番以后再作研究。据此民政部派主管行政区划工作的民政司陈继远副司长来江苏,省民政厅派民政处夏如山处长全程陪同。第一站到扬州,听取了汇报后,陈副司长根据国务院批文下达前泰州民主党派在这方面反映强烈

的情况,提出去盐城时想顺道在泰州稍作停留,以便听听看看,并请市里派人参加。扬州市民政局刘霞龙副局长请示后奉命答复说:因情况复杂,以不看为好。陈副司长的设想未能实现。尽管如此,在途经泰州时,陈副司长还是要夏处长引路将车子开进市区,看了主要干道和市容市貌。陈副司长回京后,曾给夏如山同志来过电话,告诉他:民政部已再次向国务院作了汇报,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要让江苏试行一下。于是此事到此作罢。

回复 引用

qjhlz_021 发表于:2006-6-16 22:54:36

第4楼

(二)引起学术界关注

泰州在历史上就是苏中地区的一个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如今已不作为政治中心,但地区性的经济中心的地位是否还存在呢?学术界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时,正好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在寻找研究课题,省社联和省社科院便委托他们就这个问题作一番调查。1984年4月,李振坤副教授和徐正佑讲师完成调查任务,写出《关于以泰州为依托发展三泰地区经济问题的调查报告》,刊登在《江苏社联通讯》1984年第六期上。

调查报告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详细的分析,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泰州具有省以下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高港是里下河地区进出长江的要冲,泰州和扬州同为苏中的水陆交通枢纽,扬州是京杭运河东侧里下河西部通向长江的门户,而泰州则系里下河腹部大部分地区通向长江的门户。泰州作为水运中心,早就在历史上形成为物资的集散中心。建国以来,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交通条件的变化和行政区划的几经变动,确实影响了泰州在交

通方面的地位,但它仍不失为交通的中心。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到泰州将修建一条二级航道的引江河。引江河通航后,则将会加强泰州作为交通中心的地位。

第二,交通是形成经济中心的必要条件,而经济中心,首先应当是商业中心,即商品流通的中心。商品购进和调入的总额以及销售和调出的总额,反映了泰州商品流通的规模和交换的发展程度。而从商品流通的关系以及银行的货币投放量和回笼量的关系来看,泰州市的购买力约有40%是来自外地。由于现有的体制妨碍了商品的自然流向,限制了泰州作为商业中心的作用,因而不能完全反映泰州作为商品中心的客观性质。如果对现有体制按照客观要求进行改革,泰州作为商业中心的作用将更大,而不是更小。

第三,经济中心,必须以工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才会有活力和吸引力,保持其经济中心的地位,泰州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并有一些骨干企业和比较先进的设备,掌握一定的拳头产品和部、省优产品。1982年的城市人均产值,泰州除低于南通外,高于苏北其他所有城市,还高于苏南的镇江。因此,不能低估泰州的工业实力。

第四,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省以下的经济中心同时必须是科技的中心。就泰州同周围地区的比较来看,泰州的技术力量较邻县为强,而且泰州在科学技术和科技信息方面已经成为邻县的中心。泰州随着在智力投资和开发上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在科技方面发挥更大的中心作用。

调查报告的结论是:“泰州作为省以下一定地区的经济中心,是客观存在。但是,在发挥它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以加快苏北经济的发展上,存在着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几十年来,泰州在作为经济中心和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上,一直是处于不自

觉的状态。现存的体制则妨碍着它发挥中心城市的应有作用。因此,建立以泰州为中心的经济区和经济区为基础的行政区划,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不容缓”。

后来李振坤教授来信告诉我,他们这次到泰州调查,实际上是省经济研究中心委托的,这篇文章是在向省政府汇报后形成的。当时,张绪武、李寿章两位副省长都参加了汇报会。她在信里写道:“如果说,我们的集体成果有了一些社会效益,那首先是泰州──这个苏中的明星,确实引人注意,她的干部和人民那样的艰苦奋斗,那样的顾全大局。我们只作为省有关部门派出的社会调查队,如实地反映了情况,给省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1984年6月26日到30日,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省社科联联合在盐城市举办了“江苏省加快发展苏北经济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省级机关、11个市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代表,共90人。这次会议,是对苏北发展战略的再探索。与会者各抒己见,提出了各自的战略设想和有关具体建议。我们也以泰州市经济研究中心的名义提交了一篇题为《城乡必须结合 经济才能起飞──试论泰州在开发苏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文章,参加了交流。

在讨论中,与会同志一致强调在加快发展苏北经济中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重要性。会间有一种说法:苏北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一般不如苏南,市带县在苏南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而在苏北却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苏北市管县是“小马拉大车”,搞得不好,只会产生“市刮县”的情况,起不到市带县的效果。针对这种说法,有些同志认为,有必要研究苏北城市的特点,探索强化和发挥苏北中心城市的合理途径。

许多同志着重议论了加强苏北与苏南城市间的经济技术协作问题。他们认为,要进一

步打破按行政区划管理经济的框框,坚决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组合城镇群体。有些同志提出:行政区域不变,经济区划可以交*组合或适当调整。可以根据条件,以经济基础较强的县城为中心,组织一些较低层次、较小范围的经济区和经济网络。同时,趁农村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机会,通过为专业户提供各种服务和流通渠道等的实际努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这样,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以及小城镇之间,分层次地组合,分工协作,加上苏南大城市的助力,“小马力”可以转化为“大马力”。 会上,有人提出设置泰州经济区的专题建议;也有同志提“三、二、三”方案:即南线以通、扬、泰为中心,中间以淮阴、盐城为中心,北线在徐、连之间重点发展一个城市,以便城乡网络的形成。

继南师大李振坤教授为首的调查组之后,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又于1984年10月31日来泰州考察。他对泰州辖区范围之小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形象地把泰州市比喻为“有核无肉”。以后,他在公开发表的《小城镇 新开拓》一文中,有一段专门写泰州:“在泰州,我听到了一个值得引起注意并应加以研究的新问题,那就是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当前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之间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地说,一是扬州市在经济上带不动它属下的泰州市,人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小马拉大车’;二是泰州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划归扬州市管辖以后,它就与早先作为其经济影响范围的周围几个县处于同等的行政地位,它们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就或多或少地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因而泰州市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它在区域发展上的中心作用,而且它本身的经济发展也就陷于没有后方、没有余地的局促状态。”

“从历史上看,扬州与泰州可以说是长江北岸毗邻的一对孪生子,这对同胞兄弟各自在自己影响所及的地区起着商品流转中心的作用。解放后,两市均属扬州地区,在事

实上扬泰之间虽有亲疏,但属同级。1982年江苏省撤销地区一级行政建制,领有原扬州地区的范围,泰州市变成了县级市,归扬州市领导。原来的同级关系一下子变成了上下级关系。然而一个城市对其影响区域的经济联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着必然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并不能人为地加以割断或干预,因而就出现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费孝通认为,“总的说来,江苏全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对于打破行政区划,实行合理的区域经济联系,加速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并取得了实际的收效。但是由于当时实行新体制时,时间急促,不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深入的研究,象泰州那样新问题的出现是难免的”。

他在苏南与苏北的调查中,发现苏北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相对弱小和缓慢一些。他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类似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那样的经济实力较强的中等城市。因而苏北的有些县城升格为市以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较为突出。在苏南则相反表现为一些原先有一定发展特点或规律的城镇,失去了它所影响的区域”。他说,“这一问题在苏北与苏南的不同表现,在泰州与扬州的关系上集中体现了出来。对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问题既然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引起,就必须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去解决”。

最后,费孝通教授“建议江苏省能进一步开展社会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现有行政区划作适当的调整”。

1993年初,已经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费孝通在苏北视察时,又进一步指出:江苏的经济发展不能离开苏北的发展。他还针对苏北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出了“三

二三”网络建设的构想,即北沿东陇海铁路线建设好徐州、新沂、连云港三个中等城市,中间发展淮阴、盐城,南沿长江北岸建好扬州、泰州、南通三市。以这8 个中等城市为龙头带动一批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以形成现代化城镇网络。后来,在全国人代会期间,他在江苏代表组又详细阐述了这一构想。

回复 引用

qjhlz_021 发表于:2006-6-16 22:56:26

第6楼

(四)拓宽了视野

ID: 08467646

怎样看待泰州城市的地位?在1984年7 月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鉴定会上,这是专家们集中议论的一个话题。专家们一致认为,不能就泰州论泰州,而应该把它放在一定的区域规划中来看泰州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要从发展苏北经济,发展长江流域的经济这样一个整体当中来看泰州这个城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丁景熹认为,泰州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城市,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经济上几经盛衰,解放后体制也几经变动,但是它依然存在和发展,这说明泰州市的城市发展有它存在的客观依据和发展的条件。泰州城市的发展基础,一个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一个就是广大的农产品地区。翻开江苏的地图来看,泰州市的位置,好象就处在人的脐部这个位置上,它处在里下河通向长江,长江通向里下河这个通道上,处在江苏省五个大的农业区的交点上。这就是它的地理特征。

丁景熹对江苏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情况作了一番分析:南岸有苏、锡、常,有南京,中心城市比较发达,经济实力很强,只有在镇江这个地段,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薄弱,但是镇江现在有它发展的有利条件;江北的几个比较大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实力都比江南差一点,南通以西、扬州以东形成了苏北地区经济上的软弱地段,在这个地

段中间没有一个有力的中心城市。如何把这个地方的经济搞上去?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因此,要使泰州成为一个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也要有所调整。从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泰州市的行政地位要和它的经济区域和繁重的任务相称。

南京大学吴友仁副教授也认为,在当前努力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充分利用长江水运,发展长江两岸经济的形势下,泰州市将是进一步改变江苏省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的状况的前沿阵地之一。因此,以泰州市为中心,根据经济实力和经济联系,实行市管县,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吴友仁和丁景熹都不主张我们继续把泰州称作“里下河的门户”。因为,在历史上,泰州曾经是“里下河的门户”。但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它在交通运输和物资交流上所处的地位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由物资的集散地变成中转地又变成通过地。目前,里下河的“门户”在高港。他们认为,泰州市领导的战略思想要有一个转变,必须从江苏省生产力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背负江淮平原,面向江、海和太湖平原的地理位置和优势,采取各种各样的途径,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面向苏南,面向国际市场,为发展社会经济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没有战略思想的转变,就很难把泰州市建成一个象样的中心城市。

南师大副教授李振坤指出,推广搞经济区,发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作用,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她通过调查,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泰州确确实实具有作为中心城市的基础,应该明确建立这个地区的经济中心。

至于泰州这个经济区的范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三泰一兴”比较合适。

参加这次鉴定会,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正是这一次会议,把我的注意力开始引向研究高港、研究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划上来。

过去我们由于对城市功能的理解比较肤浅、片面,在较长时间里,一直是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小型工业城市”作为目标,没有从经济发展的连因互补关系考虑,重视发挥城市的多种功能。由于种种原因,泰州原有的某些功能反而被削弱。另一方面,由于我们视野不够宽阔,在泰州、高港修建船闸以后,仍然把泰州看作里下河的“门户”,而对如何利用长江和加强对外联系,却没有很好地研究。1984年,我在《重视高港 研究高港》一文中,发出了“要重视高港”的呼吁。高港虽在泰兴境内,但位于泰州正南方,是南官河的入江口,也是未来泰州引江河的引水口,与泰州市区相距仅23公里,它的经济腹地是里下河地区,就经济上的联系来说,它与泰州的关系要比泰兴密切得多。高港港是长江下游北岸的一个重要中转港口,兴建万吨泊位后,将成为苏北地区又一个可承担远洋海运的转口港。城市离不开港口,港口也必须有城市为依托。这篇文章里曾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组织力量对高港进行调查研究,撇开行政区划,从经济区的角度提出规划和设想,积极与有关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开发高港。

1986年初,高港港务管理局委托中国港口开发咨询服务公司研究高港港发展战略,王晓波经理来泰调查时,我们对高港港的发展前景曾作过一次讨论。从统计资料来看,该港1985年的货物吞吐量已达379万吨,但其中属于苏北地区进出口的货物比重很小,乍看起来,内河船队可从长江直达苏北各地,高港只不过是一个通过地而并非中

转地,似乎建设高港港对苏北经济发展关系不大。但该地河势稳定,深水贴岸,水域宽广,并且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一旦具备条件停泊海轮,情况必将大大地改观。基于这一考虑,我在《发挥高港优势 振兴苏北经济──关于开发高港港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在高港建设深水泊位、扩大海轮进出口中转业务、创造条件争取对外开放等设想,同时还建议港口建设与城镇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有计划地沿江沿河布置工业,形成“T”形产业带。这篇论文除分发市领导和本市有关部门参阅外,同时还送给了省计经委、省交通厅、高港港务管理局和中国港口开发咨询服务公司。不久,中国港口开发咨询服务公司组织的高港港发展战略课题组来泰州调查,他们表示赞成我的观点。1986年6 月下旬在泰兴召开了“高港港发展规划论证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高港港具备建造深水泊位的有利条件,应不失时机地开发高港港。会议结束时张绪武副省长讲了话,他说:“高港的开发本身是为三泰地区以及整个苏北服务的。除了对高港港的论证以外,作为三泰地区,作为港务局本身,应该对苏北地区和社会发展情况要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研究”。他十分赞成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三泰地区和高港港务管理局应迅速联合起来,成立开发高港港领导小组,设立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联合开发高港港的工作。

在交通厅老厅长周赤民的亲自指导下,三泰一港联合开发高港港领导小组很快成立,并且设立了办公室。虽然三泰都有一名政府负责同志参加领导小组的工作,但其性质仍然属“民间组织”,且碍于行政体制,并没有能真正发挥领导作用。我也是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前后共参加过5次会议。这期间由于政府负责人变动频繁, 每次会议往往都成为礼节性的会晤,研究实质性的问题较少。如果讲成绩,由于打出了“三泰一港联合开发”的旗号,应该说对过驳平台的建成、口泰公路的改造、疏港公路的建

设和高港港的对外开放,还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尽管这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不可能作出重大的决策,但不应该让联合开发的气氛冷下来。1989年12月12日,我曾建议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回顾一下自上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商量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以“三泰一港”的名义近期至少可以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协助港务局落实疏港公路的建设资金和有关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协助港务局扩大宣传,四方组织货源,充分发挥过驳平台的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远洋货轮的挂港作业;3、积极争取深水泊位工程项目的列项。遗憾的是,上述建议没有能得到实现。不清楚究竟出于什么原因,自1989年起这个领导小组的活动便中断了。

回复 引用

qjhlz_021 发表于:2006-6-16 22:57:57

第7楼

(五)新的动向

ID: 08467646

体制改革时,市委书记黄扬在动员大会上说:“地改市以后,其任务、要求、工作内容和领导方法等方面,按中央指示精神都将比过去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今后,新的扬州市委、市政府,将按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总原则,在城乡经济布局、建设投资、工业项目定点和商品流向等问题的处理上,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继续发挥扬州城区和泰州市两个经济中心的作用,并更好地发挥各县城和农村集镇的作用”。显而易见,这是传达的上级领导讲话精神,目的是要大家提高认识,消除顾虑。

1984年10月,扬州市经济研究中心提交讨论的《扬州市发展战略设想》也是这么写的:扬州市拟采取“开发提高,东进西靠,外引内联,城乡一体”战略。要“把扬泰两市建成为多功能的中心城市,使扬州与六圩港、泰州与口岸港,联成两个带形的江

河海联运的港区,以此为双翼,通过科学、教育、生产、流通等多线条的联合协作,建立市、县、镇三层次的梯度经济,连接小集镇向农村推移,逐步形成网络,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并说,“扬泰两市和沿江带形地区,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工业集中,城镇繁荣,有条件向新技术、新产品进军,走技术、知识密集的道路,成为全市对外引进吸收对内消化转移的核心经济区”。

这一战略构想,后来没有能够真正具体贯彻实施。最早人们是从扬州市工业生产发展规划中看到了一些重大转变的迹象。1984年扬州市公布的“六五”后两年和“七五”期间的规划中,全市拟组建42条专业协作“龙”,扬州市区占48%;规划形成的63个拳头产品,扬州市区有33个,占52.4%;准备集中力量着重抓好在行业中有影响的42个项目,扬州市区就有21项,占50%,而泰州只有8项,仅占19%。扬州市84 年第一批更新改造措施计划,共计24个项目,投资额为1847万元,国家拨款 312万元。其中扬州市区10项(其中上年结转2项),投资额为1064万元,国家拨款175万元;而泰州市仅有2项(均为上年结转),投资额为140万元,国家拨款40万元。扬州市个别领导曾讲:“泰州有的产品,扬州都要有;扬州已经生产的产品,泰州不能重复上”。厚此薄彼,已显而易见。在非正式场合的交谈中,扬州市的同志也流露了他们的真实思想:“你们不是说‘小马拉大车’吗?这是为了把马养肥了好拉车呀!”

1985年,扬州市政府曾把扬州东部几个县的负责人召集到泰州,商讨东部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问题。会后,扬州市政府根据这次会议商讨的精神,于九月三日发了一个通知:“为了搞好我市东部地区的城乡横向联系和经济协调工作,经研究决定建立扬州市东部地区经济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虞振新、吴元康、吕光国、陈在均、潘家礼、翟祖芳六同志组成。虞振新同志任组长,吴元康同志任副组长”。通知下达以

后便无声无息了。后来谁也没有再查问过。

江苏省在研究制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采纳了专家们的建议,把全省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即:宁镇扬经济区、苏锡常经济区、徐淮连经济区和通盐泰经济区。宁镇扬经济区是由南京市牵头的,活动颇有成果,后来安徽省的滁州地区主动提出要求参加,因而改称宁镇扬滁经济区。通盐泰经济区是由南通市牵头的,泰州市曾派代表参加了经济区研究会的第一次筹备会议。在以后有各地党政负责人参加的经济区的第一次正式活动中,便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扬州市不同意泰州市作为扬州市东部地区的代表,强调扬州市行政区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扬州市地跨两个经济区,通盐泰经济区应称通扬盐经济区。弄得南通市的同志感到很为难,这个经济区的活动后来也就偃旗息鼓了。

在1986年6月29日《经济参考》报上,扬州市交通局张华副局长发表了一篇题为《下好卞港一粒子,搞活淮河一盘棋》的文章,竭力抬高尚未建设的卞港,贬低已初具规模的高港,说什么高港港规模不大,只有一些简易码头,建大港条件欠佳,似乎唯有在卞港建港才是最佳选择。为了答复当时部分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扬州市交通局于1986年7月6日给扬州市政协的报告也断章取义地引用专家的论证,断言高港港介于剧烈冲刷与严重淤积的两者的过渡段上,上游嘶马河段的崩强最大的地段,随时间向下发展,直接威胁到扬湾段江岸的稳定。至于对高港港是否值得投资,怎样做到投入小、产出大等等,要与其他地点相比较才能确定。然而,是不是卞港的江岸比高港的江岸稳定呢?上海航道设计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协航道科技咨询服务部专家的意见是明确的:六圩弯道从本世纪初以来平面摆动达5公里左右,北岸由凸咀演变成凹岸。近几年虽然做了些防护工程,但仅起到了局部防护作用,远不能抵御宏观河势的变化(即使在局部地形如龙门口继续坍塌,瓜洲边滩不断淤涨及世业洲北汊的发

展等,均会使河流曲率半径变化而导致顶冲点上提下挫,已建工程有被包抄后路之危险,或者将需付出更大的工程代价与之抗衡)(见《关于对“苏北沿江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会议纪要”的看法的函》)。可是扬州市仍然选定在卞港投资。1991年洪水期间,卞港发生严重坍塌,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证明了专家意见的正确性。当时,扬州市在港口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扬州,依靠长航,联合上海,合并高港。邹杰、钱进、催古首等同志提出的具体建议是:申请管辖水域,建立扬州港务管理局,向国务院口岸办申请一类开放,并要求将高港下放给扬州市,利用其与长航的密切关系,管理江港的经验和一定的领导力量、技术力量,与高港合并后,组建开放式的扬州港。按照这一策划,扬州市有关部门的领导正式找高港港务局的负责人通气,以提供办公大楼和职工子女在扬州入学等方便为优惠条件,动员将高港港务局更名为扬州港务局,并将机关迁往扬州,高港港改为扬州港的一个作业区。这一计划遭到高港港全体职工的反对。鉴于高港是国家港,卞港是地方港,交通部对这一方案也是否定的。

不难看出,当时扬州市的部分领导,在思想上是不愿意承认泰州也是一个经济中心的。他们的理论依据是:扬州市是一个行政区,一个行政区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把扬州城区作为主中心,泰州市为副中心,那是搞多中心。

把两个不同的经济区人为地捆在一个行政区内,一切都得以扬州为心,由于行政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其结果必然是挤掉泰州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的位置。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种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现行体制下,不理顺行政区划的关系,要想真正发挥经济区的作用,看来是不现实的。

回复 引用

qjhlz_021 发表于:2006-6-16 22:58:29

第8楼

(六)谋求计划单列

ID: 08467646

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后,在泰州出现了两大主要矛盾:一是计划管理体制上,由原来省对泰州单列户头改为省不列户头,这样泰州市与扬州市已经处于完全不能相比的地位,很难发挥泰州这个客观上已经形成的经济中心的作用。二是财政体制上,既不享受县级财政体制待遇(如不享受县属工业企业留成40%的规定),又不享受省辖市财政体制待遇(如不享受省辖市按工商企业税提成5%的规定),地方财政分成无几,不仅无力扩大再生产,连旧城改造都难以进行,实质上限制了泰州市的发展。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工业生产处处受到压抑,技术改造列不上项目(1984年第一批更新改造措施计划,扬州市区的项目数是泰州的5倍,投资额是泰州的7.5倍。国家拨款是泰州的4倍多;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项目,扬州市区的项目数为泰州的7倍,总用汇额为泰州的15.39倍,国拨外汇为泰州的11.39倍,总投资额为泰州的14.67倍,而泰州唯一的一个项目还是部属企业泰州林机厂的)。利润上交多,固定资产投资少(1983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扬州市区占30%, 泰州市占30.36%,上交利润扬州市区占33.3%,而泰州市则占45.6%)。在生产安排上,优质、畅销的产品得不到择优安排(例如泰州市棉纱和棉布产量均大于扬州市区,当时泰州市的涤棉产品已具特色,华夫格、涤棉凉爽绉、涤棉纱罗等都是畅销产品,但这些经济效益高的涤棉纱、布产品,分配给泰州市的计划,其比重均低于扬州市区),而高能耗的产品(如合成氨)反而给泰州增加了生产任务,却又不相应地增加能源供应,多生产了化肥,便影响了其他产品的生产。在物资分配方面,省指定分配给泰州的指标,往往也不能如数到位。虽然扬州市的领导同志曾表示过:今后在计划、物资等方面一如既往,按十一块分配,绝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扬州市的一些部门并不

是按领导的讲话精神执行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泰州市自然希望能摆脱这种困境,可是出路在哪里呢?当时有两则报道引起了许多同志的注意:一是《人民日报》1983年10月28日登载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撤销扬州地区,将扬州市改由省直接领导,将江都等九县划归扬州管辖,泰州市为“省辖(县级)”的消息;二是有关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进行综合改革的试点情况,中央决定给这些城市实行计划单列。由此,我们有不少同志产生了争取“省辖省管”的念头,如暂时不能省辖省管,则希望仿照中央对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的办法,由省对泰州市实行计划单列。在这一方面,市审计局局长沈庆棠同志(沈庆棠曾任市经委副主任),他根据亲自接触到的一些问题,于1984年5月份整理了一份材料──《现行管理体制影响了泰州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在泰州城市总体规划鉴定会议期间,他把这份材料送给了来泰参加会议的张绪武副省长。接着,他在7月10日和7月24日,又先后给韩培信书记、顾秀莲省长和《经济日报》编辑部写了信,除这份专题材料外,同时还寄去李振坤、徐正佑写的《初论设置泰州经济区的问题》和市经济研究中心写的《城乡必须结合,经济才能起飞──试论泰州在开发苏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两篇文章。

张副省长对沈庆棠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视,返宁后便让秘书将材料复印,分送各位副省长和省委常委。8月24日,省建委副主任梁浩群便向泰州市市长吴元康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行政体制未解决前,计划单列问题在省长办公会上讲过,基本上定了。 梁浩群和秦庭栋两位主任对泰州的行政体制,都是非常关心的,而且为解决问题一直在省里做工作。梁浩群当时满以为泰州的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问题很快便可能得到解决,他对吴元康说:“当前关键就是行政体制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好

解决。行政体制省政府委托我们省建委牵头,有计委、民政厅等参加,准备研究草拟一个报告。这个问题未解决前,计划体制先单列,不要提省辖省管了。”

10月18日,市政府正式发出要求将泰州市国民经济计划由省列户管理的报告,请扬州市转报省政府。

10月29日,省政府以苏政复[1984]160号文件批复扬州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泰州市从一九八五年起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单列。关于单列的有关具体问题,由省计经委会同有关部门和你们商定办理”。此文抄送省计经委、建委、科委、财政厅、物资局、统计局,同时抄送泰州市政府。从报告发出,经过扬州市政府转报,到正式批复,前后只有11天时间。文件所以能处理得这么快,得感谢省计委副主任郁冠和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薛金鳌,如果不是他们亲自操办,也许还要多费时日。

接着,省计经委根据省政府批复的精神,经调查、磋商,进一步明确计划单独列户管理的有关事项。12月7日,省计经委发出通知:泰州市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实行计划由省单独列户管理,省各部门在安排计划时,分别计算扬州、泰州两市的指标。下达计划时,在扬州市的总额中,列出其中泰州市的计划指标数。计划单列内容包括经济、科技、社会事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计划。同时还明确,泰州市计划由省列户管理后,享有与扬州市同等的计划权限(包括各项审批权限),承担应尽的义务。同时,要求省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并对下属单位交待有关事宜。

计划体制的这一改革,为泰州市创造了一个稍微宽松的政策环境,给泰州市增加了一些活力,对以后泰州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争取实现计划单列这个问题上,市长吴元康做了大量工作,当时许多材料都是他组织有关人员整理撰写的,并亲自审定,亲自介绍汇报。吴元康在1987年2月调任扬州市轻工业局局长,不久病逝于任上。至今谈起这段往事,人们还都深切地怀念他。

回复 引用

qjhlz_021 发表于:2006-6-16 22:59:41

第9楼

(七)“市管县”好不好

ID: 08467646

1985年,省委研究室开始对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下发了调查提纲。这份调查提纲虽说是“供参考”,但从其所列八项内容可以看出,省委对市领导县的体制是肯定的。省委研究室这次调查,拟从经济、社会事业方面和政治、组织等领域分析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前后的变化情况,听取各级领导对改进和完善市领导县体制的设想和建议,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生产中心、流通中心、交通枢纽、科技中心、人才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的作用,逐步形成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如何将市对县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结合好,正确处理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当时,正好报刊上也在开展关于“市管县”问题的讨论,对于这种新的行政体制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在管县的市看来,市管县这种体制形式好得很,它有利于中心城市的发育成长,可以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在被管的县看来,则不完全一样,中心城市实力强的,县可以从多方面得到市的辐射和支持,也说市管县好;中心城市实力弱的,则认为“市管县”是“市刮县”。

为了回答省委研究室的调查,市委办公室要我参加准备材料,是年9月4日以《关于市管县(市)体制问题的情况反映》为题,归纳整理了一份书面意见,重点讲三个问题: 首先,我开门见山地写道:从泰州市的角度看,“实行市管县(市)的体制,并未显示新体制的优越性”。“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面,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但是,扬州市和

泰州市原来都是地辖市,当时地区在计划安排、项目确定、物资分配等方面,考虑到扬、泰两市的各自特点,注意了平衡。实行新体制后,则矛盾增多,有些甚至相当突出。有的同志比喻说:“扬州市带泰州市,就好象八岁的哥哥带七岁的弟弟,见到好吃的便抢着吃”。“扬、泰两市同为地辖市时,两市在政治上地位是平等的,经济上是相互竞争的。实行新体制后,是扬州市管泰州市,政治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由于行政对经济的干预,市管市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泰州经济的发展”。“实行计划单列以后,泰州市享有与扬州市同等的计划管理权限(包括各项审批权限),这给泰州增加了一些活力,对泰州的经济发展无疑将起促进作用。但是这方面还有许多衔接工作需要进一步去做,而且各业务部门因在安排计划时要先分别计算扬、泰两市的指标,下达计划时又要在扬州市的总数中列出其中泰州市的计划指标数,感到在业务上增添了麻烦,常常由于工作同志的疏忽而漏列。特别是还有许多矛盾不是计划单列所能解决的”。

在列举若干具体事例说明种种制约因素之后,接着阐述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问题不在市管县的体制本身,而在于一个行政区内客观存在着两个经济中心,经济实力与管辖的范围也不相适应”。“市管县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需要,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为什么在泰州却未能显示它的优越性呢?这与1983年进行体制改革时,对扬州地区客观上存在两个自然经济区的特点重视不够有关。采取“一刀切”,实行地市合并后,扬州市得到了加强,泰州市的发展受到抑制,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而且,扬州市管九县一市二区,城市的经济实力与管辖范围不相适应,“小马拉大车”自然就无法显示新体制的优越性了。

如何进一步完善市管县的体制呢?“从全省来看,苏南地区大中城市管的县(市)数量较少,苏北地区城市中小型的居多(只有徐州一个大城市),管的县(市)反而比较多,

这是一个矛盾。按理在苏北地区城市较少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现有城市的作用”。因此,建议:“最好先研究一下经济区划,在经济区的基础上再来确定行政区划”。我倾向于对扬州市的行政区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其‘小马拉大车’,倒不如‘小马拉中车’或者‘小马拉小车’”。

省委研究室主任朱通华来泰州,市里要我去乔园向他汇报情况。在谈到行政区划和体制时,朱对泰州的情况好象十分清楚。他也主张对行政区划作适当调整,他认为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就应该变革。交谈中,对涉及到的问题未能作深入的探讨。 1986年初夏,省体改办、省机械厅、省纺工厅、省电子厅组成联合调查组,来泰州调查城乡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情况,又一次涉及到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问题。省政府办公厅以[1986]13号《参阅文件》摘要转发了他们的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的最后部分,调查组建议:第一,适当扩大郊区和理顺管理体制。鉴于泰州市所处的地位,经省政府批准实行计划单列,市里比过去多了一些自主权,这对促进泰州市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目前泰州市既不享受县级经济的优惠,财政留成又没有按大中城市的比例分成,这种介于县、市两者之间的经济体制影响泰州市的经济发展。另外,郊区的面积太小,集体企业和乡村企业比例太小,这种“大马拉小车”的状况也影响泰州市经济的发展。为有利于泰州市的建设和发展,使其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对行政体制作些必要的调整,进一步扩大郊区范围,看来是必要的。第二,尽快开发和建设港口城市。从经济发展战略考虑,泰州市政府提出了与泰兴县、泰县联合扩建和开发高港港口,以逐步形成港口城市的建议问题。据了解,1985年高港的客货运载量分别达到145万人次和379万吨,发挥着连接江海河运输的枢纽作用。据初步探测,高港向上沿岸有3.6公里的深水线,深水区水深10至15米,航道宽阔,水面平稳,避风性能好,建成深水泊位以后完全可供2.5万吨的轮船作为深水区过驳平台之用。交

通部认为,要尽快开发高港,搞江海直达运输,为此,拟请省交通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会同扬州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指导和参与开发高港的进一步论证工作。

回复 引用

划入泰西、朱庄,经上报批准后,1985年正式接管;1986年才同意将泰东划入,从1987年起归泰州市领导。但是在移交衔接过程中,当时扬州市的主要领导人却指出:“泰州市今后不得再提出扩乡的要求”。并且要泰州市政府的代表签字画押。 以泰州为中心的经济区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范围?泰州市的郊区究竟扩大多少为宜呢?为了进一步做好论证,1988年省建委又委托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进行调研。调研小组在吴友仁教授领导下,经过半年的辛勤工作,年底提交了《关于泰州经济区问题》和《关于扩大泰州市郊区的建议》两份报告。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其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特征的生产地域综合体。它是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广泛发展的条件下的产物”。报告在绪言中说,“不同于行政区的是,每个经济区都拥有自己的经济中心。这些经济中心往往由一个多功能的工业城市或一组工业城市组成,因为城市都拥有其特定的经济辐射和吸引范围,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区域物质基础;同时,城市也为相应地域内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支持和服务,行使区域‘据点’的职能。经济中心的发展总是推动着整个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发展,而综合体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在全国劳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者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党的十三大文件中指出,要建立我国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网络,逐步改变以往靠行政体制和行政手段组织经济的作法,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生产和流通,并按照经济区来组织生产。江苏省“七五”计划中也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小

城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统一组织城乡之间的生产和流通,建立各种经济文化网络,以协调城乡发展。调查报告主张建立泰州经济区作为江苏一个二级经济区,泰州市为中心城市,并提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调研小组经过广泛调查以后,认为泰州经济区的区域范围包括泰州市、泰县、泰兴、兴化、靖江以及江都东部地区(樊川─宜陵一线以东几个乡)。他们着重分析了泰州市的物流、人流、信息流、技术流、金融流等方面的联系情况,既分析了历史上的联系,具体调查了现状的“流向”和“流量”;又预测了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这五“流”基本上反映了泰州与周围地区经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是确定中心城市辐射吸引范围的重要依据。此外,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各县市共同开发资源的迫切性,也是考虑确定经济区范围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发展泰州经济区,使其能够担负起苏南向苏北扩散的“二传手”重任,调研小组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调整行政区划,将泰州市升为省管省辖市,并适当扩大郊区的范围。

2、为了开发“黄金水道”,必须实现港城结合。港口依托城市而发展,城市借助港口而提高,世界上港口都是与城市结合而共同繁荣的。

3、从广泛的历史联系考虑,本着瘦肥搭配、平等互利的原则,建议把里华、叶甸、马庄、俞垛、淤溪、港口、杨庄、鲍徐、塘湾、寺巷、野徐、白马、田河、口岸、刁铺、许庄等作为今后扩大泰州市的郊区范围。

通过计算,这样调整后,城郊人口比为1:78.9,城郊用地比为1:62.8。虽然上述的比例大大超过规定,但调研小组认为:“泰州与扬州同为繁荣苏北经济的‘生长点’,因其加速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本身发展的需要,能视特殊情况作为特殊过程。况且,此范围是利于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

吴友仁教授在这次调查研究之前,是主张泰州市和泰县合并的。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考虑到这一方案没有多少优越性,执行起来难度也大,效果不会好。我列举了三点理由:第一,泰州与姜堰原来虽属一个行政区,市县分治后,姜堰镇已成为县域的政治、经济中心,姜堰的城镇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把泰州与泰县合并起来,势必影响姜堰镇的发展;第二,泰州与泰县曾经有过两次合分,机构、人员的变动对工作造成很大的折腾,对泰州、对泰县都没有带来好处,教训是深刻的;第三,港城依然分离,不能互为依托,对港口和里下河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不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对这个意见,当时吴教授没有表态。但在去泰县调查之后,他对我说:这些意见“是有道理的”。看来泰县的同志对“两泰合并”的方案,大概也是不赞成的。后来,调查组在《关于扩大泰州市郊区的建议》中,便没有再提泰州市与泰县合并的方案,而是从泰州市将成为江苏省二级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出发,强调“必须实现港城结合”;从满足蔬菜等副食品和粮食的需要,城市支援郊区的需要和实现城市化的需要考虑,提出了扩大郊区的范围。

回复 引用

qjhlz_021 发表于:2006-6-16 23:01:17

第11楼

(九)“三泰市”方案的由来

ID: 08467

646

1984年以来,人们对扬州市东部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先后已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最早的方案也是最理想的方案,就是按照经济区来调整行政区划,以泰州为中心,三泰一兴一靖组成一个地级市。这一方案,扬州市是反对的。当时,扬州市的工农业产值在全省居第三位,东部5 个县市占了“半壁江山”,而且东部的工业基础较好,经济总量有超过西部的趋势,扬州自然不会愿意因此而削弱其“大市”的地位。许多

知情的同志都认为,如果1983年体制调整时就将扬州地区一分为二,如今也就不会有这些麻烦,泰州这座城市的发展也就不致处处受到制约。

第二个方案,是将泰州以南、口泰公路沿线直至江边的几个乡镇划归泰州市管辖,使泰州市成为一个带状的港口城市。这一方案是1986年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空军政治学院经济研究中心帮助我们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在咨询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但究竟划哪几个乡镇,当时未作具体考虑。不久,当时任省开放领导小组副组长的何仁华来泰,曾去高港考察,在谈到高港港的归属和行政区划时,他也主张将口泰路以西直至高港的几个乡镇划归泰州。何仁华曾在扬州地区和连云港市工作过,对这里的情况十分熟悉,并且深有体会,他也认为一个港口如果没有城市为依托,这个港口是难以发展的。他说,他这次回去以后准备给省委写个报告,并且还要附一张图。我曾向他建议将许庄和田河两个乡镇一并考虑进去,他似乎不太赞成。后来我们便没有再联系过,也不知他的意见向省委反映了没有。

1988年夏,吴友仁教授和他率领的研究组去高港、口岸、刁铺考察,凡是接触到的同志几乎都有这么一种看法:这个地区最好能划归泰州市,这样南有港口,北有城市,连成一片,互为依托,这块地方可能发展得更快。在回城途中,与吴教授交谈时,一个在“三泰”基础上建市的设想开始在我头脑里形成。吴教授本来是倾向“两泰合并”的,我在讲述了两泰再度合并的方案不可取的见解之后,谈了组建“三泰市”的轮廊设想。吴教授当即表示了否定的意见。可是过了两天,他又鼓励我把这一设想整理成文,他说:“不妨作为一种方案提出来”。

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之后,我便撰写了《行政区划和体制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于在“三泰”基础上建市的设想》一文, 发表于1988年10月5日的《经济研究与经济参考》(第118期)上。当时比较客观地作了一些分析:

第一,将口泰公路沿线的乡镇划归泰州市管辖,可以使高港有明确的城市为依托,有利于该港的发展。同时也使泰州有了向南发展的余地,港口与城市结合,泰州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理想的方案。但是,口泰公路沿线的几个乡镇,工业比较发达,经济上比较富裕,实施这一方案将会影响有关县的目前部分利益。

第二,两泰再度合并,形成一市两区的格局,这虽可使城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但港城仍然分离,对港口和里下河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不到更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历史上的两度分合曾产生不少后遗问题,这一方案在人们的心理上也不易被接受。

第三,若由泰州市带几个县,由于泰州城市过小,邻县的经济实力也不相上下,将来市县之间的矛盾亦难避免。从现行市管县的体制来看,如果城市的经济实力不强,市领导县往往形成“市刮县”,并不能真正体现市带县的优越性。

第四,三泰地区已有20多个建制镇,从姜堰、苏陈经泰州、寺巷、刁铺、口岸、马甸到泰兴县城,沿公路一线就有8个城镇,城镇之间的平均间隔距离在8公里左右,而且工业大部分集中在这里,在口岸镇之南1.5公里处便是高港港,这里正好处于一个“扇面”的轴心,与泰兴县城、黄桥、姜堰、泰州联系都十分方便。初步设想:可以在三泰基础上建立一个新市(是否命名为“三泰市”,可以再议),撤销原有县市建制,设置3-6个县级区,市行政中心设在高港港邻近的适当地点,形成一个“群星拱月”的组合式城市。

这篇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在三泰基础上建市的方案进行了论证。

(一)三泰合一建市,可以做到港城结合,加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经专家论证,高港港区的上游和下游均为深水岸线,上游新港区3.6 公里岸线具有良好水深和冲刷强

度不大的优点,是建造万吨泊位的理想地点。该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6个市2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高港港的发展前景已越来越明朗。三泰合一建市,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港城分离的问题,可以抓住机遇,合力开发高港港,使其迅速从江河中转港过渡为海江河中转枢纽,并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型的港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使该地区真正成为对外贸易的基地和对外联系的窗口,而且可以推动苏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三泰合一建市,可以合理布置生产力,联合开发资源,组合新的优势。三泰地域相连,各有优势,近几年,相互之间虽然也在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经济技术协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毕竟受行政区区划阻隔,许多优势仍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从工业方面来看,三泰的门类基本相同,因为力量分散,许多具有优势的产品没有能形成拳头,虽然拥有一批名优产品,但多数批量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一些具有优势的行业未能组成企业集团,非但优势未能得到发挥,还存在着相互争原料、争市场的矛盾。三泰合一建市,行政区与经济区大体一致,可以理顺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把分力变为合力,重点加强城乡交通网络的建设,建立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能源等重大项目,组织化工、机械、食品、纺织等企业集团,组合成新的优势,加快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三泰合一建市,是实施江苏省发展战略的需要。苏北经济较之过去已有很大发展,但与苏南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沪宁线工业带已呈透过港口沿长江带向北推进的态势,在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新形势下,无疑地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苏北沿江带的作用。三泰位于苏北沿江带中部,与苏、锡、常隔江相望,背后腹地是以鱼米之乡著称的里下河地区。水陆交通干线呈“井”字形布局,西有卤汀河、南官河通江入海,东有盐靖公路经八圩渡口与江南相通,江平公路与328国道一南一

北横贯东西,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计划中的宁通一级公路和江阴长江大桥建成后,对外交通将更为便捷,与江南的联系将更加为密切。三泰合一建市,可以成为苏北沿江带的一个加强点,有利于沿江工业带的合理布局,可以成为进一步改变江苏省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状况的前沿阵地,对促进苏北腹地的开发将起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三泰合一建市,具有良好的基础。从历史渊源来看,自西汉设置海陵县至南唐升海陵县为泰州的1054年间,这个地区是古海陵的一部分。公元939年始析海陵之南五乡为泰兴县,其名取自“因泰而兴”之意。泰州市和泰县,则是解放后由原泰县城乡分治而成。三泰地区早在1925年春就有了党的活动和组织,1930年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发祥地和活动基地,1940年秋又是新四军东进北上、打开苏北抗日局面的战略地区。在长期的交往和革命活动中,三泰人民建立了亲密战斗的情谊。从经济联系看,历史上泰州一直是里下河的门户和商品集散地,同时这里也是江南的工业品和里下河地区的农副产品交流的重要通道。群众中一直流传着“买不尽的东南,卖不尽的西北”的说法。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泰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密切。现在已经不仅是农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城市向农村提供工业品,而且已经从相互之间进行广泛的物资协作、工艺性协作、零部件加工配套协作,发展到联合开办企业、联合开发产品、联合开发港口,提供技术、金融、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三泰合一建市,顺其自然,合乎民心,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

回复 引用

qjhlz_021 发表于:2006-6-16 23:01:54

第12楼

(十)不同的反应

ID: 08467646

《关于在“三泰”基础上建市的设想》一文印发不久,常务副市长朱寿林便查询

分发的范围,特别关心曾否发扬州市,并交代不要再扩散。他对文章的内容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这份材料当时分发的范围很小,除市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外,发给了省级机关的十几位领导同志:包厚昌、汪海粟、陈克天、柳林、田蓝田、杜文伯、高黎光、郁冠、朱通华、梁浩群、顾定祥、何仁华、莫珊、陆荫等。莫珊阅后“很感兴趣”,认为该文提出的设想是“颇有战略眼光的”,但“因牵涉到敏感的区域建制,需要得到各方支持才行”。他在1988年11月19日来信中说:“我意可以民间、半官方,推动到官方(主要是扬州市)。能否由泰州市政协、经济研究中心牵头,通过邀请省市政协、经研中心、学术团体代表,以研究泰州市发展规划的题目进行酝酿,或者借泰州解放40周年也即是泰州建市40周年之际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邀一些在泰州市工作过的老同志和支持泰州市工作的同志聚会商讨。究以何种形式为宜,请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

这期间,省政府曾派出由省体改委牵头,有省政府办公厅、省计经委、省民政厅派员参加的调查组,来泰调查有关行政区划的问题,组长是徐觉副主任。市里临时确定要李强副市长负责接待。徐觉曾问:“你们说朱书记和朱市长都不在家,我刚才在餐厅里见到的那不是你们的书记么?”第二天汇报、座谈,市体改委主任谢光按政府办准备的材料将泰州市的情况回报后,李强介绍说:“程起瑞同志准备了一个意见,下边请他讲”。李不知道朱克昌书记和朱爱群市长已派驾驶员胥建军特地赶来传达了指示:关于三泰联合建市的方案不要往外讲。但是李副市长说已准备了意见,当时我又不好讲,于是在发言时仅从理论上一般阐述了“行政区划必须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这个观点,没有讲具体的设想,正好已到午饭时间,我便刹住了话题,下午没有再发言。民政厅的沈秉钧副处长和体改委的陈处长都表示,他们赞同我上午讲的观点,但感到

话好象还没有讲完,希望听听具体的建议。晚饭后,沈处长邀我到他房间去聊聊,我便较详细地谈了个人的一些想法。沈处长说,他们这次出发之前,省里有关的几个部门曾商量过,也提出了几个方案,但都不太具体,希望我们能把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办公厅的李处长见到我时,则讲了一番颇有感慨的话,他说:“这次调查组是顾省长亲自派的,调查组的人员都是经过挑选的,来时特地给扬州打了招呼,不要他们派人陪同,以后再专门去扬听他们的意见,就是为的让你们畅所欲言。过去省里不考虑你们的问题,黄扬那么积极;现在省里主动来研究解决泰州问题,你们倒反而表现得很冷淡,实在不可理解。”遗憾的是,1989年4月顾秀莲便调离了江苏,这次调查未能取得成果。

因为有了以上这段经历,鉴于当时市里主要领导人的态度,所以对莫珊同志来信讲的几点意见,便没有再向书记和市长反映。

后来,我接受了倪华根同志的建议,将《关于在“三泰”基础上建市的设想》一文不用“红头纸”重新打印,作为学术论文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了交流。

看过这篇文章的同志,反应是不一致的,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赞成的同志认为,“三泰”联合建市的方案有“特色”,“若得以实施,则起码可为江苏省内的行政区划调整打下一个突破口”。高港港务局的同志也是明确表示赞同的,因为高港、口岸地区的人民一直盼望划归泰州,而泰兴又舍不得割去这一块“肥肉”,“三泰”合一建市之后,这块地方就不存在“你的”、“我的”之争,不仅有利于加快沿江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港口的依托也有了归宿。高港港务局局长陈乐在省有关部门召开的一次港口发展问题的研讨会上,曾公开提出建立“三泰市”的建议。1989年春,我和倪华根去泰兴拜访县委副书记顾鸿林,谈到高港时,他说:“搞联合开发可以,要想划这块地盘,泰兴人民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划调整的难

度。有人说,“削平山头,泰州人民也不会同意”。但是在社会上很少这样的反应,在浴室、茶馆里,或是在晨练的人群中,一度谈论得较多的是“马上要建立三泰市了”,情绪是兴奋的,而不是沮丧的。正好在那个时候,泰兴啤酒厂打出了“三泰啤酒”的新品牌,传闻似乎有了佐证,“三泰市”也变得“煞有介事”了,一时间沸沸扬扬。在市一级领导人中,流露出来的却是:“这么一来,市长不都成了区长了?!”据我了解,当时无论在泰州还是在泰兴,比较多的人关心的是将来的中心城市设在哪里。 差不多在同一时候,沿江地区也有人从统一开发江阴水道及其港口出发,建议兴建长江下游的“武汉三镇”。据说,江阴、张家港和靖江在酝酿组建“三江市”。为了了解上级主管部门对组建“三泰市”和“三江市”的看法,市民政局局长魏华玲陪我专程去了一趟省民政厅,有机会认识了主管区划工作的夏如山处长。他首先感到奇怪的是:“有关行政区划问题,别的县、市都是书记或县、市长出来跑,你们怎么是经济研究中心出面?”于是他也就只能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与我谈谈他个人的看法。从谈话中得到证实,确实有关于组建“三江市”的建议,但夏处长未作评论,他只是说,“三泰”联合建立“三泰市”,将来也许有这种可能,但近期还不太现实,因为这个地区城镇的发展还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

我提出在“三泰”基础上建市的设想,只是从这一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进一步解决行政区划不合理状况的途径,并没有认定这一方案的想法。再说,组合式城市在全国并不多见,人们往往习惯于按一种模式办事,要创新是不容易的。其实,这种模式并非我杜撰,山东淄博就是一个组合式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根据本地区的具体特点,把一些相对独立而联系密切的城镇组成一个行政上统一管理的城市呢?据说,贵州六盘水也是一组合式城市。市规划办副主任袁慰侪曾与我商量准备出去作一次专题考察,可惜未能实现这一计划。

1989年夏,省委党校20多位教研人员在校委委员、副教育长李真教授的带领下,在泰州进行了20多天的调查研究,后来他们将我的一些观点也写进了考察报告,但总的设想改成了“三泰一兴一港合一建市”(即泰州、泰兴、泰县、兴化、高港合并,联合建立一个新市),撤销原有县市建制,设立若干个县级区。(详见胡福明、李真主编的《古郡新篇》)这已经不是我们的原意了。原来设想,在“三泰”基础上建市的设想若能付诸实施,则兴化和靖江可划由“三泰市”代管。“三泰一兴一靖”仍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