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三维”目标) 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学重点: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游人数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增长两成是什么意思?单位“1”是那个量?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方法一:15000÷(1-20%) 方法二;解:设2011年出境游人数为x人次。 x+20%x=15000 2.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3.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梵净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百分数(二):成数 二成=(十分之二)=( 20% )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税率 知识与技能 教时 3 时间 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计算应纳税额和税率等实际问题。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课件出示,我国近几年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高速公路、“神七”上天、各处漂亮的教学楼等) 指名说,祖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都是怎么得来的? 2.老师适时点拨,引出本课课题: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收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国防等事业。所以,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提出问题:纳税到底都按什么来纳税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激发学生爱祖国的同时,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税收的重要性,为本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阅读课本102页。说说:你对税率的认识。 2.税率的认识。 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3.讨论交流:说出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 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4.税款计算 (1)出示例3(课本10页)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就是求什么?(30万元的5%,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4)让学生列出算式 30×5%=1.5(万元)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具体的纳税问题,使学生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感受到应纳税额的计算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小资料:有时并不是全部收入都需要纳税。例如个人工资或薪金收入3500元以上的部分纳税,而3500元及以下的部分不需要纳税。需要纳税的部分是指按规定扣除不纳税项目的余额,叫应纳税所得额。 2.学生独立完成: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巩固练习: (1)一个卷烟厂上月香烟的销售额为1500万元。如果按销售额45%缴纳消费税,上月应缴纳消费税款多少万元? (2)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性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可以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应用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4.作业: 练习二第6、7、8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1.填空 (1)收入额、税率、应纳税额之间的关系是 : 应纳税额=( )×( ) 税率=( )÷( )×100% 收入额=( )÷ ( ) (2)某商店去年的营业额是40万元,去年缴纳税款共2万元,则去年的税率是( )%。 2.小法官巧判断 (1)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80%。( ) (2)王叔叔说:“我付出劳动,得到工资,不需要纳税。”( ) 3.王老师要买一辆12万元的小汽车,导购员说:“现在购车要收10%的购置税,张老师要交多少元购置税? 4.李明的妈妈月收入4000元,爸爸月收入58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5.农村合作医疗规定在县级医院的起付钱为800元,起付钱以上的部分按55%报销,住院费共花了3800元,他需要自己花多少钱? 百分数(二):税率 板书设计 税率= 作业设计 应纳税额×100% 各种收入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30×5%=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