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过程及升温操作步骤:
1、接通点火器电源,确认电火花正常工作后,逐渐开启油路管上阀门,控制油压0.6Mpa ,此时从看火孔应能观察到立即着火,待火焰稳定后,立即关闭点燃电源,将点燃器导电杆后撤,使火花塞前段缩进耐火材料层内,逐渐加大油量,穷化风、燃烧风和混合风量。
2、油阀开启后,电火花持续半分钟后仍未能点燃喷油嘴,应立即停油,并切断点火器电源,加大一次风与引风量,通风5分钟,防止爆炸,并检查油量和风量是否正常,点火器断电2分钟后将点火器通电,再次点火,如这样工作3次后,仍未能点着,则点火器应断电15分钟后,再进行点火,重新点火后应检查原因并加以纠正。
3、点火后,使其进行微流化状态,点火后一小时为预热阶段,目的是锅炉缓慢升温,防止产生过大热应力,不可升温太快,一小时后,逐步提主油压,使床温逐步上升,待床温升到500℃时,开始少量给量,同时开大送风风门,当床温升到700℃并继续往上升时,停止油枪,调整给煤量和风量以控制床温,给煤时先加温,后加煤,减煤时,先减煤,后减风,防止后期超温结焦,床温升至900℃能稳定在900℃±50℃时,点火阶段结束,退出油枪。
4、点火过程中,返料不打开,运行床温稳定后,逐渐缓慢开启返料,并关闭返料器放灰门,开返料风时,要密切注意床温下降情况,如床温下降,应增加给煤量,待床温稳定后,在逐渐调整返料风的大小,直至达到所需负荷。
5、锅炉点火及运行时,必须严格监视回水量、水压和进出水温度,避免压力降落,保证任何部位压力大于该部位高温水汽化压力,当运行
13
压力下降时,要求相应随之降低出口热水温度,当相应出口压力的饱和温度与出口热水温度差小于20℃或水循环不良造成锅水汽化时应立即停炉,(当出水温度为115℃时,锅炉出口压力不得低于0.3Mpa表压。)
6、锅炉压力靠控制补水量维持。
7、每班排污一次,排污时间不得超过30秒,水温超过100℃时,严禁排污。
8、水循环量不能再小于70%下运行。
第四章锅炉运行的调整
第一节锅炉运行调整的任务
1、保证正常的水温、水压。
2、保证锅炉出水温度、出水压力在额定值内,清楚供热用户需要。 3、保持燃烧良好,提高锅炉效率。
4、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二节、锅炉运行中的调整
一、锅炉补水调整
1、锅炉补水是通过手动和自动调整给水门的开度来实现的,应均衡给水,在正常运行中,不得中断锅炉补水。
2、锅炉补水量应根据锅炉压力控制在不小于0.86Mpa内稳定运行,压力下降时应进行补水,压力大于0.86Mpa时停止补水,超过额定压力时安全阀右跳减压到正常压力。 二、燃烧调整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应控制炉床温度,炉床温度应控制在
14
850-950℃之间,炉膛出口压力,风室压力,烟气含氧量及返料温度等通过调整一、二次风量和给煤量,保持良好的燃烧工况,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1、锅炉运行中应根据进出水压力,温度的变化,及时合理的调整一、二次风量和给煤量,保持炉膛负压0—100Pa,保证各参数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2、水循环量不宜在小于70%下运行,进出水压力的变化采用控制补水量来维持。
3、当负荷需要增加时,应当交替增加风量和给煤量,并适当多放些炉渣,降低料层差压,负荷需要减少时,应交替减少给煤量和风量,在降负荷时,为了保证良好的流化,一次风量绝对不能小于最低流化风量(即冷态时临界流化风量)
4、返料风的调整是根据锅炉负荷的大小进行的调整,锅炉需增加负荷,即开大返料风,反之,减少返料风,一般来讲,返料温度是随着锅炉负荷的升高而上升的,当锅炉负荷达到满负荷时,返料温度与炉膛温度基本相同(温度一般为几十度)。
5、定期检查床层流化情况,看其是否均匀流化,如布风板上任一热电偶显示出低的温度,则表明处于不良好的流化状态,如部分床层失去流化,增大风量并临时增大排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