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第四章 电磁感应(寒假作业) §4.1 划时代的发现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学科:高二物理 主备:李斌玲 主审:李斌玲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了解奥斯特、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磁通量的概念,会用公式??BS计算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和该公式中每一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4.知道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大小也可以用穿过这一面积的磁感线多少来表示,且与磁感线怎样穿过(垂直该面或倾斜该面穿过)无关,如果有一条磁感线穿过某一面积但又穿过来一条,则穿过这一面积的磁通量为零。 5.知道磁通量的变化??等于末磁通量?2与初磁通量?1的差,即??6.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2??1 [导向自学] 1、定义: 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所产生的电流称为 。

2、到了18世纪末,人们开始思考不同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一些科学家相信电与磁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经过艰苦细致地分析、试验, 发现了电生磁,即电流的磁效应; 发现了磁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

3、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称为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段导体相当于 ;

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

5、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利用 或 ,但前者应用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后者可应用于一切情况。

[互动展示]

例1 如图2所示,两个同心圆形线圈a、b在同一水平面内,圆半径铁穿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穿过两个线圈的磁通量分别为

Ra?Rb,一条形磁

?a和?b,则:

(A)?a??b

(B)?a??b,

(C)?a??b,(D)无法判断

29

分析:在磁铁的内部磁感线从S极指向N极,在磁铁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故从下向上穿过的磁感线条数一样多,但面积越大从上向下穿过来的磁感线条数越多,则磁感线的条数差越少,磁通量越少,C正确

2y?x例2 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3所示,抛物线的方程是,下

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a的直线(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块从抛物线上y?b(b?a)处以速度V沿抛物线自由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块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总热量是:

(A)mgb(B)1v22m(C)mg(b?a)(D)mg(b?a)?1v2 2m分析:金属块可以看成一圈一圈的线圈组成的,线圈在进、出磁场的过程中,穿过线圈

的磁通量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金属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少,上升的最大高度越来越小,最

21Q?(mgb?mv)?mga,所以D正确。 2后限定在磁场内运动,由能量守恒定律

[当堂检测]

1、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次他用一个软铁圆环,环上绕两个

互相绝缘的线圈A和B,如图4所示,他在日记中写道:“使一个有10对极板,每板面积为4平方英寸的电池充电。用一根铜导线将一个线圈,或更确切地说把B边的线圈的两个端点连接,让铜线通过一个距离,恰好经过一根磁针的上方(距铁环3英尺远)然后把电池连接在A边线圈的两端;这时立即观察到磁针的效应,它振荡起来,最后又停在原先的位置上,一旦断开A边与电池的连接,磁针再次被扰动。”(以上载自郭奕玲 沈慧君所著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在法拉第的这个实验中,(1)电路的连接是:A线圈与 ,B线圈 。法拉第观察到的现象是: (2)线圈与电源接通时,小磁针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