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腕的肌群:屈腕的肌群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伸屈肌。
(2)伸腕的肌群:伸腕的肌群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等。
(3)外展腕的肌群:外展腕的肌群有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
(4)内收腕的肌群:内收腕的肌群主要有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 28.简述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
(1)肩肘关节僵直:由于骨折处理后未能积极主动所致。
(2)Sudeck骨萎缩:或称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表现在腕及手指肿胀、僵 硬、皮肤红而变薄、骨普遍萎缩。有时是突发病。常由骨折后未能主动锻炼所致。
(3)伸拇长肌腱断裂:通常发生在伤后4周或更长时间,由于原始损伤,伤及肌腱血运,缺血坏死而引起,也可能由于骨折波及Lister结节,肌腱在不平滑的骨沟上经常摩擦而断裂。 29..简述腕关节的运动方向。
桡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可以绕两个运动轴运动。其关节囊松弛,关节的前后和两侧均由韧带加强,其中掌侧韧带最为坚韧,所以腕在后伸运动受限。桡腕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及环转运动。腕中关节各关节腔彼此相通,只能做轻微的滑动和转动,属于微动关节,腕的屈、伸、外展、内收也发生于此,腕中关节即和桡腕关节的运动通常是一起进行的,并受相同的肌肉作用。腕骨间关节可以看成三个相连续的椭圆形关节,腕骨间关的运动幅度补充了桡腕关节。对于腕掌关节,除拇指和小指的腕掌关节外,期于各指的腕掌关节运动范围极小。 30.何为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只是手掌桡侧3个半手指的感觉异常,神经性疼痛,严重时出现手指运动障碍,鱼际肌萎缩状态。腕管是一个相对狭窄的、坚韧的骨纤维隧道,缺乏伸展性和对压力的缓冲作用,容易使正中神经受压是产生腕管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此外桡腕关节的运动尤其是伸腕时可以增加腕管内压力;指浅、深肌肌腹过高,可部分或运动时移入腕管内,增加了腕管内容积而增高腕管内压力;正中神经直接与腕横韧带接触,由于该韧带坚韧、少弹性,任何原因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均可以使神经的张力增大,导致正中神经损伤而出现腕管综合症。 31..简述腕关节脱位的固定方法。
腕关节伸展型脱位,复位后以腕关节塑形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掌屈位2~3周。腕关节屈曲型脱位,复位后以腕关节塑形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2~3周。腕关节脱位合并骨折者,特别是舟骨骨折,以塑形夹板固定6~8周,确定骨折愈合,解除固定。陈旧性腕关节脱位固定4周左右。 32.腕和手的运动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腕的运动对于增加指和手的精细运动控制是基本的。安置腕与指的方向相反改变了指肌腱的功能长度以至于指能获得最大的运动。腕伸和指屈是相互促进的,腕伸增加了指屈肌肉的长度,允许在伸的时候屈。相反的,腕的部分屈增加了长伸肌的伸,引起指自动张开并帮助指完全伸开。腕关节结构便于腕伸肌的协作运动和更有力的指屈。指屈肌腱在腕弓深度跨过腕,靠近腕的屈-伸轴,这样最小的影响腕的位置。通过比较,外部的屈腕肌和伸腕肌在周
围广泛分布为腕关节的安置提供了最大的力臂。当腕改变位置时,指屈肌腱的功能长度被改变,这样引起指的合力改变,从而影响抓握能力。腕的位置也改变拇指和指的位置,这样影响抓握能力。当腕在手放松弯曲时,拇指的掌侧仅达到食指远侧指骨关节水平;腕伸时,拇指和食指掌侧被动接触,引起抓窝和掐捏的最佳位置。
33..简述指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指关节共九个,都是滑车关节,仅能绕一个运动轴转动,因此只能做屈伸运动。指关节的运动与掌指关节密切相关。每个手指均有5个环行滑车,4个交叉滑车,另有一个掌腱膜滑车。指关节是典型的滑车关节,只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当放松以及关节囊松弛时,有较大的附加运动。如检查者用一个手固定掌骨,另一个手握住近节指骨则可在掌指关节做掌侧、背侧和侧向的移动、旋转以及牵开等运动。相似的运动也可发生在指骨间关节,但运动范围较小。 34..简述伸指的装置。
伸指装置是一个腱系统,包括指伸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