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结合。同时还设有动力快速转换装置,如遇停电,可以启动底盘发动机提供的系统动力源,保证垃圾不被滞留于垃圾转运站。 4)

配置灵活,适用性广,转运站可以一车多箱,循环作业,提高了底盘的使用率;同一站还可同时配置与压缩结合式的箱体,以满足不同的作业要求(与压缩机结合的箱体可作为普通后装压缩车流动收集垃圾)。 3.4.2垃圾填埋

(1)卫生填埋工艺原理

本工程拟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工艺。 垃圾进入填埋场后,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组分即开始进行细菌分解。这种分解作用首先是在好氧情况下进行,然后是厌氧分解,在填埋过程中,厌氧发酵占主要作用。 (2)卫生填埋工艺流程

垃圾卫生填埋是专业性很强的作业过程,除采用通用机械完成挖土、运土、铺土、推土、碾压和夯实等一般性土方工程作业外,还需根据垃圾的组成、强度及外形等特性以及垃圾场处理规模等因素选用一些专用机械、机具,以确保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达到全天候运行的目的。

1)分单元填埋作业

填埋作业区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作业区,然后按顺序逐区进行“单元式”填埋作业,单元数量和大小在设计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一日一层作业量为一单元,每日一覆盖。

祁门县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拟采用分层摊铺、往返碾压,分单元逐日覆土的填埋工艺。来自城区的生活垃圾经地磅计量后,通过临时通道和作业平台进入填埋单元作业点卸车,然后由填埋机械摊铺、碾压。碾压作业要求分层进行,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50cm。当压实厚度达到2.3m时,覆土0.2m,构成一个2.5m厚的填埋单元。一般以一日为一个填埋单元,利于逐日覆土。多个填埋单元组成2.5m厚的单元层。4个单元组成一个高度为10m的填埋分层。为利于排除层面上的地表径流,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分层要形成一个坡向填埋场区边沿环场截洪沟的坡度。坡度为1:3。各分层之间设宽度为10m的控制平台,以通行填埋机械。控制平台上布置有截排坡面径流的环向排水沟。排水沟收集的雨水接入环场区截洪沟。

填埋后的垃圾堆体的坡面总坡度为1:3.5,水平顶面的坡度≥2%。 2) 分层填埋作业

分层填埋作业是和分单元填埋作业结合在一起的,分层填埋作业以分区分子单元按照顺序填埋为基础,分为第一层填埋作业和第二层填埋作业及第三层填埋作业。 l 第一层填埋作业

填埋区场底结构设置从上到下依次为300mm厚的渗滤液碎石导流层、500g/m2土工布、2mm厚的HDPE膜的复合防渗层、500g/m2土工布和经过处理的基础层、地下水导流层。填埋第一层垃圾时采用填坑法作业。 l 第二层及以上填埋作业

当作业单元内第一层垃圾已经中间覆盖,填埋作业机械便可全部下到填埋作业点进行铺推及压实作业。此时的垃圾第一填埋层已达到5.0m标高,填埋第二层垃圾时,继续利用填埋库区临时作业道路,垃圾填埋作业从第二层起采用倾斜面堆积法作业。 l 推铺、压实作业 对于高含水率垃圾的推铺、压实的技术关键是斜坡作业,采用由上到下的作业

方式推坡。

另外,交叉采用两个作业倾卸点,一旦某一作业点影响到推铺或者压实时,可关闭停用该作业点,及时启用备用点。

“推铺、压实”是卫生填埋作业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可以提高填埋物的压实密度,减少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增加填埋量,延长作业单元和整个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减少填埋物的空隙率,有利于形成厌氧环境,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和蚊蝇的孳生,有利于运输车辆进入作业区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推铺及压实作业可以由推土机或压实机单独完成,也可以由推土机推铺、压实机压实联合作业。祁门县垃圾填埋厂工程采用推土机及压实机联合进行垃圾推铺及压实作业。

3)填埋操作顺序

填埋场操作顺序的总体规划为,垃圾通过临时通道和作业平台进入填埋单元作业点卸车,然后由填埋机械摊铺、碾压。碾压作业要求分层进行,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50cm。当压实厚度达到2.3m时,覆土0.2m,构成一个2.5m厚的填埋单元,依此类推直至设计最终填埋标高。

4)终场覆盖

填埋作业达到设计高度后,应在其顶面进行终场覆盖。目的是便于最终利用或绿化并减少雨水渗入量。终场覆盖由两部分构成,底层为分层压实的0.5米厚的粘土防渗层(或HDPE膜),表层为适量的营养土,以利于作物生长和绿化。此外,顶部应具有不小于0.05的坡度,由中心坡向四周,以利于雨水排除和减少雨水渗入量。对实行终场覆盖的区域,及时进行绿化,前期主要植草坪,中后期根据情况植一些浅根经济性植物,如花草、灌木等。 5)雨季填埋:

雨季到来之前,应将所有裸露的垃圾全部覆盖,然后在覆盖层上用1-1.5米高的粘土小堤围起数个区域,区域的面积大小以可供容纳一个月的垃圾量为准。各区域内的雨水全部由导气石笼及渗滤液收集管网进入调节池。 (3)填埋设备的选择

根据工程所选择的填埋工艺要求,垃圾压缩转运、填埋作业配置装载、推土摊铺、压实、挖掘、取土、运输等作业设备情况见表3-4-1。 1) 摊铺和碾压作业主要设备 A 、摊铺设备

垃圾或覆盖土在作业面倾倒后,为有利于下一步的压实作业,需要进行摊铺。根据垃圾堆体成分复杂、密度不均匀及含水率较高的特点,选择的摊铺设备必须有接地压力适当、功率强劲,既能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将卸下的垃圾从一处推至另一处,又能在不平坦的表面甚至斜坡上移动等性能。本设计选用的摊铺设备是1台160PS履带式(湿地)推土机。 B、碾压设备

垃圾碾压设备是提高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的压实密度、节省库容的关键。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减少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 目前,国内垃圾填埋场使用的垃圾碾压设备主要有履带式推土机和垃圾填埋专用压实机。

国内中小城市垃圾填埋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使用履带式推土机对垃圾进行摊铺和简单碾压。其主要优点在于低廉的价格和摊铺碾压的通用性,但由于推土机的工作重量相对较小、接地面积较大,其压实效果不理想,经压实后的生活垃圾的密度一般在0.6t/m3左右。

垃圾填埋专用压实机配有专门设计的压实带齿钢轮,不但能获得最佳的压实密

度(0.8~1.0

t/m3),而且还具有功率大、爬坡和作业能力强等特点。采用专用垃圾压实机可明显地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增加填埋场的服务年限,经碾压后的垃圾堆体不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有利于运输车辆的通行和排渗导气系统的稳定。垃圾填埋场专用压实机目前有国产与进口两类。

国产垃圾压实机目前尚处于开发跟进阶段,产品规格单一,工作重量相对较小(22t),发动机等主件仍依赖进口,与进口垃圾压实机相比,国产垃圾压实机的价格比较适中(约100万元/台),但由于就处理垃圾的能力较低(60t/h),仅在部分省市的中小型垃圾填埋场有使用。

国外目前主要有宝马、卡特彼勒、小松和万特等垃圾压实机生产厂家,产品的规格比较齐全。特别是工作重量较大(30t以上)的压实机,处理垃圾的能力一般在100t/h以上,比较适合于大型垃圾填埋场。但由于进口垃圾压实机的价格比较昂贵(约30万美元/台),目前仅在经济发达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的垃圾填埋场有使用。 由于祁门县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50吨,规模相对较小,根据地方财力状况,为节省投资拟选用国产垃圾压实机。 2) 取土设备

根据填埋作业每日覆土工作制度的需要,填埋场须配备挖土、装土和运土的设备和车辆,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这些设备同时还可用于场区道路的维护和库区场底的平整等。

3 )喷药和洒水设备 为防止蚊蝇、昆虫的孳生和减少场区扬尘,国内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大都采用洒水喷药多用车用作对填埋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喷药(与人工喷雾器相结合)和对产生扬尘场所的洒水。

本工程选用喷药和洒水多用车一辆,规格为1700L。 4 )其它设备

根据国内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实践,为保证雨季垃圾运输车在填埋作业面上的运行,本设计增设了活动式钢板平台,用作雨天填埋转运平台至作业面之间的垃圾运输临时通道。

为防止纸张、塑料袋等轻质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的随风扬散,设计在填埋作业区的边界设置了移动式尼龙网平台(围拦)。

根据填埋作业工艺及有关调研资料,设备配置需考虑的因素:正常的垃圾填埋数量,高峰季节的正常运转。从日处理量规模上看,此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属于Ⅲ级。 所以按Ⅲ级填埋场配备机械设备,满足场区作业所需机械设备详见下表。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垃圾运输车按旅游旺季时配备。 (4)坝体

垃圾坝均为粘土坝。垃圾主坝坝顶宽2 米,坝顶标高160 米,面坡比为1∶2.5,

背坡比为1∶2。坝轴线长145 米。最大坝高30 米。

副坝坝顶宽2 米,坝顶标高160 米,面坡比为1∶2.5,背坡比为1∶2。轴线长70米,最大坝高5 米。分隔坝坝顶宽2

米,坝顶标高150 米,面坡比为1∶2.5,背坡比为1∶2。轴线长60 米,最大坝高20 米。

(5)地下水导排

为有利于渗沥液导排,在平整的场底设30cm厚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的直径为

25-35mm。地下水导排系统位于防渗系统以下,分为主地下水导排盲沟和次地下水导排盲沟,主地下水导排盲沟中埋设DN315HDPE穿孔花管,花管周围用碎石填充,并用150g/m2织质土工布包裹。次盲沟内不设置花管,只充填碎石,并用150g/m2织质土工布包裹。 地下水导流层(自上而下):

土工布的规格为400g/m2长丝土工布;(90500米2) 卵石导流层300mm;

库底dn400-200HDPE地下水导排管。 (6)场区防渗工程 1) 防渗方案的设计

由于采用千枚岩层做为垃圾填埋场的水平防渗层,在山谷的谷口处设粘土坝可起垂直防渗之功效。垃圾坝处地面以下的防渗采用高压喷射注浆,防渗长度35米,地面以上采用粘土坝防渗。在谷口下游处设地下垂直防渗墙,也采用高压喷射注浆,防渗长度30米,以确保渗沥液不污染阊江。 2)防渗工艺的选择 场址的基底以耕植土和粘土为主,渗透系数无法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渗透率小于10-7cm/s的要求。故在填埋场区必须采取人工防渗措施。一般的防渗措施包括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水平防渗是指防渗层沿水平方向布置,防止垃圾渗滤液向下渗透污染地下水;垂直防渗是指防渗层竖向布置,防止垃圾渗滤液向周围渗透污染地下水。

可研报告初步拟定采取水平和垂直防渗。 垂直防渗

在垃圾渗滤液调节池的下游建双排灌浆孔构成的防渗帷幕。为保证灌浆质量,在帷幕的顶部设3m厚的灌浆盖层。灌浆使用的浆液为水泥和粘土混合浆。 水平防渗

填埋区水平防渗工程设计包括场地平整、衬里材料的选择和保护层的设置等内容。同时还要考虑与上部的渗滤液导排系统和下部的地下水导排系统相结合。 3)场地平整

为防止填埋区因垃圾堆积后产生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而损坏防渗层,在铺设符合衬里前必须对填埋区的山坡场地进行开挖、平基。 4)衬里材料的选择

用作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衬里材料有天然材料(如粘土和膨润土)和人工合成材料(如聚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氯化聚乙烯和异丁橡胶等)两大类。由于场址及其附近没有合适的粘土和膨润土,本工程选用人工合成衬里材料。 (7)渗滤液导排

渗沥液收集系统是由场底导流层、排水盲沟和集水井组成。 在已平整的填埋库区场底设排水盲沟收集渗沥液,填埋库区内设一条纵沟为主盲沟,

D=400mm,为HDPE管。纵沟内的HDPE管穿过垃圾主坝,与集水井相接。收集的渗沥液通过集水井流入渗沥液调节池。沿主盲沟按地形每隔一定距离设副盲沟,副盲沟D=200mm,为HDPE管。

为有利于渗沥液导排,在平整的场底设30cm厚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的直径为25-60mm。

渗沥液导流层(自上而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