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光照长短 B.温度高低 C.水分多少 D.空气的运动和变化 67.植食动物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68.20世纪末世界人口相当于20世纪初人口的( )
A.1倍 B.2倍 C.4倍 D.8倍 69.破坏大气的三大元凶是( )
A.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 B.温室效应、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 70.水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 )
A.海水倒灌 B.城市工业废水 C.生活废水 D.农业排水 71.“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20世纪( )提出的。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问答题 第一章
1.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9分) 2.简述STS科学教育。(6分) 第二章
3.试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6分) 4.地球的海陆分布有何特点?(6分) 5.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8分) 6.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0分) 第三章
7.简述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情况。(6分)
8.为什么热水瓶在硬地上被碰倒比在沙地上被碰倒容易破碎?为什么满热水瓶倒下时比空热水瓶倒下时更容易碎?(6分)
9.如何划分地球五带,每个地带各有何特点?(7分)
10.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什么情况下可将物体视为质点?(6分) 第五章
11.简述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12分) 12.简述利用太阳能的优缺点。(10分) 13.试述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6分) 第六章
14.电影院的银幕为什么不用镜面?(6分)
15.光的镜面反射符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符合反射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6分)
16.把冰箱的门打开,放在一间密闭的房间中,能上电后,室温会如何变化?(6分) 17.简述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8分) 第七章
1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怎样进行的?(8分) 19.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6分) 20.说明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刻含义。(10分)
21.什么是环境?它对生物有哪些影响?(11分)
第八章
22.什么叫生物技术?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计算题 第二章 1.取0.48g金属镁,跟100mL适当浓度的稀H2SO4完全反应(没有H2SO4剩余)。求稀H2SO4和生成Mg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6分) 2.16.70 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充分反应,溶液经处理得干燥固体16.92 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物质的量。(9分) 3.0.2600 g纯碱(所含杂质不与盐反应),与20.00 ml 0.2000mol/l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求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6分) 第三章
4.质量为5?104Kg的机头与同样质量静止的车厢相碰后挂接在一起,若机头的速度变化2m/s,碰击的时间是0.05s,铁轨与车轮间阻力是车重的0.004倍,求挂接前机车的速度。(9分)
5.质量M=8kg,m=4kg的两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同向而行(M在m之前5m处),其速度分别为VM=2m/s,Vm=4m/s,设它们发生弹性正碰。试求碰撞后两物体的运动速度。(9分) 第四章
6.在人类中,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是显性,若父亲惯用左手且为血友病患者,母亲惯用右手但不患血友病,问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惯用左手且为血友病患者的几率是多少?(9分) 第五章
7.输电线的电阻共计1.0Ω,输送的电功率是100kW,用400V的低压送电,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kW?改用10000V的高压送电呢?(6分) 第六章
8.光线从某种物质射入空气,测得入射角为18°,折射角为30°,求这种物质的折射率和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6分)
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