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

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使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

18.失业的表现形式:前两种为显性失业,后一种为隐性失业 ①属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原来的职业岗位处于待雇状态,这是原本意义上的失业 ②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未能实现就业的现象,我们曾称之为待业 ③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发挥其劳动能力,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

19.失业的类型:正常性失业(5%以内)、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20.失业的原因: (1)个体原因与社会原因 ①个体原因:失业者个体的自身特点 ②社会原因: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2)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 21.当前我国劳动就业问题总体状况: ①劳动就业压力大 ②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性失业问题显性化,带来下岗和失业问题 ③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 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不到保护

22.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途径:①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加强人口资源能力建设③发展服务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④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

23.贫困:一是经济角度,认为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 二是社会-经济角度,认为贫困是与低收入相关的生活方式

24.贫困理论(1)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投资不足→低产出→低收入→消费不足→不能刺激生产→常量和生产率低→低收入分配→贫困 (2)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个人和群体之间收入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异造成的,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因此解决贫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贫困者的人力资本投资 (3)社会不平等理论: ——马克思认为贫困是由于社会权利结构、财富分配不均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社会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因此,要消灭贫困就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4)冲突理论:认为贫困是各个群体在利益分配中争夺的结果,是由于社会权力结构的不合理而造成

的,可以称之为社会责任论 (5)贫困文化理论: ——美国学者刘易斯 贫困者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贫困亚文化,这种贫困文化世代传承,使人们无法意识到摆脱贫困的机会。贫困文化理论基本上属于贫困的个人责任理论。该理论未能解释贫困者贫困的起始原因 (6)功能主义的贫困观: ——美国学者甘斯 ①功能主义认为贫困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贫困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②社会通过分层机制使那些有天赋的人占据了重要的社会位置,担当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③贫困在社会中也有积极作用 25.我国的反贫困措施:农村:①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②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 城市:①扩大就业,通过促进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解决贫困问题 ②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社会救助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 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是指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1901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社会控制》一书中最早提出社会控制的概念

2.★社会控制的类型:(1)统治与制约:(强制性) ①统治: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上的控制方式 ②制约: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 (2)正式的控制与非正式的控制:(规范形态) ①正式控制: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②非正式方式:使用不那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控制力的直接来源) ①外在控制: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其行为产生了约束和压力,使其不违反社会规范 ②内在控制:直接控制力量来自行动者本身 (4)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控制手段) ①积极的控制:建立在积极的个人顺从动机之上的,以倡导、鼓励为特征的、防止违规行为发生的控制方式 ②消极的控制: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